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号“哨兵”的下一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号称美军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军备计划之一。前不久,美国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罕见地使用“举步维艰”描述这个项目的现状。外媒指出,和美军近年来的很多先进武器一样,“哨兵”导弹还未批量生产就面临严重的预算超支。尽管如此,为确保战略威慑力,五角大楼别无选择。
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载文称,陆基导弹、战略核潜艇及远程轰炸机构成了美国战略力量的三大支柱。LGM-35A“哨兵”弹道导弹,旨在取代已经服役50年的“民兵”-3型导弹。作为项目运营方,美国空军准备采购634枚导弹,其中184枚用于研发、展示和定期试射,另外450枚分散部署在3个基地的地下发射井内;“哨兵”计划要求修建及翻新导弹的指挥和控制设施,建造特种运输车,铺设长1万余公里的通信电缆。根据早先的估算,整个计划初期投资约960亿美元,到2075年的全寿命成本超过2600亿美元。
“哨兵”不仅是一款新型导弹,还是一个空前复杂的投资组合,相当于四五个常规军备项目的总和。最新情况表明,这个计划的“烧钱”程度被低估了。据美国彭博社报道,2020年以来,“哨兵”项目的“单位采购成本”飙升了37%,从1.18亿美元上涨到1.62亿美元,触发了“纳恩-麦克柯迪法案”。该法案规定,如果某个军备项目超支15%,五角大楼必须向立法机构报告;若超支30%以上,就构成“严重违规”。后一种情况下,如果国防部无法向国会证明军方“别无选择”,后者有权取消整个项目。
美国《航空航天部队》杂志网站称,美国防长奥斯汀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向国会汇报“哨兵”项目的进度和主要困难。美国空军负责采购的助理部长安德鲁·亨特解释说,整个项目的初始预算将增加约300亿美元,但主因不是导弹的价格上升,而是基建费用。他说,“哨兵”的发射井和控制中心比以往大得多,原本打算继续使用的通讯设施因为带宽不足需要更新,通货膨胀和地价上涨等因素也没有被充分考虑。
美国“防务一号”网站指出,早在去年夏天,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就警告说,“哨兵”项目的主承包商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深受人力短缺、供应链阻塞和审批延误困扰”。针对媒体报道,该公司发言人回应说,“哨兵”计划仍在按时间表推进,包括导弹发动机在内的关键系统已开始测试,预计会在几个月内通过一系列重要技术审查,“我们已经跨越了确保设计可靠并降低风险的里程碑,将与军方密切合作,更新下一阶段的成本预测”。
美国空军高层试图统一口径:“哨兵”面临超支压力,但没有可行的替代方案。美国“突破防务”网站报道,美国空军部副部长克里斯汀·琼斯强调,军备项目刚启动时做出的成本预测不准确“属于正常情况”,军方将继续研究如何削减支出,“希望微调计划并控制风险,但我们不会吹嘘,没有‘哨兵’日子照样能过”。美国空军副参谋长里克·摩尔表示,有人建议延长老式导弹的服役时间,但这不可行,“我们没有为‘民兵’-3延寿的方案,这种导弹上世纪70年代服役时,原定的使用期限只有10年左右”。
与预算超支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哨兵”形成初始作战能力的时间比预期延后了两年左右。里克·摩尔进一步解释说,军方此前预测这个项目的投资“波峰”会在2027年到来,现在看将推迟到2028至2029年。这意味着,“哨兵”可能与美国空军的其他一些高优先级项目争抢资金,甚至会波及计划于2030年前后投入使用的第六代战斗机。
美国政界人士和军情观察家更关注“哨兵”项目受阻对美国核威慑能力的影响。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成员亚当·史密斯称,新型洲际导弹的成本飙升与进度延误“令人震惊”,历史表明,这类武器在遏制核战争的战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福布斯》网站指出,由于冷战时期诞生的大批运载平台逐渐老化,美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正走向衰退;如果“哨兵”无法按计划就位,那么在下一场战争中,对手只需抢先摧毁美军的几艘战略核潜艇或是几个轰炸机基地,就会令美国的核反击能力遭受重创。
美国“防务新闻”网站在相关评论文章中提到,与美苏对峙的年代不同,美国当前面临的核威胁是多元的,如果不推动战略核力量现代化,“美国的威慑力将不再可信”。这篇文章称,过去60多年的经验显示,陆海空“三驾马车”的模式最能确保战略核力量的稳定,因此,“哨兵”导弹及其配套设施无论多么昂贵,也不应被视为“负担不起”。文章援引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迈克·罗杰斯的话说,五角大楼必须确保“哨兵”及时替换即将达到寿命终点的老式导弹,这是关乎国家安全的重大议题,“不许失败”。
责任编辑:张丹珊
综合编译 张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