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罕布什尔州民主党参议员珍妮·沙欣与机器人共事已经多年。2000年总统竞选期间,她曾是候选人阿尔·戈尔的亲密盟友。
现在,她要把自己喜爱的机器人带到国会山。4月1日,她的办公室发布的新闻标题就是“机器人入侵国会山啦”。
这不是开玩笑。周一(4日)下午,就在参议院的某听证室,她和参议员马克·贝吉奇驻足观看4个大约12英尺高的机器人。
这4个机器人可吵了,相互撞在一起,还绕着圈子,一边移动一边发出呜呜声,还不时喷出气来。换言之,这跟参议院的场面很像。只是有一个明显不同——“机器人光临是有目的的。”沙欣说。
目的是为了宣传一项全国性中学生机器人竞赛。该比赛由发明家迪安·卡门设立,参赛者制作和操纵机器人,看看谁往杆子上挂车内胎最多。这些机器人跟国会议员一样,得到了洛克希德·马丁、BAE系统和埃克森美孚等公司的赞助。
但是,至少机器人能胜任其工作,或许选民可以考虑把更多的机器人弄到华盛顿来,取代那些有着血肉之躯的议员。卡门说:“机器人的优点是,它们都很理性。”
就治理国家而言,机器人肯定不会做得比人类同行差。人类议员大多数时间在家乡筹款,而机器人则毫无怨言地待在华盛顿干实事。
许多议会活动由机器人来做也许更好。共和党人对奥巴马利比亚政策的条件反射式的自相矛盾批评——太快!太慢!太软弱!太嚣张!磋商不够!磋商泛滥!太有限!陷入泥潭!——完全可以通过机械方式产生。至于一些粗活,如阻挠议事或在国情咨文演讲中鼓掌,也可由机器人代劳,而且它们不会演戏做样子。机器人还以运用算法达至预算妥协——如果不行,它们还可以大打出手,以武力强攻,就像老电视剧《机器人大战》中那样。
美国人会发现,取消那种有问题的模式,代之以沙欣在机器人活动上展出的那些机器人,效果或许会更好。
这些机器人都是由中学生创造的,取着诸如“废品勇士”之类的名字,它们各尽其职,毫无怨言,不拘礼节。“机器人768”安安静静地挂起一个又一个内胎,直到最后被召到一边换电池。“机器人2377”挂丢了3个内胎,撞到杆子上后还是全力以赴。“机器人888”发生故障了也没发一句牢骚。
“我们要不要试一下操控?”沙欣问。
孩子们将遥控器交给现场的参议员。在她的操控下,“机器人2377”突然跌倒了。
这再次证明,议员们应该待一边凉快去,让机器人自己来。有人问沙欣,是否她和她的同僚们比机器人更会掌管国会。“这可不一定。”她老实坦承。
□美国《华盛顿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