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塑料宣战 人类能赢吗
本报特约撰稿 袁野
青年参考
(
2018年07月18日
03
版)
为警示人们关注海洋垃圾问题,用5吨海洋塑料垃圾打造的“鲸鱼”在比利时布鲁日“上岸”。这一展览将持续至9月16日。
3月3日,英国人理查德·霍纳在巴厘岛潜水时,身边是密密麻麻的塑料垃圾。
使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近半个世纪后,人们意识到了其危害,继而花费几十年时间限制它的生产和使用。现在,越来越多的政府、环保组织和企业正努力使塑料成为下一个禁用目标。
禁塑成全球趋势
7月9日,星巴克宣布其全球所有店面将在两年内淘汰一次性塑料吸管,届时消费者将再也见不到那根标志性的绿吸管,取而代之的是该公司悬赏1000万美元征集来的设计:一种类似儿童用“鸭嘴盖”的新型杯盖。不过,如果顾客坚持非吸管不可,店家将提供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环保吸管。
环保运动为什么盯上了小小的吸管?因为它的回收率极低,与庞大的使用量形成了鲜明对比。据估计,星巴克每年使用的塑料吸管超过10亿根。
“当你买了杯冰拿铁,你会拿到一根吸管;当你买了杯酒,你可能也会有根吸管。”环保组织孤独鲸基金会执行董事艾夫斯告诉美国《华盛顿邮报》,“观察一下周围,就能发现塑料消耗得有多快。”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统计,该国每年人均用掉600根吸管;全美每天消耗5亿根,连起来足够围绕地球两圈半。
这就是孤独鲸基金会竭力推动禁用塑料吸管的原因。在他们的努力下,7月1日,西雅图宣布成为美国首个禁用塑料吸管的大城市,即日起餐饮业者不得再提供塑料制的吸管和刀叉,违者或面临250美元(约合人民币1663元)罚款。
美国第一大城市纽约不甘落后。5月底,纽约州参议员托尼·艾维拉宣布,他正在起草法案禁止该州使用塑料吸管。2016年10月,纽约市立法要求塑料袋付费提供,并计划在2019年全面禁用一次性塑料袋。
禁塑令正在成为一种全球趋势。截至目前,包括中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在内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对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收费,或禁止使用。
在这方面,欧盟走在了世界前列。5月28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一项草案,提议全面禁用吸管、带塑料棒的棉签等一次性塑料制品,并严格控制塑料餐盒、水瓶等,计划到2030年令欧盟市场上所有塑料包装都可回收利用。法国《欧洲时报》7月12日称,巴黎市议会近日通过决议,学校、养老院、体育馆等市政公共机构9月起将逐步禁用塑料吸管。
放眼全球,最严厉的禁塑令来自肯尼亚。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肯尼亚政府去年8月决定对塑料袋采取零容忍措施,任何人制造、销售或使用都将被处以最高3.8万美元的罚款,甚至面临长达4年的牢狱之灾。
几乎处于无政府状态的索马里也出台了禁塑令。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7月3日报道,索马里极端组织“青年党”宣布,“不再对南索马里地区的塑料污染及其造成的景观破坏袖手旁观”。他们将塑料袋加入了违禁品清单,与西方音乐制品、影院、卫星信号接收器、手机及人道主义机构并列。
塑料袋就这样成了极端分子和英国女王的共同敌人。伊丽莎白二世2月27日宣布,在其所有的王室房产内全面禁用塑料吸管和塑料瓶,白金汉宫和温莎城堡里禁止出现不可降解的塑料。英国自2015年开始强制对塑料袋收费,每个袋子5便士(约合人民币0.4元)的价格一举使其消费量下降了83%。今年3月底,政府再祭新招,准备对塑料饮料瓶多收押金,促使人们退回空瓶。
在地表最深处发现塑料购物袋
1967年,随着化学工程师摸索出低成本的制造技术,塑料迅速淹没了地球。短短半个世纪,全球塑料产量从每年200万吨激增至2016年的3.8亿吨,增速是全球GDP的3倍。美国科学杂志《科学进展》估计,到去年7月人类已生产了至少83亿吨塑料。不幸的是,其中只有9%被回收、12%被焚烧,其余都被丢弃在大自然中。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人类每年制造的超过3亿吨塑料垃圾中,10%被倾倒进海洋。2015年刊发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称,192个沿海国家和地区在2010年将480万至1270万吨塑料倒进了海洋。
