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7月2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本报评论员:

窃听丑闻不能成为新闻管控借口

○本报评论员 张伟 《 青年参考 》( 2011年07月20日   02 版)

    ■使此次窃听丑闻暴露在阳光下的,正是英国《卫报》等新闻媒体,而不是政府管制系统。这恰恰说明,一个自由的新闻界有能力自我纠正。

    ■对新闻采集和出版过程施加新的管制,无异于以保护公众的名义使公众变成瞎子。

    英国《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丑闻无疑令人厌恶。以此为契机清理新闻界肮脏的竞争手段、重建行业道德也正是时候。但我们一定要明确如下态度:这一丑闻并不是对新闻进行管控的借口。

    事件发生后,认为应加强新闻控制和审查的迹象已经出现。这是错误的。

    在英国,这迹象从首相卡梅伦的发言中流露出来。宣布政府将针对《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展开调查后,首相还建议制定更严格的传媒管制条例。

    这迹象也闪现在我国一些报纸、网站的评论中,它们将此事作为“新闻自由”破产的重要论据。

    无论是卡梅伦,还是中国的部分评论者,都应该重温一个重要事实:使此次媒体丑闻暴露在阳光下的,正是英国《卫报》等新闻媒体,而不是政府管制系统。

    这恰恰说明,一个自由的新闻界有能力自我纠正。全世界媒体随之展开的批判和自省,进一步说明这一点。相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可靠的事实能证明,来自政府的管制能纠正这一错误。

    事实上,关于《世界新闻报》丑闻的讨论,不该延伸到新闻自由是否合理这个层面。此事与新闻自由无关,它只是一家报纸触犯现有英国法律,并因此受到惩处。没有人对这一处理方式提出异议。新闻界众口一辞对丑闻进行谴责,正是因为这一丑闻违背了新闻界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伦理:自由而开放的媒体对整个社会是一种积极力量。一家作恶的媒体受到谴责,并不意味着整个媒体界及其自由理念都出了问题。

    自由的新闻界的确有可能发生丑闻,这是任何一个社会领域都无法避免的。但也正是自由的新闻界,才更有可能将丑闻揭露出来——要知道,这一丑闻不但卷入了媒体,也卷入了警方等政府机构。揭露这一丑闻的过程,本就是新闻界自由行使监督权的优秀范本。

    因为丑闻发生而加强新闻管控,对社会造成的伤害可能远大于窃听丑闻本身。

    英国人之所以对《世界新闻报》感到愤怒,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窃听本身,而是因为窃听的对象是普通人。在此之前,英国王室和前首相布朗因遭到该报窃听而报警,但并未酿成多大事端——对权势人物的监督乃至窃听,虽然存在法律上的争议,但在某种程度上却被公众容忍,因为这是防止他们侵害公众利益的重要方式。

    加强新闻管控,过度束缚媒体手脚,将使新闻界失去这一重要的监督职能,同时使公众失去这一监督政府权力的重要方式。这是比丑闻更加糟糕的事。窃听事件被披露后,《纽约时报》、《经济学家》、《大西洋月刊》等国外著名报刊纷纷发表评论,谴责《世界新闻报》的行为,同时反对英国加强新闻管制的趋势。这可以看做国外新闻界对这一事件的态度。

    其中,《纽约时报》的一句话说得颇为精彩:对新闻采集和出版过程施加新的管制,无异于以保护公众的名义使公众变成瞎子。

 

窃听丑闻不能成为新闻管控借口
“对不起”
《世界新闻报》可能“借尸还魂”
小报文化为何遍及世界
“即便是斯大林也不会窃听死者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