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政府排斥高素质行政、技术官僚,一小撮知识结构极其狭窄的高级军官控制着整个国家。奈温一代人对国家的热爱无可怀疑,但他们在应对外部挑战与冲击时做出的回应是消极和错误的,从而使国家错失发展良机,他们个人和国家都为此付出巨大而惨痛的代价。
直到今日,缅甸街上还跑着二战时期留下的破旧军车。这里是二战后世界上维持军人政权最长的国家。
自1948年1月4日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独立开始,这个国家曾经进行过长达14年的民主实验。然而,由缅甸精英主导建立的议会和内阁,很快由于执政能力不足、政策失误等,令国家陷入分裂危险。
1962年3月2日早晨,奈温大将宣布“军队自本日起接管国家政权”,总统、总理、政府各部部长、政界领袖等50多人被拘禁,宪法被终止,国会和各邦区议会被解散。
1988年,在大规模的反政府抗议浪潮下,国防军再次发动政变,由苏貌组阁成立军政府,担任政府总理;1992年,丹瑞大将接任。到2010年底丹瑞大将交权,这个国家的军人政权持续了48年。
军人政权将缅甸变成外界眼中的“失败国家”。根据联合国2011年人类发展报告,其人类发展指数在187个可统计的国家中排名149名,属于低人类发展水平国家。
军人专政下的国家脱轨
由于前文官政权无能,加上新军人政权承诺建立有序、高效的政府,军人政权上台之初曾受到普遍欢迎。但它很快彻底推翻民主制度,对抗议活动残酷镇压,对社会的管制也不断加强。
奈温上台后,确立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和一党政治,强调以阶级观点为基础的民族阶级关系。纲领党中央委员会为便于对地区进行监督和发布指示,每个省、邦都成了地方党委会。地方党委会不是代表地方,而是代表中央委员会,贯彻中央方针到基层,管理地方。
军人的命令式管理贯彻到社会各个角落,言论、结社、集会等权利被取消。即使是高级军官,也不能公开批评政府。国家情报局、军事情报局两大情报系统对官员和民众言行进行了严密控制。
奈温政府早期非常保守,自闭于世界之外,停止美国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和文化团体的援助,解聘了所有外国专家,退出英镑区。所有文化机构全部由军人控制,禁止赛马、赌博、选美、舞会等几乎所有的 “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自从1988年9月起,军事当局只允许官方的《劳动人民日报》和一份军队内部报纸“Dolye Dolya”(意为“我们的事务”)出版。其目的是加强军队内部团结,口号是:“军队是你的父母。不要相信外人。除了你身上流动着的血外,谁也不要相信。”
奈温政权的激进手段带给缅甸灾难性倒退。奈温实行激进的国有化政策,从1963年到1972年间,超过1.5万家企业、银行、工厂、商店、电影院、珠宝店、轮船公司、出版社私立学校等被国有化。
这一政策的打击对象主要是英国企业、印度侨民和华侨企业,缅甸人则损失较小且能无偿得到好处,因而初期受到欢迎。但随着国有化对经济的巨大伤害,民间对军人政权越来越不满。
不堪重负的奈温政府不得不向联合国申请最不发达国家身份,以减轻压力。这一申请在1987年底被联合国批准,同时也令缅甸人的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
1988年,曾任国防军二号人物的改革派代表人物昂季写信给奈温,指责当时的政府“无能,水平低,不会搞经济,不懂技术,不懂外面,狂妄自大,弄虚作假,不了解国情,不会赚取外汇,在国际市场吃败仗……”
这些政策造成巨大反弹。奈温执政期间,学生、僧侣、工人反政府游行频繁。
学者李晨阳在其《军人政权与缅甸现代化进程研究》一书中认为,奈温的军人政府排斥高素质行政、技术官僚,一小撮知识结构极其狭窄的高级军官控制着整个国家。奈温这代人对国家的热爱无可怀疑,但他们“在应对来自外部世界的挑战与冲击时所做出的回应是消极和错误的,从而使国家错失了一系列的发展良机,他们个人和国家都为此付出了巨大而惨痛的代价”。
奈温自己也对缅甸的糟糕局面表示不满。他曾经说:“环境恶化到这种程度,要不是缅甸是个粮食过剩的国家,人民就会挨饿。”
“你们忘掉民主吧!即使你成立了民选政府,我们也可以再来一次政变”
1988年开始的新军人政权推行了多党制,社会管制也宽松许多。经济建设被摆到了中心位置。
新军人政权颁布了数十部市场经济导向的经济法规,同时实行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外资。尽管此后受到欧美国家制裁,令对外经贸遭受严重挤压,但它仍然成功吸引了来自新加坡、泰国、印度、中国、韩国等邻近国家的大笔投资。
1988年10月底,缅甸正式宣布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同时放宽对私营经济的限制,鼓励和扶持私营经济发展。1995年,缅甸成立了私有化委员会,对首批68家经营不善、扭亏无望的国营企业进行私有化。
不过,新军人专政下,缅甸社会结构及经济管理手段依然非常落后,经济活动在军人命令之下束缚重重,缅甸一度被评为世界上最不自由的经济体。缅甸对外资警惕性依然很强,除了政府主导的大型外资投资项目,目前缅甸绝大多数外国人投资都是隐形投资,必须挂靠某个缅甸人名下,以缅甸人的名义做生意。
由于与国际社会难以沟通,对国际社会的大部分批评置之不理,缅甸军政府因而被冠以“邪恶轴心候补”、“暴政前哨 ”、“可能影响整个区域的癌症”等多项“头衔”。2005年8月,在美国压力下,缅甸被迫放弃接任东盟主席国。
在政治上,新的军人政权面对当时全国尚未平息的抗议浪潮,一方面戒严和宵禁,一方面承诺举行多党制大选。缅甸原本只有纲领党一个党,但那段时间,最多达到233个合法注册的政党,并且于1990年成功举行了大选。
然而,在那次大选中,出于对军人政权的厌恶,几乎全国所有反军人势力都纠合到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以下简称全民盟)的旗帜下。全民盟在大选中大获全胜,严重刺激了有“护国”之功的军人集团。鉴于民主派的胜利是压倒性的,军人很可能无法在新政府中分一杯羹,军人集团最初犹豫不决,最终决定不交权。一些军人对进行竞选活动的昂山素季强硬对待,鸣枪示警或拘捕其手下。西南军区司令敏昂公开称,“你们忘掉民主吧!即使你成立了民选政府,我们也可以再来一次政变。”
大选之后,军政府对获胜的全民盟全面打压,对其他党派也进行了清洗。合法政党最终保留了10个。上述政党依然受到打压,在缅甸政治中能起到的作用也微不足道。不过,昂山素季和全民盟的长期存在,客观上起到了对军政府警示和促其改变的作用。虽然总部马路对面就有军政府特工常年盯梢、把守,但全民盟的这间办公室始终存在。
新军人集团遭受抗议的激烈程度比老军政府时代小了许多。2007年发生的“袈裟革命”,是新军政府时期遇到的最大挑战,但与1988年学生运动相比,参与人数、持续时间、对抗激烈程度、死亡人数等都不可同日而语。
一些与军政府高层熟悉的中国投资者曾表示,军政府对缅甸怀着“热爱和强烈的责任感”,但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是,在军人政权执政了半个世纪之后,缅甸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