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日前在芝加哥经济俱乐部接受采访时说,“‘关税’是字典里最美丽的词”。他表示,如果自己在大选中胜出,会把“刺激经济增长、促进美国制造业发展”当作核心经济政策。
这番言论引来多国政府、众多经济学家及美国消费者的批评与质疑。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讲师、太和智库研究员陈征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谁入主白宫,加征关税都是“糟糕的想法”,它不仅会加剧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摩擦,还会重创美国经济、伤害美国民众。
《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美媒注意到,特朗普的贸易计划构成了其竞选活动的核心,他多次呼吁实施高额关税壁垒,以便遏制进口、促进国内生产。他提议对中国制造的商品征收60%的关税,对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商品征收10%至20%的关税;某些情况下,可以将关税提高至100%、200%甚至1000%。
“关税一直是特朗普经济议程中的核心组成部分。”陈征分析称,特朗普及其团队希望与中国“脱钩断链”、摆脱对中国的依赖。特朗普还希望借此把自己塑造成“政治强人”,以回应美国选民期待“强势领导人回归”的诉求。
陈征指出,特朗普是极端保守主义者,其政治主张的实质是推行贸易保护主义,进而达到保护美国相关产业的目的。然而,此举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美国消费者遭遇生活成本攀升,低收入群体的经济负担将更为沉重。
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美国民众的许多生活必需品依赖进口。例如,在美国销售的大部分鞋、电子产品、药品、近90%的番茄源自国外。经济分析师约瑟夫·波利塔诺指出,美国不具备生产某些食品的气候条件,比如咖啡、香蕉、牛油果,短时间内无法找到这些产品的替代品。
陈征强调,进口商向美国政府缴纳的关税通常以商品价格上涨的形式转嫁给消费者,增加的关税最终将由美国民众承担。此外,美国一些长期依赖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企业可能因成本攀升而走向破产,导致失业率上升。
美国财经媒体CNBC10月20日公布的一项民调显示,多数美国选民不愿支持主张实施普遍关税的候选人;44%的受访者表示,如果候选人希望对进口商品全面征税20%,他们支持这位候选人的意愿就会减弱。这意味着,特朗普的核心经济提案受到质疑。
陈征表示,单方面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既不符合美国民众的利益,也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准则。虽然特朗普及其盟友坚称许多国家需要美国市场、不会对加税进行反击,但在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期间,中国、加拿大和欧盟都曾采取反制措施。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认为,美国如果加征关税,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流量或将永久性缩减,预计降幅介于1%至4%之间。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波森向《华尔街日报》解释称,加征关税可能削弱美国在全球市场中的吸引力,导致美国在国际竞争中丧失优势,丢失市场份额。这一系列反应最终可能引发贸易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缩减,对美国经济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试图通过构筑关税壁垒重塑本国供应链的举措,很可能招致反噬。”陈征指出,这样的举措不仅会招致国际贸易伙伴的报复性措施、破坏彼此长期建立的贸易往来和信任,还会加剧全球供应链的不稳定性,最终对美国经济和消费者福祉造成不利影响。
《华盛顿邮报》报道称,多国政府机构和企业启动应急规划;拉丁美洲、欧洲、亚洲和加拿大的商界精英加紧探听美国两党意向,以便制定更灵活的应对方案。
谈及贸易争端的应对策略,陈征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各国应加速推进自身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提升本土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有利地位;第二,应积极拓宽国际市场视野,寻找其他贸易伙伴和合作机制,金砖合作机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有力促进了经济贸易交流与繁荣;第三,各国应充分利用国际法律框架及国际贸易准则,强化国际合作与对话机制,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妥善解决贸易争端。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合作共赢才能推动经贸关系向前发展。”陈征说。
责任编辑:王梓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