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卫报》报道,近年来,孤独问题在全球日渐普遍,“其严重性显而易见”。在英国,超过7%的人口(约400万人)经常或总是感到孤独。一项研究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人自称处于“严重孤独”之中。这种感受在年轻人和有孩子的女性中尤为突出。
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维韦克·默西于去年指出,孤独对公共健康影响深远。默西表示,孤独与心脏病、痴呆、中风、抑郁、焦虑和过早死亡有关,对健康的影响相当于“每天吸15支香烟”。 默西认为,如果不解决人群的孤独问题,美国将“继续分裂”,“直到不再是一个国家”。
《卫报》报道称,坊间对人工智能能否解决人类孤独存在争议。有计算机科学家告诉《卫报》,如果人类不接受“建立人机关系”、无视其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就有可能错失“治愈孤独的良机”。一些专家指出,人类应对谈话类人工智能抱持开放态度,接受它们提供的情感安慰。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教授托尼·普雷斯科特认为,人工智能将在防止孤独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他举例说,人类和人工智能建立联系与人类和宠物建立联系的模式非常相似。
“在这个许多人用‘孤独’描述个人生活的时代,人工智能带来的陪伴是一种具有刺激性、个性化特点的社交互动形式,对人类很有价值。” 普雷斯科特在其个人著作《人工智能心理学》中写道。
普雷斯科特认为,人工智能可以成为一种宝贵的工具,帮助处于社会边缘的群体磨炼社交技能。他相信,人机互动将帮助人类建立自信,降低人与社会完全脱节的风险。“人类的孤独感通常会走向某种恶性循环。孤独阻碍了我们与他人进一步互动,人工智能的陪伴可以帮助人类提高自我价值感、提高社交技能,最终打破这种循环。人工智能甚至可以帮人类找到友谊。”
一家人工智能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告诉美国《纽约时报》,人工智能技术正被应用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通过陪老年人聊天、玩游戏或者为他们提供信息,人工智能正帮他们缓解孤独和无聊。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雪莉·特克尔认为,建立人机关系可能对人类产生消极的影响,导致“人际关系更加不安全和不充实”。英国布鲁内尔大学教授蒂娜·维克多也有类似的担忧。她对人工智能能否真正解决孤独持怀疑态度,认为人类和人工智能建立的联系可能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么有意义。
《纽约时报》援引一篇发布于2023年的报告称,许多人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经历孤独,如果不对此加以控制,这种感受很可能对人类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后果。报告作者尼克·格雷指出,逼真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可以帮人类暂时缓解孤独感,但靠它彻底消除孤独感则“有些牵强”。
美国杜克大学教授穆拉利·多雷斯瓦米表示,现有证据表明,“拥有一个亲密的人类朋友是解决孤独问题的最好办法”。对于没有人类朋友的人来说,和人工智能交流也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案。 多雷斯瓦米认为,人类需要为人工智能制定规则,以确保人工智能的使用合乎道德、可被信任、受到隐私保护。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教授托尼·普雷斯科特警告称,在使用人工智能的过程中,人类应当权衡其风险与利益。
责任编辑:贾晓静
综合编译 国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