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佳节临近,许多上班族开始思考如何送礼物。
回想一下,你送过哪些礼物,得到了对方的真心感谢?你收过哪些礼物,一转头就想扔掉?
送礼学问大,本文教你送出“心坎礼”。
从12月到农历新年是一年中送礼气氛最浓厚的时节。送礼如何送到对方心坎上?这不是件简单的事。
预算有限,又不知道对方喜欢或需要什么,于是,我们在最后一刻才冲进百货公司,根据现场的商品陈列或促销方案,匆忙选择一份礼物。
送一份好礼物,不代表要花很多钱,传递出送礼者的用心与诚意即可。下面是几个送礼的小秘诀,只要用心,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送礼达人”,送出让人难以忘怀的礼物。
特殊的笔记本
每个人都会有几位重要的朋友、同事、客户,在特定的日子或节日有送礼需要。送礼专家简·布劳迪等在《送礼的简单艺术》一书中指出,与其时候到了才临时伤脑筋,不如平日准备一个笔记本,专门记录送礼对象的相关事项。
这可能是一本永久保存的笔记本,上面记录了送礼对象的生日、纪念日等,以及特色与偏好,例如年纪,衣服尺寸,戒指尺寸,是否穿耳洞,喜欢的香味、颜色、食物、花,过敏/不喜欢的事物等。如果你在聊天中知道对方喜欢在周末泡澡,在他生日时送上精致的沐浴用品礼盒,就显得心意十足。
此外,还可制作每位送礼对象的“礼物历史”。一方面避免重复送类似的礼物,另一方面,也可将对方收到礼物时的表情、反应记下来,作为下次的参考。
“费心思”代表非常在乎
礼仪专家莉蒂希亚·鲍德瑞奇在《国际礼仪:生活社交礼仪》一书中说,礼物代表彼此的关系或友谊,写下诚挚祝福的手写卡片,以及精巧的礼物包装,重要性有时甚至超越礼物本身,因为这些细节更能展现情谊。
包装可创造让人眼睛一亮的效果。很多人都喜欢收到绑着缎带的礼物,在圣诞礼物上还可以绑上小雪人等应景的装饰。在包装上“费心思”代表你非常在乎对方,不是随便送送而已。
鲍德瑞奇说,超出收礼者预期的礼物,最能让人印象深刻。
例如,出国旅游后,带回一样朋友正在收集的东西;知道对方对使用数码产品有恐惧,于是在送给他的智能手机中装好适合他的程序和音乐;送给学法语的朋友一本法语字典,里面夹着往返巴黎的机票……这些都能创造出感人的回忆。
等待节日不如创造时机
日本现代礼法研究所的岩下宣子在《不失礼!45个聪明送礼秘诀》一书中指出,每天都是“送礼日”,不用非得等到节日、纪念日不可。随时创造送礼的理由,会让别人更开心。
例如,学会烹饪一道菜,将成果带给同事;朋友打算开大型派对,却担心应付不来,你把能借给他的红酒杯、点心盘、CD等用品写成清单交给对方……能解决对方当下的烦恼,就是最棒的礼物。
选择礼物时,与其犹豫不决,不如直接问对方需要什么,或者向收礼者身边的人打探消息,比如新娘的好友、小孩的母亲、老板的助理、男朋友的哥们儿等。这招尤其适合那些个性含蓄的对象,因为他们不好意思说自己想要什么。
收到礼物的人,要记得把握时机,及时道谢,表达自己的感动,但别立刻回礼,否则会使“情感交流”变为“应酬”。先把这份情意放在心里,等到时机适合再回馈心意。
用心与诚意是送份好礼最重要的原则。礼物的价格和功用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对方在收到礼物的那一刻,因为感动绽放出笑容。
对象不同,“心坎礼”也不同
长辈:年纪比较大的人,通常重视养生或健康,可以朝这方面思考,例如健康食谱、榨汁机、血压计等。
小朋友:除了玩具外,启发学习及艺术天分的礼物,往往更能兼顾到小朋友父母的感受,例如地球仪、乐器、溜冰鞋、儿童版大富翁等。
同事: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在同事间往往最能引起共鸣,可以朝打气与减压方向思考,例如按摩券、抗压精油、名言书法等。
女性朋友:多数女性希望自己更美丽,这类礼物永远不嫌少。如果不知道送什么,鲜花应该最保险。
男性朋友:男性的礼物通常比较难挑,除了领带、皮带、名片夹这些“安全”的礼物外,可朝对方的兴趣方向思考,例如支持球队的帽子、电影或乐团海报、汽车模型,或是最喜欢的设计师设计的椅子等。
□台湾《Cheers》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