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8月3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俾格米人:

小矮人王国不是传说

○作者 [美] 博伊德·马特森 ○编译 陶涛 《 青年参考 》( 2011年08月31日   37 版)

    妇女们在天然“游泳池”旁表演跳水

    俾格米人用植物汁液化妆

    严格遵循这种领受大自然馈赠的方式生活,俾格米人肯定是这颗星球上碳排放量最少的族群之一。

    十来个小矮人背着捕猎用的大网,蹑手蹑脚地躲到了我那辆“陆地巡洋舰”越野车的后面……这听起来就像是童话故事的开头,而事实上,它却是我抵达这些俾格米人的老家——中非刚果盆地,并在那里度过的愉快时光中常见的场景。

    清晨,夏日的阳光还没来得及显示出威力,导游、司机、翻译、一群男男女女的俾格米人再加上我,便组成了浩浩荡荡的“狩猎大军”,排成纵队向密林深处进发,因为只有这样才有机会捉到小羚羊,然后大家一起开荤。你也许会纳闷,吃顿肉为何还要如此费尽周折?要知道,对于不懂饲养牲畜的俾格米人来说,前往超级市场采购同样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如果他们嘴馋了,惟一的方法就是自食其力去捕捉猎物。出于生存需要,他们将自身磨练成了真正的猎手,在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标志的21世纪,以部落方式继续着群居生活。

    女人们的泳池派对

    虽然没有充足的物质供给,但俾格米人并不缺少娱乐设施——譬如游泳池。不过,这儿没有泳道标识,没有救生员,也没有淋浴房,桑加河的某条小支流拐的一个大弯便构成了一切。此前一天,当我打算渡过这条河,去较远处拍摄大象和黑猩猩时,意外发现了在河里边洗衣服边嬉戏玩耍的妇女和孩子们。空气中洋溢着欢笑声、尖叫、击掌声和水声,人们追逐打闹着,那场面绝不亚于任何大都市里的水上乐园。

    偶遇俾格米人的泳池派对真是无比幸运。我停下脚步,按照当地习俗询问能不能给她们拍照。出乎意料的是,女人们不但爽快地答应了,还故意表现得更疯狂、更有花样。只见她们排成队,一起用手掌拍击水面,整个水池瞬间变成了一面大鼓;这“鼓声”激烈、欢快、富有节奏且极具诱惑力,搞得我情绪瞬间被带动起来,心里想:还是先让大象和猩猩们等会儿吧,今天要把握这难得的机会,跟她们一起尽兴!

    为了拍到更漂亮的照片,我衣服也不脱,便跳进了约1.1米深的水里,这才注意到,俾格米女人的头顶比水面也就高30厘米。接下来上演的是“奥运跳水锦标赛”:她们在约10米外的地方集合,然后朝着我的镜头逐一飞奔而来,半插在水中的树干成了天然跳台。纵跳、翻转、俯冲……当她们展示花哨的空中技巧时,总会有一小群亲朋好友营造高分贝的噪音,排在后面的健将则故作不屑地摆摆手,然后以更高难度的动作激起更响亮的喝彩。

    矮小身材也是优势

    对于俾格米人来说,矮小身材是在丛林中生存的秘密武器。相比之下,我一米九的个头陷入紧密交织的热带植被中,简直就像个碍眼的累赘。当我不止一次蜷缩着身体艰难前行时,俾格米同伴们挺着腰杆从旁边快速走过,没多久把我远远甩在了后面。

    为了避免迷路,我尽可能地跟上狩猎队伍。后来,主人索性派了一个拿大刀的小伙子过来,他奋力砍掉前方灌木丛中疯长的枝蔓,我便循着这条新开辟的通路紧随其后。当我们经过一片林间空地的时候,见到了一群精力充沛的俾格米女人,她们伸开双臂围成一个圆圈,男人们则围着圆圈边跑边敲打灌木丛,还高声叫喊着,想把小羚羊吸引过来并驱赶到网里。

    遗憾的是,他们忙活了一下午也没有任何收获,难道有谁把羚羊都吓跑了吗?

    傍晚,围在那辆“陆地巡洋舰”四周,猎人们边鼓掌边一唱一和地对着歌。跟随我们的美国人路易斯·萨尔诺已在非洲生活了25年,通晓俾格米人生活习惯的他解释说:“这是一首猎歌,用来呼唤寻找胜利的森林精神,其中大部分都是哼唱的旋律,歌词很少。”

    回到住地,我抽空与两位俾格米女人合了影,她们简直就像同父异母的姐妹般亲切自然。我禁不住开玩笑说,这些照片将是自己从森林中活着出来的有力证据,但俾格米人对这个玩笑毫不感冒,因为他们实在不能理解竟然有人会在森林中迷路。我不能不佩服他们与生俱来的方向感——换作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享受惯了的“文明人”,身处不见任何建筑物和路牌作为标识的荒野,又没有地图和GPS作为辅助,能够成功地走出丛林必然是值得大吹特吹的成绩。

    从空心藤蔓里喝到纯天然饮用水

    漫步在俾格米人的村庄里,他们那长满树木和藤蔓、如迷宫般错综复杂的后院让我大惑不解。后来才知道,这在外人看来像是果园的地方,实际上是他们的“购物中心”。在这儿,你能发现各种树根、种子和可供食用的昆虫,搜集到搭建圆拱形小屋的树枝和修补房子用的树叶,还能找到用于装饰猎网的藤蔓,真是“自产自销、自给自足”。

    说起最让人惊讶的原生态产品,还要数传说中的“丛林之瓶”。与俾格米人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传统相符,这个容器具有100%的生物可降解性。它其实是一截大约60厘米长、6厘米宽的空心藤蔓,里面装的是纯天然饮用水。我迫不及待地将其一饮而尽——实事求是地说,当中的液体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但绝对称得上绿色无污染。严格遵循这种领受大自然馈赠的方式生活,俾格米人肯定是这颗星球上碳排放量最少的族群之一。

    多少让人不安的是,我不经意间在森林的地面上发现了一枚猎枪的弹头。萨尔诺告诉我:“是非法狩猎者干的,他们快把这附近的羚羊杀光了,逼迫俾格米人不得不到森林更深处去寻找食物。”他补充道,“虽然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但俾格米人用网捕猎的效率不算很高,只有当大队羚羊出现时,才会有收获。”

    我真的不知道,俾格米人的传统狩猎方式还能坚持多久?虽然不会饲养牲畜,部分村民已经开始尝试种植甘薯和木薯,希望用它们跟外界交换些工业制成品,以丰富自己的生活。在来自发达国家的我看来,为了让热带雨林中的土著死守古老传统,就否定可以使他们生活更便利的尝试有失公平,所以,俾格米人对新事物的接受应该说是件好事。

    这种影响也是相互的。与俾格米人共处的日子让我意识到:我们也有机会提醒自己调整一下生活方式,向朴实的俾格米人学习,索取得少些,丢弃的也少些。如果以这片神秘的土地为蓝本,我们完全可以在地球上更悠然地存在,让生命更加亲近自然、亲近往昔。

    □美国《国家地理·旅行》杂志

 

俾格米人
小矮人王国不是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