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来源于作者所处时代最令人震惊的案件,从假冒身份之谜、灭门惨案到一代名伶的陨落,内容可谓无所不包;它们基于真实案件改编,却有着远比虚构作品更精彩的细节描写;它们探究了人性的弱点,描写了犯罪分子的爱恨情仇……它们就是《华尔街日报》日前评出的美国文学史上影响力最大的5部犯罪纪实作品。
1.《马丁·盖赫之妻》(The Wife of Martin Guerre,珍妮特·刘易斯著,1941年)
简介:在被控偷粮以后,贝彤黛的丈夫马丁抛家弃子,离开了他所生长的封闭小山村。8年后,一个男人回到村里,声称自己就是马丁。全家老少都很高兴,惟独贝彤黛感觉不对劲——她发现这个英俊的男人身上有着令她着迷的东西,而这些特点是马丁没有的。为了寻找真相,她决定把这名男子送上法庭。一审判决此人确系冒名顶替者,判处他死刑,但陪审团却最终认定此人就是马丁。故事讲到这里还远没有结束,命运会继续跟主人公开玩笑。刘易斯对人物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仿佛让你回到了该案发生的16世纪,亲历了充满悬念的一切。
2.《冷血》(In Cold Blood,杜鲁门·卡波特著,1966年)
简介:1959年,在获悉得克萨斯州一小镇有户农家发生了灭门惨案后,杜鲁门·卡波特赶到那里,随后对案件进行了深入调查,写下了数千页笔记。结合对两名杀人凶犯的采访,卡波特把这些资料进行整合,完成了这部作品。他强调,《冷血》是对犯罪行为的“真实再现”,也正是由于这本书的巨大成功,才推动了其后无数类似的、基于真实犯罪案例的作品诞生。尽管如此,鲜有后人能像卡波特的文笔般引人入胜,对心理谋略描写得如此到位。
3.《爵士年代》(Ragtime,E·L·多克特罗著,1975年)
简介: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美国是什么样子的?作者通过对纽约全景的讽刺描写,向读者勾勒出当时的社会形态。“夏天时,每个人都着白衣。椭圆形的网球拍很重,场内充斥着荷尔蒙的刺激,这里没有黑人。”这部作品是根据一些现在看来很普通,在事发的那个年代却引起轰动的案例所编:例如1906年发生的哈利·索尔谋杀案——他因为自己的新婚妻子、著名交际花伊芙琳·内斯比特的调唆,杀死了她的前男友建筑师斯坦福·怀特。
《爵士年代》把笔触集中在对上流社会家庭的描写上,也包含了许多美国历史名人的趣事。另一方面,多克特罗尝试在书中穿插叙述了一个犹太新移民家庭的生活,以及某位来自贫民区的黑人钢琴家一心想要消灭种族暴力的故事。这是一部将真实的人和事与虚构的情景杂糅在一起的伟大作品,充满了阅读的乐趣。
4.《金发女郎》(Blonde,乔伊斯·卡罗·奥茨著,2000年)
简介:在所有以玛丽莲·梦露为主角的传记里,这是写得最好的一本,它再现了一个迷茫而焦虑的女孩成长为一名被人宠溺和剥削的女星的全过程。梦露是善变的,但她不变的是对爱和安全感无止境的追寻。大家熟悉的、关于梦露的印象不外是:曾嫁给棒球名将乔·狄马吉奥和剧作家阿瑟·米勒,有两段不堪回首的感情;卷入了肯尼迪总统的私生活,随后死于过量服用安眠药。对于梦露之死,公众的普遍看法是谋杀,对此进行了重点勾画的《金发女郎》也可以看作是基于真实案例的犯罪纪实,因此在这份榜单上占据了一个位置。
5.《刽子手之歌》(The Executioner's Song,诺曼·梅勒著,1979年)
简介:本书是普利策奖获奖作品,描述了加里·吉尔摩的生平:加里死时年仅36岁,其中22年都是在监狱中度过的。在一起涉案金额极小的抢劫案中,因为杀害了两名犹他州的居民,加里被判处死刑。研究员兼电影制片人劳伦斯·席勒采访了涉及此案的每一个人,随后把如山的资料交给了梅勒,后者的笔下便诞生了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有趣的是,本书的第二部分《东方之歌》比第一部分更长,详述了跌宕起伏的庭审经过:吉尔摩放弃了上诉的权利,终于使州法院决定对他施以极刑。更重要的是,这部有着史诗般长度的大部头著作对美国的司法体系进行了精彩的解读,不愧为诺曼·梅勒写作才华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