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9月29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CEO:职场不死鸟

○文 Elizabeth G. Olson ○编译 刘进龙 乔树静 《 青年参考 》( 2011年09月29日   31 版)

    CEO等公司高管的职业生涯,到底有没有终结的一天?或者,他们只是换了新东家,重新披挂上阵?

    事实是,如果高管或董事会成员离开一家企业——无论出于何种理由——他们通常都不会被贴上“问题成员”的标签。他们的职业生涯只会受到极少的负面影响,并不妨碍他们再次出现在商界,重操旧业。就像一件脏衣服,洗一洗,晾干了,又可以穿上身。

    最近,雅虎公司CEO卡罗尔·巴茨、惠普公司CEO李艾科等多位高管相继离职,使人们心生疑问:这种循环是否永无休止?

    相熟的商业大佬相互提携,向来不是什么新鲜事。数十年来,一小撮企业高管跳来跳去,始终占据着报酬丰厚的职位。

    各公司董事会哥们儿义气盛行,只管象征性地决策。除非出现问题,否则没有人会过多地关注董事会。

    是什么造成了这些现象?

    熟人好办事

    美国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教授悉尼·芬克斯坦解释说:“这涉及方便程度的问题。填补董事会的一个空缺,通常会有5位专家级候选人物,最终被选中的可能是来自同一乡村俱乐部的会员。仅此而已。”

    芬克斯坦表示,高管与董事会成员要花大量时间在一起共事,因此,选择熟悉的人更简单一些。但芬克斯坦认为,风险在于,相对于公司利益,“董事们可能更关心友情和人情”。

    斯坦福大学最近一项名为“红字:公司经营不善是否会牵连高层?”的研究称,在公司内部的“抢椅子”游戏中,通常会为其他公司的高管和董事会成员留出机会,即便他们曾经就职的公司已声名狼藉。

    美国投资银行贝尔斯登、美联银行等虽已倒闭,它们的董事却摇身一变,成为惠普、耐克等大型企业的董事。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发现,受访的高管与董事中,有三分之二的人相信,倒闭公司的董事依然可以在其他公司的董事会获得成功;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倒闭公司的CEO能够在其他公司获得成功。

    高管猎头公司海德思哲公司与斯坦福大学洛克公司治理中心合作进行的2011年公司董事会调查显示,业界对CEO的问责标准更高。

    经验丰富的CEO稀缺

    最近,风雨飘摇的科技公司雅虎毫不客气地辞退了卡罗尔·巴茨,她也辞去了在雅虎董事会的职务。但她依然是思科公司董事会成员。而且,鉴于经验丰富的CEO人才如此稀缺,她要想另找一份肥缺,也不无可能。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学院公司与证券法教授林恩·斯陶特说:“随着公司与员工彼此之间忠诚度的下降,高管跳槽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董事会很难从公司内部挑选一位知根知底的候选人,只能从外部寻找候选人。”

    她说,如果董事会从外部寻找候选人,“很自然地就会偏向在其他公司担任过CEO的人选,而不是冒险从外部聘用一位从未担任过这一职务的新手”。

    高管在多家公司“兼职”

    公司经营不善,为何董事不会受到牵连?

    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教授尼尔·迪驰认为,原因之一是,公司在选择董事人选时,主要还是依靠高管社交网络。“当出现职位空缺时,就那么几个人选。”

    “有时,公司管理层会想:‘既然我哥们儿对这个职务轻车熟路,谁愿意去培训一个菜鸟?’”

    例如,新闻集团近期公布的董事候选人詹姆斯·布莱尔,不仅是风险投资公司Accel Partners的合伙人,还在戴尔、沃尔玛、Facebook、网络购物平台Etsy等公司担任董事。

    许多高管同时在多家公司董事会任职,只会让商业领袖的人才库日益枯竭。

    迪驰说:“这些人身兼数职,不堪重负,再给他们一个董事会成员的职位意义何在?毕竟这一职务涉及大量工作,还要参加董事会议。”

    公司治理研究公司GMI宣传总监与助理研究员保罗·霍奇森称:“CEO人才库小之又小,甚至形成了一个不正常的小圈子。”他说,GMI正在开发一个数据库,可以帮助公司客户扩大遴选范围。届时,“将在这个小圈子上打开一个缺口”。

    “我也可能有这一天”

    为何倒闭公司的高管和董事会成员,通常能够重新获得类似的职位?

    达特茅斯塔克商学院教授悉尼·芬克斯坦说:“董事会成员通常会换位思考……想象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自己身上。”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公司治理研究项目”总监戴维·拉克尔说,通过审查公司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备案文件发现,安然等一些已倒闭公司的董事,不仅保住了自己在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席位,而且成为新董事会的成员。斯坦福大学的研究显示,贝尔斯登倒闭时在公司任职的12位董事中,有5位已成为其他上市公司的董事。

    拉克尔说:“这个圈子里存在一个微妙的精英群体。一旦出现问题,这个圈子还容得下他们吗?问这个问题就好比问,江山易改,本性能不能移。”

    □美国《财富》杂志

 

CEO:职场不死鸟
苹果的成功可以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