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0月1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欢迎来到我们的家,这儿是思考的地方”

林岛:隐秘小岛只等候有缘人

作者 [美] 杰夫·戈德内尔 编译 任秋凌 《 青年参考 》( 2011年10月19日   37 版)

    站在渡口眺望林岛

    长毛牛是当地的特产

    墓碑环绕的教堂遗迹

    林岛的确是异样的所在,即使在这样一个“谷歌地球”大行其道的时代,也很难上网查到关于它的详细信息。

    静待有缘人登门拜访

    英国诗人唐·帕特森,曾在前些年的获奖诗集《陆灯》当中,用很多笔墨描绘赫布里底群岛中的林岛。第一次看到这首诗,我就被优雅的辞藻和它勾勒出的美景深深打动,最终决定前往苏格兰一探究竟,亲自领略这座岛屿的神奇。林岛的确是异样的所在,即使在这样一个“谷歌地球”大行其道的时代,也很难上网查到关于它的详细信息。心有不甘的我又跑了好几家书店,在各种旅行指南中寻找林岛的名字,结果仍然一无所获。

    正如帕特森在诗中所述,林岛是一座从未被赞颂的岛屿。这种隐秘的特质,并不全是因为它的荒凉和原始,更多是由于“谦卑”和“不招摇”。林岛没有正式的旅游产业,没有酒馆、餐厅和饭店,没有人头攒动的沙滩,更没有浸满鲜血的古战场。它不求闻达于四海,多少个世纪以来只是谦恭地守候在那里,静待有缘人登门拜访。

    出发前几天,我与帕特森相约在纽约共进早餐。这是意外之喜,我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向他请教。这位诗人说,如果单纯追求感官上的刺激,多数人往往会选择到北大西洋的圣基尔达岛度假。“然而,那里绝不是你希望去的地方。看得出来,你渴求的是林岛那样隐藏的宝石,那里没什么斧凿的痕迹,空间上虽然离大陆不远,时间上却与大陆相隔无数个年代。祝愿你在岛上度过一段美好时光——如果没有的话,我会感到非常意外。”

    现实版“纳尼亚王国”

    告别了帕特森,我先搭乘越洋客机直飞格拉斯哥,而后转乘夜间航班,翌日上午再改乘火车一路向北,穿过广袤的西部高地。接下来,我在港口城市奥本租了辆车,车里塞满食物,还特意买了瓶威士忌和一双登山靴。一切准备停当,我驱车向南驶去。

    通往林岛的道路狭窄而曲折,恍若迷宫,路两侧的风光富于变化,绿色、铁锈色和琥珀色交织,看久了不免产生幻觉。当渡口的标志出现在前方,车上的音响恰好传出National乐队的一首歌《你太疯狂》。我真的疯狂吗?疯狂到孤身前往如此鲜为人知的去处?

    和帕特森描述的一致,运载游客登岛的工具就是个原始的木筏,好似小木屋在风暴中被撕落的一块墙板。摇摇晃晃的摆渡之旅只有不到5分钟,但兴许是由于在骤雨中行进,让我感觉好似正在穿过现实版的“纳尼亚王国”入口。透过雨幕朝对岸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只有一块告示牌,上面写着:“欢迎来到我们的家,这儿是思考的地方。”

    小岛的面积只有5.5平方英里(约合1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到200人,多数居民世代以打渔和农耕为生。岛上有两个村落,一个是小渔村库里普尔,坐落于西海岸,另一个便是东南部的托伯诺奇村。一上岛,我就在库里普尔村租了间小屋,名叫“克莱加德”。

