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7月2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假如杜鲁门拒绝向日本投原子弹

作者 [美] 安德鲁·罗伯茨 译 陈荣生 《 青年参考 》( 2011年07月27日   38 版)

    《最富争议的决断:杜鲁门、原子弹与日本战败》(The Most Controversial Decision: Truman, the Atomic Bombs, and the Defeat of Japan ),剑桥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192页。

    如果美国公众在战后发现,他们的总统为了自己的良心好受拒绝对日本投放原子弹,让数十万子弟兵去和困兽犹斗的敌人肉搏,激起的公愤必定是无法想象的。

    二战后爆发反思浪潮

    1953年,在总统任期的最后几个礼拜里,杜鲁门出席了英国大使馆为欢迎温斯顿·丘吉尔而举办的一场晚宴,后者当时刚刚重获首相职位。觥筹交错之时,丘吉尔突然向杜鲁门提出了一个问题:“当我们站在上帝面前,解释自己在向日本投放原子弹这件事上所起的作用时,心里是否已经准备好了答案呢?”

    这便是威尔逊·米斯康博神父在《最富争议的决断》一书中描述的场景。据说,杜鲁门不是很喜欢这个问题,很快就把话头扯开了。但是,如果他的确要在天堂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的话,那么,这本华丽的小书中所记载的文字,是再简明不过和有说服力的了。

    1945年8月投放原子弹时,杜鲁门的决定是毫无争议的——它得到了同盟国方面几乎所有人的支持,因为这次核打击立即结束了一场已经夺走5000万条生命的战争。不过,在战火熄灭之后,杀死广岛和长崎两市21万日本人的行为开始受到质疑。1946年发表于《纽约客》的一篇文章挑了个头,此后几十年间,认为“没必要使用原子弹”的人数稳步上升,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加尔·阿尔伯罗维茨出版了《使用原子弹的决定以及一个美国神话的架构》一书,更是把批评声浪推向了高潮。

    不用原子弹代价更大

    而事实上,反思派人士创造的神话比其消除的更多。本书作者米斯康博是圣母大学的历史教授,精通神学和道德方面的知识,也熟悉政治和军事决策程序。他带领读者,在本书中仔细地回顾了建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的起源。这个计划由丘吉尔和罗斯福共同制定,最初针对的是纳粹德国,而且经过了同盟国主要决策者和高级将领的论证分析。

    作者提醒我们,罗斯福任总统期间,美军战机对东京和京都等地进行常规式轰炸,同样造成了数以十万计的日本人死亡,但外界对此的指责却相当少。与此同时,日军在前线的疯狂抵抗仍在给盟军造成巨大伤亡,其中包括在硫磺岛伤亡的2.6万人,以及在冲绳岛伤亡的7万人。情报首脑赫伯特·胡佛曾引用这些战例警告杜鲁门,如果以常规方式进攻日本本土,可能会导致50万至100万官兵失去生命。军方给出的预测数字也相差无几。

    在这种形势下,如果杜鲁门不使用当时可以部署且最能改变战争形势的武器,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如果美国公众在战后发现,他们的总统为了自己的良心好受,拒绝投放原子弹而是让数十万子弟兵去和困兽犹斗的敌人肉搏,激起的公愤必定是无法想象的。

    军国主义应承担终极责任

    当然,任何人都无法否认核战争本身的残酷。在纽约的国际摄影中心,前不久刚刚举办了一场吸引人的摄影展,展出的照片都是1945年10月,美国战略轰炸调查局向杜鲁门提交的3卷秘密报告《原子弹对日本广岛的影响》中的原始资料。“在报告中,调查局的研究人员指出,广岛一直都是理想的目标,堪称完美的实验样本。该城市的人口密度比纽约5个核心区的都要高,之前几乎没有受到过战火破坏,还有着几乎一马平川的地形……目标区半径6000英尺,是一个完美的范围,而且有足够的、各种类型的、建造牢固的高层楼宇、大量不同材质的桥梁,以及广泛的公用事业系统,可用来对爆炸效果进行相应的评估。”

    但同样不该忽略的是,作为对日本投放原子弹的一个附带结果,这些可怕的武器在漫长的冷战时期再也不曾投入实战,因为各方都深知它的恐怖。在下令摧毁长崎之后的一天,杜鲁门曾在闭门会议上对他的内阁提到过,“一想到又要杀掉10万人,我就感到害怕”,他还说,“我并不喜欢杀死所有那些孩子的想法”。在本书中,米斯康博神父把终极责任归咎于“扭曲了的日本新武士阶层,他们率领用狂热效忠精神武装起来的日本军队,裹挟整个民族加入某种自杀式行动。他们试图延长这场战争的愚蠢和背信弃义,是绝不应该被忽视的。”

    美国《华尔街日报》

 

假如杜鲁门拒绝向日本投原子弹
“枪战”:美国人的经典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