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4月15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巴林,美国人的大悖论

○文 [伊朗] 马赫耶丁·萨贾迪 《 青年参考 》( 2011年04月15日   09 版)

    2月,巴林民众在首都麦纳麦游行示威

    巴林是美国人心中的痛,美国在中东地区遇到了大悖论。巴林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此前,华盛顿声称,美国参与并帮助阿拉伯国家革命并且革命有利于美国的战略和利益。然而,美国却站在巴林革命的另一边。

    要知道在沙特和阿联酋军队进入巴林之前两天,美国国防部长盖茨曾受到巴林国王的款待。现在看来,他们当时应该讨论了关于军事干涉的问题。在“半岛之盾”部队进入巴林之后不久,美国官员就表示他们此前就参与其中。

    这些美国官员似乎不准备同巴林反对派一样,把海湾合作委员会的军事行动视为“攻击”。

    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约翰·克里议员的表态最明确:“美国和自己的沙特盟友在一条战线上。我理解他们所作的一切。我认为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寻求对话和改革,而不是占领。”

    美国的这个立场让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和卡塔尔的国王们更加坚定了在巴林继续呆下去的决心。

    利雅得和盟友们称,决不允许阿拉伯世界正在蔓延的政治改革和革命风暴吹到海湾合作委员会的成员国。

    这场武装干涉行动还表明麦纳麦政府是如此无能,以至于不能单独解决人民的诉求。巴林反对派呼吁在巴林成立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他们要求通过选举产生议会并组建政府。

    外国干涉利比亚是以拯救利比亚的革命为借口的。但是在阿拉伯世界东部,外国干涉巴林的目的却是要粉碎巴林人民的革命;这不是一个天大的矛盾吗?

    外国军队的介入,让巴林受害者人数剧增,并可能导致巴林的社会更加激进化,而由少数人提出来的共和制道路可能会变成公众的诉求。

    巴林政府和沙特政府在发动军事行动时都提到了宗教分歧。巴林70%的人口是什叶派穆斯林。

    实际上,无论是巴林还是沙特东部地区,人民的目的都不是组建一个什叶派政权,他们要求的只是改革并成立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军事行动将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海湾合作委员会在军事行动之前,决定向巴林提供100亿美元经济援助。在应对人民的诉求时,这个委员会只有两招:经济施舍和军事打击。

    海湾合作委员会的军队并不比埃及和突尼斯的军队更强大,这个委员会的各成员国拥有的安全机构并不比穆巴拉克和本·阿里更多。海湾合作委员会的埃米尔们应该多想想,他们所领导的落后政权为什么不适应政治发展,直到他们能决定政治改革并公平分配权力和财富。

    那些统治海湾合作委员会各成员国的家族,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他们的财富都是通过经济和军事垄断获得的,在国内他们不受监督。

    这样落后的政权并不能够保证美国的利益。巴林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它的经济和教育都停滞了。沙特的武装打击或许能为麦纳麦政府获得短暂的喘息之机,但这些武装力量总有一天会从巴林撤退,而巴林人民还将待在那里。

    □来源:伊朗“媒体电视”网站

 

美国决策里的伊朗因素
巴林,美国人的大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