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8月16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三大智能语音助手卷入“窃听门”

嘿,Siri,别再偷听我的隐私!

综合编译 袁野   青年参考  ( 2019年08月16日   04 版)

    私密的医疗信息、毒品交易、夫妻的亲密行为……你在说,Siri在听。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你的隐私是Siri的“教材”

    苹果手机里贴心的语音助手Siri会偷偷录下你说了什么。这听起来像精神过敏的阴谋论者才会说的话,但这是真的。不仅如此,苹果公司还把录音交给第三方,雇人去听你说了什么。

    8月2日,苹果叫停了让承包商听取Siri录音、进行“评级”的做法。

    事情开始于7月26日。英国《卫报》报道称,一名举报者向他们透露,苹果用Siri记录用户说的话,包括私密的医疗信息、毒品交易及夫妻的亲密行为等。据说,这么做是为了改进Siri的表现。

    在面向客户的隐私协议中,苹果公司写明Siri会录音以供分析,但没有说明如何分析。如今,答案明确了:苹果公司把录音交给遍布全球的承包商,由后者评估Siri表现如何,是被意外激活,还是用户主动唤醒了它,是否为用户提供了帮助,以及反应是否得当。

    自2010年随iPhone 4S手机首次亮相以来,Siri这款智能程序的进步人所共见。从只能查天气到足以陪人“尬聊”,进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无数人心血的结晶,其中包括很多在不知不觉中“贡献力量”的用户。

    “Siri收到的一小部分请求被分析,以改善其听写能力。用户请求与用户的苹果ID无关。分析在安全设施中进行,所有审核人员都有义务遵守苹果公司严格的保密要求。”苹果回应《卫报》称,用于分析的录音不到Siri每日激活量的1%,通常只有几秒钟长度,而且是匿名的。

    但那名爆料者向《卫报》指出,考虑到Siri被意外激活的频率,以及个人信息的敏感性,信息泄露的风险仍然令人担忧。

    “果粉”都知道,用户把设备和电源连接后,说一句“嘿,Siri”就能唤醒语音助手,但它有时不太可靠。据《卫报》报道,Siri经常“听错”,因此不时被意外激活。去年,英国广播公司一位主持人对叙利亚做直播采访时,被Siri打断。有匿名承包商透露,Siri经常被拉拉链的声音激活;苹果的智能手表Apple Watch和智能扬声器HomePod最容易“听错”。“手表被意外触发的频率非常高。”承包商表示,“手表能录制一些30秒长的片段——不太长,但足够让你了解正在发生什么事。”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称,说“无数”私人信息被发给承包商并不夸张。“你绝对可以听出,这是医生在跟病人讨论他的病史。”举报者对《卫报》说,“或者你会听到一个人,背景中可能还有汽车引擎的噪音——你无法百分之百肯定,但这显然是一起毒品交易……你能听到它在发生。你还能听到人们不小心被iPod或者手表录下来的亲热动静。”

    承包商的任务是听录音,如果分辨出Siri是被意外激活,就标上“技术问题”,然后听下一段。苹果没有为敏感的录音设置特定的处理流程。“相关员工没受过多少审查,我们能自由查看可观的数据量。想辨识出你在听谁并不难,特别是意外激活时——地址和姓名常常摆在明面上。”举报者说。

    “苹果将很多工作外包出去,任务量很大。他们并未鼓励工作人员为用户隐私多花心思,甚至都没想过这事。如果有人怀着邪恶的意图,要识别录音中的人并不难。”《卫报》称。

    它们是隐私推手还是黑手?

