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局势持续升温之际,俄罗斯空天军凭借全世界唯一一款从空中发射的弹道导弹,再度引发外界关注。这次,“匕首”导弹及其发射平台现身的地点是加里宁格勒州。这片位于东欧腹地的俄罗斯“飞地”毗邻波兰和立陶宛,部署在当地的远程火力能快速精准地覆盖广大周边地区。外媒认为,“匕首”向北约发出了明确信号。
“匕首”现身加里宁格勒
新一轮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北约不断在东欧和地中海地区强化军事存在,外界担忧战争可能一触即发。面对频繁调动军队的北约,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反制措施。
当地时间2月8日,一段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视频显示,一架配有“匕首”导弹的米格-31截击机抵达加里宁格勒。有人利用地貌特征等开源数据进行地理定位后发现,视频拍摄地点疑似切卡洛夫斯克空军基地,该基地归俄波罗的海舰队管辖,平时有俄军的苏-27战斗机出没。截至目前,俄军尚未公布此次部署的详情。未经官方证实的消息称,可以搭载并发射“匕首”导弹的米格-31总共出动了4架,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加里宁格勒对俄空天军的特殊意义。
德国智库“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委员卡尔·比尔特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俄军的“匕首”导弹抵达加里宁格勒。迄今为止,10到11架米格-31接受了局部翻新,便于携带和发射“匕首”导弹,另有两架用于测试。平时,装备“匕首”导弹的米格-31部署在俄南部城市阿斯特拉罕附近的阿赫图宾斯克基地,那里靠近哈萨克斯坦。
英国路透社在相关报道中提到,在会见来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时,俄总统普京表示不会在该地区采取任何新的军事行动,先前进入白俄罗斯举行演习的俄军部队也将撤离。“匕首”导弹在加里宁格勒是否会实施常态化驻扎,是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重要看点。
“匕首”导弹是俄罗斯2018年公开的6种“超级武器”之一,由陆基“伊斯坎德尔”战术弹道导弹衍生而来,最大速度可达10倍音速,射程超过1900公里。这款导弹的飞行轨迹变化多端,不易拦截,从能够超音速巡航的米格-31战机上发射,打击范围广,机动性强,还可以使用战术核弹头对付坚固地面目标和海面上的舰队。
俄空天军总司令谢尔盖·苏罗维金在接受俄塔社采访时表示:“‘匕首’导弹大大提高了俄军应对侵略行为的能力,它与其他战略武器系统一起,有助于阻止敌方发起突然袭击……快速飞行的固定翼战机在几分钟内将导弹送到发射区域……(导弹推进器)在几秒钟内将弹头加速到高超音速,有效地突破现有及正在开发的防空和导弹防御系统。”
对北约释放“战略级”威慑
美国“战区”网站称,俄罗斯在加里宁格勒部署“匕首”导弹颇具深意。此举暗示,如果北约威胁对俄动用武力,后者会以对等方式回应。俄在加里宁格勒部署“匕首”导弹,并不一定是针对乌克兰境内的目标,更多的是为了威慑周边的北约成员国。考虑到这种导弹的射程,即使米格-31战机刚起飞就发射,“匕首”导弹也能覆盖欧洲大陆的主要城市和军事设施。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情报部门的推测称,俄罗斯在西部边境地区部署了约10万名军人,包括1200名至2100名特种兵,他们可能扮演先遣队,在敌军后方活动。有西方官员认为,俄应对新一轮乌克兰危机所需的全部兵力中,目前约七成已经就位。
防范乌克兰局势骤变之外,“匕首”导弹这次前出部署,也可能与俄军即将在本月举行的一场核力量演习有关。除了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和亚音速空射巡航导弹,“匕首”导弹同样被俄军视为一种战略级武器,而非单纯为战术目的服务。
加里宁格勒被视为俄罗斯的军事重镇,俄军派驻当地的导弹部队相当强大,不仅有从地面发射的“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还有传闻中的9M729陆基巡航导弹,被美国称作“中程导弹”的后者使用的是与“伊斯坎德尔”相同的运输-架设-发射车。
“战区”网站进一步分析说,“匕首”导弹进驻加里宁格勒,针对北约增兵的意图十分明显。2021年,俄军曾在叙利亚短期部署“匕首”导弹,相当程度上是为了应对北约当时在地中海东部的密集行动,特别是以“伊丽莎白女王”号为首的英国航母战斗群。俄罗斯非常在意美国设在东欧的陆基“宙斯盾”反导系统,其中一套系统已在罗马尼亚投入使用,位于波兰的阵地预计在2022年开始运作。未来几年,美国还计划在欧洲部署全新的高超音速导弹和其他远程火力单位,不排除俄军以“匕首”导弹先声夺人的可能性。
时间将告诉外界俄罗斯空射弹道导弹在加里宁格勒的存在价值。外媒认为,这款在俄“飞地”首次现身的导弹释放出有力信息,表明俄罗斯希望在欧洲方向确保强大的战略威慑力。
责任编辑:张昊天
综合编译 潘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