每年1270万吨是什么概念?在你从本文开头阅读到这句话的时间里,大约有30吨塑料垃圾入海。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海洋中塑料垃圾的总重量可能在2050年超过鱼类。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相信海洋宽广无垠,不管人类做什么都无法影响到它。现在我发现,我错了。”被称为“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的戴维·阿滕伯勒说,“拍摄《蓝色星球》时,不管我们潜入多么偏远、多么深的海洋,都能看到塑料。”据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6日报道,联合国和日本的研究团队在地表最深处——深达10898米的马里亚纳海沟底部,也发现了塑料购物袋。
迪·卡法里对此深有感触。这位参加过6次环球航行的女船长行经南太平洋中心点“尼莫点”时,距离他们最近的人类不在大洋洲,也不在南美洲,而在国际空间站,但即使在如此远离人类的地方,她也看到了塑料。洋流将垃圾从海岸带进了大洋深处。
亨德森岛因洋流遭了秧。这座南太平洋无人岛与世隔绝,往往隔上5至10年才会迎来一批以科研为目的的登岛者。令人震惊的是,这里却是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之一。2017年5月发表于月刊《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的研究显示,面积仅37平方公里的亨德森岛上垃圾多达3800万件,寄居蟹栖身于塑料瓶中,不再寻找贝壳。
在大洋中心,洋流制造了广阔的垃圾带。3月28日,英国《科学报告》杂志称,被称为“第八大陆”的太平洋垃圾带上漂浮着超过7.9万吨塑料垃圾,比科学家之前估计的多出近16倍;垃圾带覆盖面积超过16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3个法国本土面积之和。这还仅仅是已知的全球5个垃圾带之一。在挪威与俄罗斯北方的巴伦支海上,第六个垃圾带正在形成。
多少塑料微粒进入食物链
令研究人员惊讶的不是垃圾带的面积之大,而是太小。所有垃圾带加在一起“仅仅”包含几十万吨垃圾。人类倾倒入海的数百万吨塑料去哪儿了?研究人员认为,它们很可能在海洋生物肚子里。
塑料散发出的味道与藻类相似,令海洋生物误以为是美味佳肴,主动捕食。 研究显示,有557种海洋哺乳动物、鸟类因缠绕在食道、肠胃内的塑料而饱受苦难,鲸鱼和海豚等大型海洋动物是头号受害者。
南乔治亚岛上,虚弱的信天翁雏鸟试图把误食的塑料袋吐出来,在它身边躺着不少因误食垃圾而死去的同类。一只大玳瑁被死死卡在塑料袋中,多亏摄影师帮助才得以脱身……纪录片《蓝色星球》中有不少这样的镜头。
2016年,科学家在哥斯达黎加海域发现了一只被塞住鼻孔的海龟,人们试图用镊子和钳子拔出那个不明物体,可轻轻一动,鼻孔就开始流血。经过8分钟的拉扯,足足10厘米长的异物终于被拔了出来——那是一根完整的塑料吸管。
制造了大量塑料垃圾的人类,也无法摆脱误食垃圾的命运。在海洋中,塑料逐渐破碎、分解成直径小于5毫米的大量微粒,科研人员称之为“海中PM2.5”。其来源广泛,比如添加“塑料微珠”以实现磨砂功能的洗面奶、牙膏和沐浴露等。2015年,美国立法禁止在化妆品和洗护用品中使用微塑料,欧盟国家随后响应。
由于塑料微粒的大小、密度与浮游生物相仿,极易被海洋生物误食,进入食物链。2017年10月,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他们打捞的贻贝中,80%的体内充满塑料微粒。路透社指出,贝类生活在海床上,那里正是塑料最终“消失”的地方,这令贝类成了全球“塑料微粒污染的指示型生物”。
在欧洲,一份标准海鲜套餐包含20只贻贝,英国《每日邮报》称其中可能含有90颗塑料微粒;如果有人天天吃海鲜,一年可能吞下多达1.1万颗微塑料。
“摄取”塑料的途径不只有食物。今年3月,美国科研人员检测了来自9个国家、11个知名品牌的250瓶瓶装水,其中93%含有塑料微粒。美国非营利新闻机构Orb Media委托研究机构对各国的自来水进行了150多次检测,结果83%的自来水检出了塑料微粒,纽约特朗普大厦内特朗普烧烤餐厅的水也赫然在榜。
有人为禁塑叫好,有人抗议
联合国环境署在2017年发起了全球范围的“清洁海洋”运动,敦促各国政府、企业和个人全面参与,“力挽塑料狂澜”。据路透社报道,同年9月,有环保组织向联合国递交申请,希望将太平洋上加起来面积与法国相当的“垃圾群岛”认证为一个合法的国家,长期关注环境议题的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被视为该“国”第一位“荣誉公民”。
今年7月9日,国际环保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要求麦当劳、星巴克、Costa等跨国餐饮公司行动起来,淘汰一次性塑料制品,这些企业纷纷承诺积极配合。全英国的麦当劳已从5月开始使用纸质吸管,乐高从3月开始用生物塑料制作积木,美利坚航空、凯悦酒店、皇家加勒比海邮轮、联合利华、雀巢、戴尔等一大批公司承诺向可回收塑料包装迈进。