    苹果不是唯一“窃听用户”的公司。据美国彭博社报道,电商亚马逊在全球雇佣了数千名员工“伺候”其智能语音助理Alexa,这些人的任务跟苹果承包商的如出一辙。亚马逊为他们建聊天室,以讨论难以理解的音频片段,结果它变成了员工分享“有趣录音”的聊天群。此事在4月被曝光,亚马逊因此恶名远扬。

    7月11日,谷歌公司承认其智能音箱Home有类似的“外包专家”分析录音。

    一些公司甚至不必费心“偷录”,用户自己就会把隐私送上门,比如社交平台脸书。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称,2018年4月,英国咨询机构“剑桥分析”获得了脸书上8700万用户的信息,未经用户同意。此事让脸书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一时沦为众矢之的。

    今年7月9日,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在接受美国TMZ新闻网采访时,建议所有人弃用脸书,并称他本人在“剑桥分析”丑闻爆发后就这么做了。“脸书的一些优点,也许值得为之失去隐私。”他说,“但对于像我这样的许多人,我的建议是,你应该找个办法摆脱脸书。”

    对智能设备可能监听用户的问题,沃兹尼亚克表示:“我担心一切……但我认为你阻止不了它。谁知道我的手机是不是正在被听?Alexa的新闻都铺天盖地了。”

    此后不到20天,苹果就卷入了“偷听门”,而且走得比其他公司更远。

    《卫报》指出,亚马逊和谷歌都允许用户选择不使用录音功能,但苹果不提供这一选项,除非彻底禁用Siri;苹果占据了智能手表市场份额的35%,比最接近它的竞争对手三星公司多两倍以上,超过其他六大竞争对手的总和;苹果一直享有“高度重视用户隐私”的美誉,这也是它面对谷歌和亚马逊的主要优势。在1月的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上,苹果买下一栋楼那么大的一块广告牌,上面写道:“你的iPhone上发生的事,只留在你的iPhone上。”

    苹果公司是美国隐私立法的重要推动者。据《华盛顿邮报》报道,苹果CEO蒂姆·库克数月前在其加州总部会见6名民主党议员,开宗明义地要求国会在“多年的无所作为后尽快进行隐私立法”。“这是他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众议员、曾任微软高管的苏珊·德尔贝恩说。

    “剑桥分析”丑闻爆发时,库克猛烈抨击了脸书。几个月后,他出现在欧洲议会中,呼吁尽快仿效欧洲,出台美国版的数据保护规则。

    7月初,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发表演讲时,库克描绘了令人恐惧的画面,一个大肆收集消费者数据的世界。“一点一点,一点一滴。少冒险,少期望,少想象,少尝试,少创造,少说话,少思考。数字监控的寒蝉效应是深刻的,它触及一切。”他说。

    《华盛顿邮报》称,在很多隐私倡导者和美国立法者看来,苹果公司扮演着复杂的角色。在推动立法领域,它只是个名义上的盟友。通过政治游说,它甚至可能破坏数据保护立法。

    美国伊利诺伊州公共利益研究小组主任阿伯·斯卡尔指出,涉及具体的隐私法案时,苹果不是保护消费者隐私的倡导者,而是“一个障碍”。

    “通过这些服务,我们获得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8月2日,苹果宣布暂停让承包商听取Siri录音。该公司表示,进行彻底审查前不会重启评估计划;未来将在软件更新中,给用户完全退出这项计划的权利。

    当天,苹果在爱尔兰的承包商告诉《卫报》,他们在早上到达工作岗位时,没有被告知此事。得知用于评估的系统“在全球范围无法正常工作”后,员工们提前下班回家了,只有管理人员被要求留在公司。没有人通知他们,“暂停”对他们的饭碗意味着什么。

    一些致力于保护隐私的团体也不满意。“我们常常发现,所谓的‘智能助手’实际上在窃听。”英国非政府组织“老大哥在看”的主管丝莉·卡罗对《卫报》说,“我们还看到,此类公司经常以用户不了解或无法控制的方式,收集和使用他们的个人信息。”

    “苹果用来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品质,被证明只是空心营销。而且,由于苹果的软件是专用的,我们别无选择。要么乖乖服从他们的条件,要么彻底不用他们的平台。”《卫报》专栏作者罗伊辛·凯博德写道。

    “我们被告知,允许人工智能观察我们,能使其越变越好。但你得记住,开发它的公司首先要讨好的是股东。我们正以容忍无限制的监视,来换取极其有限的服务。”凯博德指出,“我们该思考一下,通过这些服务,我们获得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嘿,Siri,别再偷听我的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