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9月29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做好自己 何必纠结骆家辉

本报评论员 张伟 《 青年参考 》( 2011年09月29日   02 版)

    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

    过去一个多月里,骆家辉自己排队买咖啡、自己拖行李赴任、公务出差乘坐经济舱等等行为,一再成为公众眼球的聚焦点。对此,国内舆论特别是新浪微博上形成截然分歧的两种观点:一些人赞赏有加,拿他作为批评国内官员奢侈之风的一把标尺;另一些人则从这位大使的个人“秀”中,嗅到了某种“阴谋”的味道,大加鞭挞。

    凭心而论,骆家辉的这些做法,在外交使节中并不罕见。中国很多驻外大使也都会自己拎箱子,自己排队。我们没必要将太多的目光透射到这里。

    然而有些人则十分干脆地说,应该警惕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的朴素风格。这就让人很难理解。

    国内某家报纸最近的评论,就认为骆家辉“以巧妙的方式干预中国舆论”,要求他“有意避免自己成为中国舆论的这面‘镜子’”。另一家媒体则曾刊文称:“借以分化中国断裂甚至碎裂的意识形态才是这位华裔大使的如意算盘。”网络上甚至有更加极端的声音,呼吁中国应该“驱逐骆家辉”。

    事实上,我们很难用“动机论”来猜测指责骆家辉。我们所能做的,无非是评价他的行为本身是否恰当。但无论如何,最起码在作风朴素这一点上,骆家辉没有理由受到指责。相反,我们应该为这种久违的朴素作风叫好。

    其实,美国人骆家辉备受国人称赞的那些作风,我们并不陌生。许多至今让我们怀念的官员、典型人物身上,都透着这种作风。别忘了,崇尚节俭历来就是中国社会所珍视的品质,而艰苦朴素本身就是执政党和政府所提倡的优良传统。

    无疑,今天的许多干部、官员身上仍保留着这种朴素作风。但也毋庸讳言,随着经济条件好转,也有不少干部、官员丢掉了这种作风。他们追求奢侈的生活,热衷铺张排场,把特权当作自己的通行证。

    许多人对骆家辉的朴素之所以如此推崇,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当下有些官员奢靡作风的不满。正是因为身边这种朴素作风越来越少,他们才不吝将赞誉送给一个外国人。骆家辉只不过充当了一个评价的参照系,即使没有骆家辉,相信人们也会找到别的参照系。

    其实,可怕的并不是骆家辉,而是导致人们不满的官场奢靡之风。如果我们能有效地遏制这种风气,根除它产生的土壤,那么骆家辉的所作所为就会被“正常化”,也就很难再引起人们的赞誉甚至追捧。

    此外,指责骆家辉的所作所为“别有用心”也大可不必。一个国家的驻外使节,当然会努力展示本国的正面形象。不管他是有意还是无意,只要他的做法合乎法律和社会道德,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我们不但没必要排斥,相反还应该借鉴。对骆家辉所展示的朴素品质感到纠结甚至百般指责,是内心极为脆弱的人才能做出的事。

    中国人历来有“见贤思齐”的传统。面对骆家辉展现的“贤”的一面,我们应该考虑的是自己如何“思齐”,而不是要求对方将自己的“贤”掖着。

 

做好自己 何必纠结骆家辉
美对台军售力求精妙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