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5月13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一巴掌扇出阿拉伯革命?

○本报特约主笔 崔向升 《 青年参考 》( 2011年05月13日   07 版)

    突尼斯女城管法蒂娅是否真在菜贩子布瓦吉吉脸上扇过一耳光?这看起来已经成为难解的悬案。不过,这个令许多人宁可信其有的“巴掌”,却直接扇起了人们压抑已久的怒火。听说穆罕默德·布瓦吉吉(Mohamed Bouazizi)自焚丧命之后,突尼斯民众走上街头,一场“革命”就此开始。不久,不可一世的专制总统本·阿里远遁他乡;此后,这场运动走出国门,波及许多阿拉伯国家。

    不料,最近又传来消息,法蒂娅也许并没有打过布瓦吉吉。这未免引人思考:果真是一个巴掌引发了阿拉伯世界的革命吗?

    先前报道:一个传遍世界的巴掌

    像往常一样,去年12月17日这天,家徒四壁的布瓦吉吉赶着他的二轮马车,到突尼斯西迪布济德市叫卖蔬菜和水果。

    布瓦吉吉的妹妹萨米娅事后回忆,布瓦吉吉是家中顶梁柱,26岁,没有高级学校文凭,靠卖水果和蔬菜挣钱养家糊口。萨米娅说,一名女“城管”(municipality agent)以他没有经营许可为由,坚持要罚款10突尼斯第纳尔(约合45元人民币)。争执之中,“她没收了他的磅秤,并朝他脸上打了一巴掌,还把他的水果和蔬菜都扔了出去。”

    另一名目击者的描述则略有出入:这名女“城管”只是照章办事,坚持让布瓦吉吉出示证件,否则就得缴纳罚款,她的不依不饶激怒了布瓦吉吉,布瓦吉吉对她破口大骂,而怒火中烧的她则扇了他一耳光。

    事后人们得知,这名女“城管”名为法蒂娅·哈姆迪(Fadia Hamdi)。在阿拉伯世界里,扇耳光可是极大的羞辱。据说,布瓦吉吉受不了羞辱,愤然走到当地市政大楼,向政府陈情,却被禁止进入大楼。“他于是变得歇斯底里,陷入彻底绝望的悲惨境地。”萨米娅说。随后,布瓦吉吉走到附近一个加油站,买了些汽油浇在身上,然后自焚。1月4日,布瓦吉吉不治身亡。

    “女‘城管’打小贩致其自焚身亡”,这消息让突尼斯人群情激愤。事件发生不久,总统本·阿里下令拘押了女“城管”。然而这并未平息民愤,到2011年1月13日早上,抗议者涌上西迪布济德、突尼斯等城市的街头,要求本·阿里下台。

    就在1月14日晚上,本·阿里逃离突尼斯,终结了其持续23年的统治。此后,埃及民众效仿突尼斯人,迫使独裁总统穆巴拉克下台,“阿拉伯之春”运动达到高潮。

    “一巴掌传遍全世界。”突尼斯民众对此津津乐道。而阿联酋海湾新闻网4月16日的报道说,扇在布瓦吉吉脸上的一耳光,改变了阿拉伯世界的地缘政治。

    女“城管”喊冤:我没打他

    待时过境迁,法蒂娅却出面喊冤。据路透社4月19日报道,4月19日当天,这名36岁的前国家雇员在西迪布济德法庭上表示:“我是无辜的,我并没有掌掴他。”此时,她已经被投进监狱111天。

    只有一个人在法庭上声称目击她掌掴布瓦吉吉——事后证实,这个街头商贩跟她有点私人恩怨。而另外4名新的目击证人表示,她和布瓦吉吉之间没有肢体冲突。

    “我是一个替罪羔羊。我感觉这极不公正。”法蒂娅抱怨说,“这伤害了我,没有人听我诉说。”她的律师则认为,她是遭罢黜的突尼斯总统本·阿里的替罪羔羊,这“纯粹是政治事件”。

    布瓦吉吉的家人仍坚称法蒂娅应为他的死负责。不过,布瓦吉吉的母亲表示,尽管法蒂娅让儿子大受侮辱,他因而才会自焚,但她仍秉持“和为贵”的精神,原谅法蒂娅,并撤回针对她的诉讼。法官当庭将法蒂娅释放。

    获释后,法蒂娅在父母家中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我绝对不会袭击他,”她说,“我是一名妇女,我生活在传统的阿拉伯社会,这里是禁止妇女袭击男子的……我只是做了我的本职工作而已。”

    法蒂娅强调,她“无非是依照法律办事”,而法律不允许商贩进入公共区域。

    究竟谁的话可信?目前,人们无从知晓。不过,无可争辩的事实是,当布瓦吉吉试图从警察局要回被没收的马车时,他被硬生生地驱逐了。当要求见省长也遭到拒绝后,他选择了自焚。这一事件迅速传播,几小时后,大约有4000人聚集在西迪布济德,抗议他光天化日遭受羞辱——这是推翻本·阿里运动的开始。

    尽管在监狱中吃了不少苦,但法蒂娅仍为自己在本·阿里倒台中扮演的角色感到欢喜。“我很高兴看到革命。我是一个信教妇女。这一切对我来说都很艰难,但这就是我的命运。”当记者问她是否还想重返工作岗位时,她回答说:“当然,绝对想。我相信,正义很重要。我们都应该相信法律。”

    这个一度被人视作强权象征、引发了公众愤怒的女人表示,她同样对前总统感到愤怒,“跟其他突尼斯人一样”。她坚称,欢迎前总统遭罢黜。

    巴掌并不重要,突尼斯民怨太深

    毫无疑问,法蒂娅陷入舆论的漩涡。不管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在布瓦吉吉自焚后的那些天里,西迪布济德市气氛极其紧张。对很多人来说,布瓦吉吉的死,成为普通民众在本·阿里腐败政权下苦苦挣扎求生的象征。布瓦吉吉的家人在今年1月接受阿联酋《民族报》的采访时也表示,布瓦吉吉在去年12月17日遇到法蒂娅前,多年来一直遭到警察骚扰,不胜其烦。

    突尼斯警察历来名声不佳。在前总统本·阿里掌权期间,突尼斯的秘密警察因大肆侵犯人权而恶名远扬。据路透社3月7日报道,突尼斯临时执政当局3月7日任命了新政府,并解散秘密警察。

    临时执政当局正在逐一“剿灭”本·阿里的残余势力。在新内阁成员名单公布后不久,内政部一名发言人说,本·阿里的政治警察和国家安全机构已被解散——这也是抗议民众的核心要求之一。

    作为该国强权的象征,突尼斯的秘密警察引发的民怨,最终在有关“巴掌”的传言中,被倾倒在法蒂娅身上。

    如今,法蒂娅已被无罪释放。不过,人们显然并没有因为这个巴掌可能是场误会,而对赶走本·阿里感到愧疚。比那个巴掌更让他们愤怒的,是人们时刻感受到的高压和贫穷。

    近年来,突尼斯年均经济增长率超过5%,理论上足以削减贫困人口。然而,在本·阿里的统治下,经济增长未能让普通大众受益,也没能解决高压统治、腐败、高失业率等问题,分析认为,正是这些问题,导致愈演愈烈的抗议活动。

    若非如此,那个目前连真假都难以分辨的“巴掌”,又怎能轻易就扇出一场伤筋动骨的民主运动呢?

 

“用阴谋论看待阿拉伯变革是误国误民”
一巴掌扇出阿拉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