    这里的生活毫无压力

    第二天早上醒来时,阳光已经将四面的石壁晒得暖洋洋的,窗外的欧洲蕨也在阳光的抚慰下散发出勃勃生机。空气芬芳,掺杂着些许煤烟和海草灰的味道。

    房东库里·帕蒂格鲁有双忧郁的蓝眼睛,在成为痴迷于海上冒险的水手前,曾是格拉斯哥的一位古董商。几十年前,他在一处淹没的采石场边上发现矿工留下的废墟,遂在其上重建了“克莱加德”。刚把钥匙递到我手中,他就展开航海图,如数家珍地介绍起林岛周边的环境来:南面有Corryvreckan漩涡,曾差点让乔治·奥威尔命丧黄泉;再往西是卡维尔拉切斯岛,中世纪的修道士曾生活在那里,在蜂窝般的石屋中祈祷。帕蒂格鲁自言自语道:“曾几何时,这整片区域也是文明的中心。那会儿,格拉斯哥和爱丁堡还不存在呢。”

    林岛上的生活非常安逸,让你感觉不到一丁点压力。上岛后没多久,居民便开始邀请我到家中做客,品尝苏格兰威士忌或者享用他们精心制作的甜点。刚好,我从大陆上带过来的食物快被消灭光了,对这样的邀请自然来者不拒。岛上只有一家商店,出售牛奶、鸡蛋和面包;如果你想品尝新鲜的龙虾或者鱼类,不妨请人当场下海打捞,绝对新鲜。

    这样简朴的日子过久了,我难免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定性为一介时空穿越者,彷佛一下子回到了遥远的古代。事实上,在岛上的一些小山丘,你确实有机会发现铁器时代的堡垒遗迹。不过,正如帕蒂格鲁提到过的那样,外人想在岛上取得考古突破绝非易事,除非他背景知识渊博并且能幸运地在潮湿的岩石堆中发现蛛丝马迹。“你尽可以在古道上散步,摆出专业学者的各种架势。如果足够幸运的话,终会有所斩获。”可惜的是,好运气始终与我无缘。

    全身心地沉入幽静

    穿上靴子,动身启程。先向北,再往南,最后朝东,一路翻过采石场陡峭的崖壁,爬上绿草如茵的山坡——这让我不禁回想到加利福尼亚中部牧区的风景。每当来到山脊侧面,都能看到一群群毛色微微泛红的长毛牛,它们的目光中怀着恶意,似乎将我当成了侵略者。不过说起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在一段潮湿而布满苔藓的斜坡上的经历——小心翼翼地弓着身子行进,任茂盛的欧洲蕨用力拍打着脸颊,崭新的登山靴老半天找不到一个立足点。这让我的内心不安起来:自己的结局,会不会是脸朝下,一头栽进散发着芬芳的软泥中呢?

    有意思的是,无论去哪儿,我的目光最后都会回到林岛中部。那儿有一片突兀的台地,顶部扁平,远远一看就给人以鹤立鸡群的感觉。根据之前搜集的材料,我决定好好研究下林岛的这颗“心脏”,不料却饱受环境捉弄。譬如,我打算从西海岸线附近的一个泻湖慢慢靠近台地,真正准备攀爬时,才意识到后者的斜坡比原先想象的陡峭的多。

    接下来的事实证明,不辞劳苦的攀爬是值得的。台地的顶部好似避难所,长长的绿草匍匐在脚下,头顶上的树枝彼此缠绕在一起,形成天然的棚架。找个地方坐下来,将连绵起伏的全岛地貌尽收眼底。抬头向东方望去,弯弯新月刚好爬上小山,就像在碧海间轻轻浮起;西面,只见一艘艘帆船在罗恩湾中悠然地逡巡。

    那一刻,我忘却了时间的存在,甚至忘却了自己姓甚名谁,口中不禁轻声念叨起帕特森的诗句,全身心地沉浸在凝固的幽静中。或许有人认为,诗歌只能塑造虚幻的意境,不会让任何现实得以改变。然而对于林岛来说,这样的改变本来就无需发生,因为它自身便是非凡的存在。

    美国《纽约时报》

 

林岛:隐秘小岛只等候有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