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件衣服可能陪伴主人很多年,承载人们的诸多回忆。而现在,服装行业的快节奏变革重塑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许多衣物在短暂穿着后便被弃置一旁。

  美国《青少年时尚》杂志注意到,一些全球南方国家成了西方国家的“破衣烂衫倾销地”。不过,改造二手衣服、赋予旧衣全新的生命,已成为当地青年群体积极探索的方向。

  “快时尚浪费”危机在蔓延

  每周三上午,加纳青年珍妮特和格蕾丝都会前往位于该国首都阿克拉的坎塔曼托市场。在这里,她们购入一捆捆来自全球各地的旧衣物。接下来的一整天,她们会投入筛选工作,挑选出那些尚可修复、改造的衣物,在同一个市场上摆摊转手卖掉。

  据英国《卫报》报道,坎塔曼托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手商品市场之一,占地面积约9.7万平方米,摊位数以千计。这里随处可见H&M、Levi Strauss、New Look等品牌的服装。像珍妮特和格蕾丝这样的商人有近3万名,他们靠处理二手衣服维持生计、缴纳摊位费。

  在线数据可视化和发布平台“经济复杂性观察站”(OEC)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加纳接收的旧衣服价值约为1.21亿美元。《卫报》介绍称,巨大的旧衣物包裹漂洋过海来到坎塔曼托市场,里面塞满了美英等国慈善商店中滞销的各类服装与鞋子。一些没有被送进本国垃圾填埋场的衣物,也会依据相关贸易协议被运往加纳等国家,交由当地民众处理。

  乍看之下,这似乎一举两得。西方国家的民众将不再需要的衣物捐出,为“有需求的人们”提供免费或价格低廉的衣物;坎塔曼托这类地方的商业发展被带动起来,许多年轻卖家能够借助二手物品谋生。

  但这不是故事的全貌。随着快时尚潮流席卷全球,涌入市场的服装数量暴增,服装质量却每况愈下。“人们越来越频繁地购置衣物,穿着时间越来越短。”美国“慢时尚核心小组”创始人切利·平格告诉《青少年时尚》,为了诱导消费者不断购入更多衣物,部分快时尚品牌有意生产低价服装,低成本导致质感堪忧,造成消费者陷入“买、扔、再买”的恶性循环。

  格蕾丝告诉《青少年时尚》,放眼整个坎塔曼托市场,成千上万个摊位上摆满了大同小异的二手衣服,早已超出人们的消费需求。“整整4个小时,只有两位女士来挑选衣服,结果什么都没买。”

  坎塔曼托市场只是全球时尚产业的缩影。西方国家将大量废弃、脏污或损坏的产品运往全球南方国家,后者的市场已经饱和,像珍妮特和格蕾丝这样的卖家处境艰难。

  二手衣服沦为环境负担

  “请告诉你的(美国)朋友,别再寄这些又脏又破的衣服过来了。”格蕾丝指着自己的衣帽摊,告诉《青少年时尚》的记者。这些二手商品中,有些带有明显的污渍和破洞,即使经过改造也无人问津。

  “慢时尚核心小组”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去8年里,美国纺织品的废弃率飙升了50%。越来越多的企业为降低成本,在服装生产中大量采用廉价的化石燃料衍生材料,制作工艺也愈发粗糙。

  涌入阿克拉的二手衣服数量庞大,远超当地社区的处理能力。《卫报》观察到,几十年来,加纳等国家的二手衣服回收业者一直在清洗、修补和翻新从别国涌来的衣物,但衣物总量与日俱增,令他们应接不暇。以2023年至2024年为例,每周平均有26.5吨(相当于数百万件)衣物作为“废弃物”离开当地二手市场。

  一些国家的基础设施匮乏,对纺织品(尤其是聚酯纤维材质)的回收再利用力所不逮,大量衣物最终被丢弃在街道、水系及社区各处,或是堆积成山,或是被一烧了之。

  “快时尚大行其道,导致最终流入垃圾填埋场的聚酯类材料数量急剧攀升。”平格告诉《青少年时尚》。非政府组织“绿色和平”的报告警告称:“废弃的纺织品大量堆积,正在逐步侵蚀自然栖息地,污染河流和沿海地区。”

  环保组织的志愿者指出,聚酯材质的服装在分解时会产生塑料微粒,这些微塑料会流入海洋,损害误食它们的海洋生物的健康,人类食用体内含有微塑料的海洋生物后,健康也会受到影响。

  全球纺织品废弃物危机中,还有很多看不见的危险因素。《青少年时尚》称,快时尚行业多用合成纤维制作衣物,这类材料燃烧时会释放有毒气体,附近居民会不可避免地吸入致癌物质。

  今年1月2日,一场大火席卷坎塔曼托市场,烧毁了近60%的摊位,夺走了数千名卖家的生计。格蕾丝称,废弃纺织品堆积在加纳海岸上,大火让他们的处境雪上加霜。

  “在一片破败的景象面前,年轻人很难对未来保持乐观。他们期待市场恢复原貌,但重拾希望谈何容易。”居住在阿克拉的艺术家娜塔莉娅·戈尔马洛娃对《青少年时尚》说。

  “升级改造”并不难

  “我要想法子活下去。”18岁的艾莎·穆罕默德坐在市场“废品区”中,四周堆满了衣物,她告诉《卫报》,为谋生计,她来到阿克拉。大火摧毁了一切,她希望能寻得新的生机。

  年轻的卖家们被困境激起了斗志和创新精神,他们积极投身衣物改造工作。

  在坎塔曼托市场的一角,缝纫机嗡嗡作响。灯光倾洒而下,照亮了堆积如山的牛仔布。一旁的木质展示架上挂着一条黑色牛仔裤,裤脚处缝着白色的星星图案。周围的很多衣服打着类似的补丁,它们走线平整、工艺精湛,精致度与纽约街头时尚店里的产品不相上下。

  “时尚产业衍生的问题,也能通过时尚产业的创新来寻找解决方案。”肯尼亚时装设计师戴维·阿维多告诉《青少年时尚》,当地可以创办时装周,引导年轻人对二手服饰进行设计和再利用。

  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有几个不那么光彩的称号:“全世界增长最快的废弃衣服堆放地”“时尚垃圾场”“发达国家的垃圾堆”。如今,智利年轻人也开始利用服装废料。年轻的设计师们用沙漠中堆积的服装制作作品,成堆的废弃物成为“T台”的背景。

  “是人创造服装,而不是服装创造人。”阿维多强调,废弃纺织品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案都是“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球的努力。

  具体来说,当局需要为废弃纺织品的改造提供更多经济支持;服装产业应优先选用已生产的材料,而非持续生产新的纺织品;消费者有责任呼吁品牌降低产量,让废弃纺织品泛滥等相关问题受到更多关注。

  在一些南方国家,资源极度匮乏,但部分社区已开始积极行动,着手解决废弃纺织品难题。加纳非营利组织“Or Foundation”成员萨米·奥腾说:“在坎塔曼托市场,人们连个宽敞的场地都没有,照样能把(改造服装的)活儿干得漂亮。可不能再轻飘飘地说,‘升级再造太难了’。”

  责任编辑:王梓

来源:青年参考

2025年03月07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