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给了军事爱好者和专业人士重新审视一些争论多年的问题的机会。坦克过时了吗?网络攻击能决定胜负吗?大规模直升机攻势可行吗?两栖登陆有可能吗?炮兵会重新主宰战场吗?美国“突破防务”网站近日刊载专题文章称,随着俄乌双方的交锋进入第二年且日趋激烈,上述问题的“最新版”解答开始浮出水面。
问题一:坦克能适应现代战争吗?
答案:是的。
上世纪70年代远程精确反坦克导弹问世以来,不断有人预测“坦克时代即将终结”。2020年纳卡冲突期间,无人机的使用率超过了坦克,并让后者遭受严重威胁。美国海军陆战队更是在2021年抛弃了所有坦克,认为只靠单兵反坦克武器就能应付敌方装甲部队。
俄乌冲突的早期阶段似乎支持了“坦克已经过时”的观点。乌克兰军队使用西方提供的“标枪”导弹,摧毁了不少俄罗斯战车。如果认真观察,人们会发现,俄军在冲突初期高速推进的战术可能导致坦克孤立无援,极易受到攻击。俄军彼时的损失或许主要是由于误判形势,而不能简单被归因于坦克没有价值。
尽管损失很大,俄乌双方还是持续投入装甲部队。俄方不断修复损坏的坦克,乌克兰则向北约索要更多坦克。可见,坦克仍然在战场上发挥着关键作用。正如美国陆军参谋长詹姆斯·麦康维尔所说,“如果你不想赢,那就不需要装甲。”
问题二:网络战会改变游戏规则吗?
答案:不会。
对决策者来说,网络攻防能力在现代战争中能产生多大影响,一直是未知数。许多网络战支持者提出“网络珍珠港”概念,鼓吹在冲突开始时就利用网络攻击使对手瘫痪。
多年来,网络威胁有增无减,但到目前为止,网络并未对俄乌冲突产生明显影响。最初几天,网络攻击削弱了双方的指挥和控制能力,但它无力影响武器和弹药的性能。
此外,网络武器有个很大的缺陷:它们通常是一锤子买卖。当目标意识到遭受攻击,可能很快就会修复漏洞。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争夺虚拟空间是无关紧要的。私营公司为激烈的网络攻防提供了极大帮助,民间组织处于“前线”。这种情况在常规战争中是不常见的,它也意味着,针对网络攻击实施有效防御是可能的。
问题三:直升机作战是否可行?
答案:也许可行,但要有合适的环境。
美军在越南战争中损失了大量直升机,但人们仍然普遍认为,利用直升机实施大规模空中突击,是现代化军事行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直升机飞得又低又慢,非常脆弱。在俄乌冲突爆发第一天,俄罗斯空降兵借助直升机突袭基辅郊外的安东诺夫机场。俄军士兵成功降落,但随即被乌克兰守军击退,未能彻底控制机场,还有多架直升机被地面火力摧毁。自那以后,就很少有冲突双方大规模出动直升机的消息了。
这并不意味着直升机毫无用处。它们在运送伤员、运输部队和装备方面有巨大作用。在区域战争中,如果对手防空力量薄弱,直升机突袭可能仍有作用;如果能事先压制防空系统并选在防御薄弱的地点降落,那么,直升机攻势仍然可能成功。
各国投资数十亿美元改进直升机部队。冲突结束后,分析机构将进一步揭示直升机在未来战争中能够胜任的角色。
问题四:对海岸发动两栖攻击有可能吗?
答案:传统策略行不通。
海军陆战队上一次面对面和敌人交锋要追溯到1982年5月。彼时,英国人登上马尔维纳斯群岛,驱逐阿根廷军队。虽然损失了不少舰艇,但英国人的登陆是成功的。自那以后,反舰导弹的飞速发展让许多人质疑,在水面舰艇愈发脆弱的背景下,两栖登陆是否仍然可行?
“突破防务”的文章认为,出动少数精锐部队在敌方海岸强行登陆,面对装备精良的对手时只会白白牺牲。鉴于这一点,西方军事界发明了许多新概念来改良登陆作战方式,如“垂直登陆”——通过直升机将部队从舰艇运送上岸,至少能让大型舰艇躲在敌军导弹射程外。
近些年,美国海军陆战队积极研发轻型两栖战舰,希望依靠局部数量优势让对手顾此失彼。此举可能处于正确的轨道上,但不足以打消两栖登陆反对者的疑虑。
问题五:大炮重新主宰战场了吗?
答案:某些情况下确实如此。
炮兵主导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军事家当时经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炮兵征服,步兵占领”。到了二战期间,坦克和飞机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随后的局部战争继续凸显装甲和空中力量的作用,“治安战”则更依赖步兵。简而言之,炮兵有作用,但只是辅助性的。
当下,俄乌冲突正在演变成为一场火炮的比拼。建立了相对稳固的防线后,双方每天都向对方发射数千枚、有时是数万枚炮弹,步兵则藏进战壕。由此,炮弹的后勤供应成了左右局势的关键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炮兵在乌克兰的强势地位是有先决条件的。由于双方大量修筑工事,机动穿插作战变得非常困难。同时,相对稳定的战线意味着可以建立补给线,每天运送大量炮弹。如果俄罗斯或乌克兰不久后启动春季攻势,装甲部队和步兵的地位或将重新上升。
外媒总结说,有句老话说“一手信息总是错误的”。围绕上述五个问题的分析判断完全可能偏离事实,这在某种程度上与信息管制有关,信息管制让外界很难弄清战场上发生了什么,以及各种武器的有效性。即便如此,俄乌冲突仍是对未来战争剧本的排练。战事结束后,军情分析师可以得出更明确的见解。
责任编辑:张昊天
编译 韦盖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