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5月13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从中国手里,美国制造业要夺回“头把交椅”

本报特约记者 张咏 《 青年参考 》( 2011年05月13日   27 版)

    英国《金融时报》曾在今年3月14日报道说,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产出最高的国家,把美国赶下其盘踞110年的最大商品生产国“宝座”。不过,中国在全球制造业的“头把交椅”上尚未坐热,从大洋彼岸的美国传来了“不服”的声音。据外媒报道,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BCG)的一份研究报告预测,美国把制造业大量外包给中国的时代即将结束,美国制造业将在未来5年里再度复兴。

    中国成了制造业老大

    据《金融时报》报道,美国经济咨询机构IHS环球透视(IHS Global Insight)于3月14日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产出中所占比重达到19.8%,略高于美国的19.4%。世界著名经济史学者、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学院的罗伯特·艾伦表示,中国夺回制造业产出桂冠,标志着“经济史上一个500年的周期走到了尽头”。而总部位于华盛顿的商业团体“竞争力协会”的主席德博拉·文斯-史密斯则表示,对于自己从大约1895年开始占据的榜首位置被中国夺走,美国“理应感到担心”。

    中国上一次占据全球最大商品生产国宝座是在1850年左右,当时中国正接近结束一段长时期的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随后,英国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品生产商,并将这一地位保持了近50年。接下来,美国成为了全球头号制造国,并在这个宝座上坐了一个多世纪。经济史学家们认为,中国占全球制造业产出的份额在1830年几乎达到30%,在1900年降至大约6%,在1990年进一步降至大约3%。     

    自那以来,中国一直在快速追赶美国,在这方面得益于劳动力成本较低(这一因素促使制造业向中国大规模转移)、强劲的外来投资以及经济的高速增长。

    美国制造业要回家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中国制造业“登基”之后没多久,美国就传出准备大举“反攻”的说法,美国《华尔街日报》、路透社以及英国《金融时报》等媒体在5月5日均报道了波士顿咨询集团的最新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到2015年时,美国可能略微领先于中国,成为最终面向北美销售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基地,这是基于美国生产率的良好增长,以及尚属低廉的工资。

    而另一个关键因素是,中国很多地区的薪资正迅速上涨,此消彼长之下会形成这样一种局面,除非专门为了在巨大的中国国内市场上销售,否则外国公司越来越没动力把生产基地设在中国。《金融时报》报道,近几个月以来,卡特彼勒、通用电气以及福特等大公司纷纷宣布计划,向在美制造业务投入新的资金。据估计,今年一季度美国制造业实现了9.1%的年增长率,成为该国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华尔街日报》也在相关文章内提到,国外迅速上涨的劳动力价格,原材料和海运成本的提高,以及美国各州大幅度的税收优惠,使一些导致美国企业决定将生产业务迁到海外的理由变得不那么充分,甚至还使一些企业打消了将业务迁离美国的想法。虽然过去40年美国制造业的雇工人数一直在下降,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却有了很大提高,美国的制造业产出这些年实际上呈增加趋势,制造业企业目前在美国赚的钱比40年前增加了一倍多。其次,美国公司肯定会继续扩大在中国和印度等国的生产,以服务于那里不断增长的市场。目前受到质疑的是,美国公司是否还应该继续把其海外工厂生产的产品拿回美国销售,一些有效因素正在使这一模式变得不再可行。中国的工资水平正在大幅飙升,中国技术工人的供应开始变得紧张,这削弱了美国制造商在中国享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中国许多行业每年的工资涨幅都在15%以上,在那些附加值较高的行业,中国经理人的工资已达到其西方同行的水平。中国美国商会会长孟克文5月3日在华盛顿一个企业高管和贸易官员出席的聚会上警告说,未来5年内中国的低工资优势将会消失。此外还有来自其他方面的涨价因素:能源、原材料、房地产和海运成本都在提高,这使得美国制造商在海外的运营成本迅速增加。

