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4月15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美国不再“白”,英美还会亲吗?

Ed West ○文 伊德·韦斯特(记者、评论员) ○译 汪新华 《 青年参考 》( 2011年04月15日   42 版)

    英国《经济学家》报道称,“据美国人口普查局最新的一项研究报告,美国大多数增长人口来自少数族裔(如西班牙裔和黑种人)群体。而去年进行的10年一度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白人在18岁以下人口中仍略占多数,为54%,而白人占总人口比例更大,为64%。”

    美国的人口变迁之快堪称一场剧变。过去10年来,美国人口增长92%来自少数族裔,现在西班牙裔人口约为5100万,而在美国人口最多的州如加利福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少数族裔人口已成为多数。到2050年,白人在美国将成为少数人种。从历史上看,这是一个惊人的变化。

    美国独立后的第一个世纪,种族结构单一。1787年,美国第一任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杰伊(John Jay)撰写《联邦党人文集》(Federalist Papers),感谢“上天给了这个紧密相连的国家一个团结的民族,他们有着相同的祖先,说相同的语言,信仰相同的宗教,奉行相同的政府原则,风俗习惯也十分相似”。

    美国直到1965年才接受人口多元化。当时,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发起的移民法提案获通过,美国首次向非欧洲人大量移民打开大门。在此之前,美国90%人口都是白人,绝大部分是来自北欧的新教徒。美国的人口多元化历程跟英国差不多同时。

    新美国与旧美国将有何不同?从某种程度上说,差别不大。美国的政治文化创自英裔之手,如托马斯·杰斐逊和本杰明·富兰克林,其政治理念仍具明显的盎格鲁—撒克逊特征(Anglo-Saxon)。

    但是,美国与欧洲特别是英国的关系可能会变。虽说用“特殊关系”一词形容英美关系有些言过其实,但在过去一个世纪里,从两次世界大战到反共产主义斗争以及不少小规模军事行动和情报共享,两国确实保持着十二分的亲密关系。在世界许多地方,大英帝国让位给了“美国治下的和平”。

    这种关系不仅是基于共同利益和相同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还源于相同的血统,即便不是生物学意义上,至少也是文化上的。虽然美国的亲英派形形色色,但相当数量来自历史上英国统治的地区,或是白人至少是欧洲人背景。

    当美国不再是白人主导,英美关系会变得怎么样?一个拉丁语化、较少欧洲特征的美国仍会与英国保持现在的精神纽带吗?我们已从奥巴马身上以及希拉里·克林顿对马尔维纳斯群岛的看法中看出一些端倪。印象中奥巴马是最反英的美国总统,他的父亲是肯尼亚人。想想未来美国选民的自然属性,哪个政治人物会选择跟英国站在一边,反对某个拉美国家呢?

    □英国《每日电讯》报

 

美国不再“白”,英美还会亲吗?
与“敌人”共眠
机器人入侵国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