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7月2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假如马克思去指导美国内战

○[英] 格雷格·格兰汀 ○译 秦宇涵 《 青年参考 》( 2011年07月20日   38 版)

    《考验美国:奴隶制、解放与人权》(The American Crucible: Slavery, Emancipation and Human Rights),新左翼书局2011年5月,512页。

    如果卡尔·马克思当时住在纽约或芝加哥,他会给美国内战制定怎样的策略呢?一种可能是:马克思看到废奴在内战开始时的重要性,肯定会集中力量“打赢民主之战”,并要求他的同志用更灵活、更可能成功的战略来确保政治自由和社会平等。

    奴隶制和人类的交通、通讯、战争、劳役、金融、贸易、消费、制造、农业乃至内部革命和外部扩张等都有紧密联系,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就一直有人对它进行系统研究。很多有影响的著作认为,是奴隶制度和它的被推翻造就了现代西方社会。

    作为罗宾·布莱克伯恩的心血之作,《考验美国》一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时间跨度达500年,涵盖了美洲、欧洲和非洲的很多国家。书中的基本立场和许多元老级学者保持一致——强调奴隶在西方工业扩张中所起的作用,把奴隶制的灭亡归因于政治斗争,并且探究了奴隶制度灭亡后,曾经至高无上的白人统治者怎样在物质和意识形态上对社会加以重建。

    海地:被轻视的革命

    在本书的核心部分,布莱克伯恩谨慎地重构了海地革命这一标志性事件的年表,着重描写了这场被轻视的革命对美国、拉美各地的自由运动的影响。曾有某些学院派研究者评价说,海地革命“格外血腥”,本书对这种观点进行了反驳,认为它跟同时代的其它革命没多大差别。在作者看来,18世纪末的海地革命者秉承了来自欧洲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并且把它扩展到整个美洲,对奴隶制度造成巨大冲击。不仅如此,海地革命还创造了新的概念——“人类自由与人类团结”,其地位可与现代社会的民主与人权理念比肩。 

    《考验美国》一书汇集了大量数据,来支撑一种备受广泛争议的观点——奴隶制为工业革命提供了金融方面的支持。具体来说,除了从奴隶贸易直接得到的利润之外,奴隶制度还通过制造廉价产品出口海外、发展种植园、以及从国外进口大量便宜的原材料、增加对奴隶制产业的贷款等各类经济活动,培育了英美等国迅速崛起的现代化工业。

    不过,布莱克伯恩没有接受经济决定主义者的主张,不认同“奴隶制度之所以灭亡,是因为它让资本家无法取得最大利润”。相反,他在书中把奴隶制的灭亡归因于它已经没有政治上的出路,广泛的公众争论,以及自由与平等观念在社会上的进一步强化。

    当资本扩张遭遇奴隶制

    作为左翼思想阵线的宗师,卡尔·马克思早就意识到,奴隶制和其它任何人身束缚都阻止不了资本主义的前进。布莱克伯恩曾在他的另一本新书《未完成的革命:马克思和林肯》中提到过这一点。如果我们翻看马克思当年对美国内战的分析,会发现他认定内战的起因是关税问题。在他眼中,资本家都是些扩张主义者,北方对南方的进攻也是这种扩张的一部分;而要想遏制资本主义的无节制膨胀,只有靠林肯这种“工人阶级的淳朴的儿子”的决心才行。在关于美国内战的文字中,马克思不仅反对白人至上主义,更重要的是演绎世界大同的蓝图:为此,他曾写信给林肯,称“解救戴着枷锁的种族,可以带来整个社会的重建”。

    然而,正如布莱克伯恩在这部新书中指出的,林肯的继任者根本没有全心全意展开真正的重建,奴隶们确实解放了,国家的统一也得以维护,但没有一个团结的中央政府能够将南方的黑人、西部的拓荒者、北方的工人阶级真正结合在一起。换句话说,没有一个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政党存在的充分条件,也没有一个可以规范资本、抑制暴力的强大国家机器。

    本书进一步发问,如果既支持废奴又提倡建立左翼政党的马克思当时住在纽约或芝加哥,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作者给出的一种可能是:马克思看到废奴在内战开始时的重要性,肯定会集中力量“打赢民主之战”,并要求他的同志用更灵活、更可能成功的策略来确保政治自由和社会平等。同马克思一样,布莱克伯恩也认为政治自由和社会平等是密不可分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未完成的革命》才是《考验美国》的恰当的结尾,后者从道义角度探究奴隶制的历史意义及其创建和废除,前者则对历史的另一种可能性进行了思考。

    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罗宾·布莱克伯恩是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英国埃塞克斯大学教授,纽约新学院大学访问学者。他年轻时投身反对核武器的公民运动,后任英国《新左派杂志》编辑,已有多部著作经新左翼书局出版,包括《新世界奴隶制度的形成》(The Making of New World Slavery),《殖民奴隶制度的倾覆》(The Overthrow of Colonial Slavery),《年龄冲击和养老金的力量:金融如何挫败我们》(Age Shock and Pension Power: How Finance Is Failing Us)。

 

假如马克思去指导美国内战
关于鲨鱼,你知道的可能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