    与此同时,美国多个已经因就业岗位丧失和预算状况恶化而恐慌不已的州开始挂出“开业”的牌子。

    很多半导体公司一直在向海外扩大生产,比如在美国和全球拥有庞大业务的英特尔,在越南和中国投资了新的芯片生产和组装厂,而高级微设备公司(AMD,又名:超威半导体)分拆后的公司 Globalfoundries Inc.却将在纽约州马耳他开设一家新厂。纽约州推出了13亿美元的拨款和减税计划来吸引这家半导体厂商。Globalfoundries Inc.的CEO道格·格罗斯说,这项计划使美国的经营环境变得与其他国家一样吸引人。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高级合伙人哈罗德·赛金表示,其他公司也将很快做出决策。按照他的说法,中国一直是默认的生产国,不过3年前,“我们开始听到客户抱怨难以用合适的成本招到合格的工人。如果目前的趋势持续下去,2015年前后,就更有理由在美国而不是中国扩大生产了”。

    为什么不把生产转移到越南、印度或其他低成本的地方呢?因为美国公司发现,很少有其他地方拥有中国这样的供应基地、货运基础设施和熟练工人。所以在全面考虑了各种因素(包括美国更加灵活的劳动人口以及人民币的升值)后,赛金认为,电子等一些行业的公司会选择在美国建厂,而服装、鞋类等产品的生产则可能保留在国外。

    美国制造业还活得很“带劲”

    虽然中国制造业在规模上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老大,但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制造业的衰落?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称,虽然不再是产量上的世界第一,但美国仍占据着制造业的领先地位,并有着惊人的创造性和爆发力。该文称,坦率地说,此事并不意外,中国辽阔的土地和庞大的经济规模使其自然而然成为重型制造业的中心。英国人在1885年前后失去了在制造业的主导地位,而且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尝到苦头才如梦初醒。美国会成为下一个英国,眼睁睁看着世界远离我们过时的经济体系而去吗?该文作者说:“只有时间能作出回答,不过我对此不以为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表现出了在需要时以制造业能力提升军工产业的惊人能力,汽车制造厂被加以改造用来生产坦克和飞机,美国最终在生产方面战胜了敌人。就个人而言,我决不会低估美国工业界在需要的时候所具有的创造能力。”

    美国财经专栏作家雷克斯·纳廷近日撰写的一篇名为《美国还是制造业第一》的文章表示,由于海外廉价劳动力和本地监管体系的过度热心,美国的制造业实际上已经被挖空了,这样的说法其实是彻头彻尾的错误,美国制造业其实在迅速扩张。美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在2010年,美国的工厂产出了价值达50300亿美元的产品,较之2009年经济危机时期增长了9%。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相信工厂都已经关门了呢?或许这是因为消费者日常购买的东西当中,愈来愈多的都贴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美国所生产的服装、玩具或者电器确实不如以前那么多。这些行业大多数已经转移到海外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地区。遗憾的是,消费者所看到的只是巨大版图上小小的一角。他们显然不大可能去购买飞机,购买先进的工业机械,或者是发电厂使用的涡轮机。他们也不大可能购买原材料,比如钢材、化学产品和塑料。可是,美国的工厂仍然在生产这些,以及其他很多东西,比如食品、药物、汽油、汽车、纸张、电子设备等。

    美国《时代》周刊在3月发表文章称,当前有关美国经济竞争力的讨论中,“美国仍是一个制造业强国”的观点未受到足够重视。美国相对于新兴市场对手而言有着明显的竞争优势。因此,美国制造业不仅活着,并且活得还很“带劲”。美国制造业不仅在全球继续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而且其生产率也正变得越来越高效,2009年,美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了7.7%,超过其他任何国家。

    目前中国正在吞食全球制造业这棵大树底端的果实,也希望生产汽车、飞机和轮船,但这并不容易。尽管一些中国公司在更为精密产业的竞争中取得了成功,但总的来说,中国制造业仍在科技、质量控制、管理、专业技术以及其他高端制造业中落后,而这也是人们在美国的公路上看不到中国汽车的原因。

 

从中国手里,美国制造业要夺回“头把交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