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8月3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寻找《中国青年报》金牌读者

《 青年参考 》( 2011年08月31日   15 版)

    这是一次震撼心灵的寻找,这是一次增添动力的寻找。

    今年4月27日是《中国青年报》创刊60周年的纪念日。这一天,“昆仑·寻找《中国青年报》金牌读者暨微评《中国青年报》60篇经典报道活动”也正式启动。

    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编辑部收到了来自全国28个省(区、市)符合要求的参选材料300余份,中青在线“微博校园”、腾讯微博“微评经典报道”的相关原创微博评论达7300多条。在征集到的材料中,不仅仅有成千上万字的邮件,还有长达十多页的手写书信以及读者珍藏多年的报纸、手抄本、剪报本等实物和照片。参与这次活动的读者,上至81岁的耄耋老人,下至14岁的花季少年,从中学生到大学生,从乡村教师到大学教授,从国企员工到国企高管,从边防战士到少将军官,从科研人员到国家机关干部,从普通农民到农村干部,涵盖了我们的基本读者群体。读者用朴素的语言讲述着对《中国青年报》价值取向的认同以及报纸伴随自己成长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就发生在课堂、家庭、军营、机关、企业、科研院所以及田间地头。在回首60年来《中国青年报》的60篇经典报道时,有许多读者表示,读到的不仅仅是她忠实地记录着一个时代,记录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还有一份成熟报纸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担当。

    四川读者张铸林,9岁时从辅导员办公室看到创刊不久的《中国青年报》,提前进入“青年时代”;除“文革”期间报纸停刊外,他一直没有停止阅读《中国青年报》,成为至今我们所知阅读《中国青年报》时间最长的读者之一。河北读者常河山,自费订阅《中国青年报》18年,也几乎保存了18年来每一期报纸。

    有读者因举报歪风邪气遭致打击报复,《中国青年报》还原了事实真相,使正义得以伸张;有读者因读《中国青年报》而怀揣新闻理想,走上记者岗位;有高校新闻学院教师以《中国青年报》的报道为新闻专业辅助教材,提升学生新闻专业素质;有中学教师把《中国青年报》的报道作为语文高考作文素材,辅导学生练习作文写作;有高校团组织将《中国青年报》的报道作为团日活动的主题,丰富了团组织生活;还有作家将《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搬上了银幕。

    读者孙雪兵,在《中国青年报》报道的影响下,放弃高薪工作机会,毅然选择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支教结束,回到母校后,他又连续多次组织学生参加中国青年报社举办的“大学生自强之星”和“助学政策、助我成才”活动,为自强自立的优秀贫困学生奔走呼号。

    读者朱文芝、周建道夫妻,初次约会时,男方怀揣《中国青年报》,因两人均是《中国青年报》的忠实读者,而在瞬间找到共同话题,最终喜结良缘。

    66岁的读者林玉清,写来情真意切的信件,要给《中国青年报》鞠躬。24年前,她的儿子在玩耍时,左眼不慎扎伤导致失明。为驱逐儿子的自卑心理,林玉清选择让儿子从《中国青年报》中寻找励志的力量。她让儿子给自己读《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在不知不觉中,她的儿子喜欢上了《中国青年报》,重拾信心,成为高考状元,读了博士,再到法国留学读博士后。如今,儿子回国,林玉清会让儿子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她读《中国青年报》。而这些报道是林玉清从近些年来的《中国青年报》上精选出来的。

    有一位叫谈保珍的读者,今年67岁,是一位退休的中学语文老师,多年来一直坚持为《中国青年报》挑错别字,并将挑出的错别字列出表格寄给报社,他衷心希望《中国青年报》这部大书没有瑕疵。

    □《中国青年报》编辑部

 

德国孩子生得少,贫困率却高
寻找《中国青年报》金牌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