美国变革的难度属于后现代化性质,中国的变革难度仍属于向全面现代化过渡的挑战。
2012年注定要开启太平洋世纪的帷幕。按照目前趋势,欧洲和欧元区将持续徘徊低迷,中东地区将在国家治理方式转型及伊朗核问题上深入纠缠下去;非洲的发展仍还处在起步阶段。
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以至安全的发展重心,必定大步迁移向亚洲太平洋地区。在太平洋东岸,美国、加拿大及南美诸国将扮演重要角色;而太平洋西岸有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及东南亚诸国搭起发展平台;南太平洋及印度洋则包括了澳大利亚、印度及新西兰等国的有力支撑。
而在太平洋世纪的新战略格局中,中国和美国正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中美扮演重要角色,更多是因为中国过去30年的发展迅猛,而美国则是当代的唯一超级大国,但双方在2012年的前途都面临许多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双方过往的地位,都还难以确保未来势头。
中国最关心的,是目前发展模式在新的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下,是否可以持续并达成“软着陆”;而美国最关心的,是自己的经济状况是否可以尽快复苏,避免低就成“过气”的超级大国。
美国目前国内的主要障碍除了经济与就业问题外,还面临资源的使用方向与分配不尽合理,国家资金为军费与社会福利费分流过多,而扩大国内投资的企图,又屡屡因为全球化对资本的诱惑而流向海外;再者就是美国多年养成的老大心态,与“西方及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目前几乎成了发展累赘。
中国目前的内部问题也是复杂棘手。由于世界尤其是西方消费市场的萎缩,以出口创汇为主干的中国经济结构也面临重大调整,大幅启动国内消费市场的重要性愈发紧迫。但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中国国内住房、汽车、基础建设等项目都面临一个关键调整期,其经济拉动力将受到限制。
另外,就是中国经济中仍有大范围的所谓“国有企业”很少按市场经济规则操作办事,并衍生众多浪费、腐败及垄断,这是中国可持续发展及产业创新的严重绊脚石。
在国家治理方式方面,政府方面需要保持有效运作,提高专业素质与服务能力,严惩懈怠与腐败;人民的权利必须齐头并进,得到更大的保护和尊重,让人民的强化做国家实力的基石。
从中美关系的前景来看,尽管从长远角度双方都同意加强战略沟通与合作的基本框架,但在具体地缘结构、意识形态、经济利益等方面的潜在冲突与危机点还是不少的。譬如目前美国方面认为,2012年的中美关系可能面临三大考验:因为台湾大选可能造成的海峡危机;中美贸易与汇率争执可能引发的贸易战;再者就是美国所谓“重返亚洲”战略是否在海洋方向会与中国发生冲突。
美国变革的难度属于后现代化性质,主要是在全球化及新兴市场与国家加速发展与追赶,现代化从原来的为西方主宰独有,逐步为全球采纳推行,并造成资本和财富的分散多元化的大趋势下,美国如何重新振作竞争力和发展势头,并如何明智地在新国际形势与文明发展走势下,为自己的发展战略重新定位。
中国的变革难度仍属于向全面现代化过渡的挑战。历史的负担、羁绊与误导对中国及其文化的影响依旧深重,致使突破与创新总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美国人原来坚信时间在自己一边,现在也有所怀疑了。但如果说时间已经到了中国一边,恐怕也是缺乏把握。
□摘编自新加坡《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