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美国军事介入以伊冲突给地区及全球安全局势带来的影响,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名誉院长阎学通近日表示,中东地区整体核扩散危险呈上升态势,且不局限于伊朗。

  6月26日,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媒体吹风会暨2025年度“清华会客厅”媒体沙龙在北京举办。阎学通在活动中指出,美国对伊朗核设施的军事打击明显违反了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基本规定。对于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监督下的核项目,有核国家有责任提供安全保障。然而现实是,伊朗的核项目不仅未得到保障,反而遭到了有核国家的打击。这引发了一个重大问题:当美国对伊朗的核项目实施军事打击后,其他国家都会质疑,有核国家对无核国家的安全保障是否可信?

  阎学通认为,美国今日之举,会使无核国家对有核国家的可靠性产生怀疑,质疑有核国家是否会对无核国家的核项目实施核打击。当越来越多的无核国家对有核国家心存疑虑时,前者发展核武器的可能性或许会增加,这对防止核不扩散非常不利。

  关于因以伊冲突而被叫停的伊核谈判,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6月26日在接受伊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伊朗没有重启核问题谈判的计划,也暂无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接触的计划。

  阿拉格齐称,在此前与美国展开的核问题谈判中,美国提出的条件与伊朗的诉求和原则相去甚远,伊朗原计划在下一轮谈判中提出平衡的对等建议,但随着战争爆发,这一机会不复存在。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战争发生后,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一个军事大国过来告诉大家‘别打了,大家都停吧’,就能解决的。”阎学通指出,超级大国的介入会推动战争升级,但目前尚未出现升级为世界大战的风险,主要靠核武器在其中发挥作用。核武器在一定程度上对超级大国在战争升级中的行为构成了约束和限制。因此,战争虽然会升级,但不会发展到不可控的更大规模。

  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于7月2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共促世界和平与繁荣:共担、共享、共赢”。世界和平论坛创建于2012年,是由清华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协办、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承办的中国第一个高级别非官方国际安全论坛。

  责任编辑:陈小茹

来源:青年参考

2025年07月04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