2017年7月,澳大利亚最大的超市之一Woolworths公司宣布禁塑,顾客出钱也买不到塑料袋了。这一举措在收获喝彩的同时,也招致如潮的反对。有顾客带着垃圾桶来购物,一位悉尼市民一怒之下将超市手推车推回了家,并上传视频以示抗议。
如果说禁塑对顾客意味着不方便,那么企业尤其是塑料生产商无疑更为敏感,因为它们面对的是损失利润、裁员乃至破产。今年6月,赶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发布禁塑令前几天,包括亚马逊公司在内的企业代表和塑料行业人员上门游说官员,最终争取到当局放宽禁令。联合国的报告指出,禁塑令实施首年,只有30%的国家塑料袋使用量大幅下降,20%效果不彰或毫无起色。
不过,禁塑令催生了对替代材料的需求。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称,到2022年,生物塑料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50亿~656亿美元,塑料回收等行业同样利益惊人,这显然会吸引很多头脑灵活的人。
阿迪达斯公司CEO卡斯帕·罗斯德接受CNBC采访时披露,该品牌2017财年卖出了超过100万双由海洋塑料垃圾制造的运动鞋,每双定价200欧元(约合人民币1552元),比2018年世界杯主打的旗舰产品还贵。可见,绿色环保不仅受舆论欢迎,也被市场肯定。
本版图片来源CFP
使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近半个世纪后,人们意识到了其危害,继而花费几十年时间限制它的生产和使用。现在,越来越多的政府、环保组织和企业正努力使塑料成为下一个禁用目标。
禁塑成全球趋势
7月9日,星巴克宣布其全球所有店面将在两年内淘汰一次性塑料吸管,届时消费者将再也见不到那根标志性的绿吸管,取而代之的是该公司悬赏1000万美元征集来的设计:一种类似儿童用“鸭嘴盖”的新型杯盖。不过,如果顾客坚持非吸管不可,店家将提供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环保吸管。
环保运动为什么盯上了小小的吸管?因为它的回收率极低,与庞大的使用量形成了鲜明对比。据估计,星巴克每年使用的塑料吸管超过10亿根。
“当你买了杯冰拿铁,你会拿到一根吸管;当你买了杯酒,你可能也会有根吸管。”环保组织孤独鲸基金会执行董事艾夫斯告诉美国《华盛顿邮报》,“观察一下周围,就能发现塑料消耗得有多快。”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统计,该国每年人均用掉600根吸管;全美每天消耗5亿根,连起来足够围绕地球两圈半。
这就是孤独鲸基金会竭力推动禁用塑料吸管的原因。在他们的努力下,7月1日,西雅图宣布成为美国首个禁用塑料吸管的大城市,即日起餐饮业者不得再提供塑料制的吸管和刀叉,违者或面临250美元(约合人民币1663元)罚款。
美国第一大城市纽约不甘落后。5月底,纽约州参议员托尼·艾维拉宣布,他正在起草法案禁止该州使用塑料吸管。2016年10月,纽约市立法要求塑料袋付费提供,并计划在2019年全面禁用一次性塑料袋。
禁塑令正在成为一种全球趋势。截至目前,包括中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在内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对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收费,或禁止使用。
在这方面,欧盟走在了世界前列。5月28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一项草案,提议全面禁用吸管、带塑料棒的棉签等一次性塑料制品,并严格控制塑料餐盒、水瓶等,计划到2030年令欧盟市场上所有塑料包装都可回收利用。法国《欧洲时报》7月12日称,巴黎市议会近日通过决议,学校、养老院、体育馆等市政公共机构9月起将逐步禁用塑料吸管。
放眼全球,最严厉的禁塑令来自肯尼亚。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肯尼亚政府去年8月决定对塑料袋采取零容忍措施,任何人制造、销售或使用都将被处以最高3.8万美元的罚款,甚至面临长达4年的牢狱之灾。
几乎处于无政府状态的索马里也出台了禁塑令。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7月3日报道,索马里极端组织“青年党”宣布,“不再对南索马里地区的塑料污染及其造成的景观破坏袖手旁观”。他们将塑料袋加入了违禁品清单,与西方音乐制品、影院、卫星信号接收器、手机及人道主义机构并列。
塑料袋就这样成了极端分子和英国女王的共同敌人。伊丽莎白二世2月27日宣布,在其所有的王室房产内全面禁用塑料吸管和塑料瓶,白金汉宫和温莎城堡里禁止出现不可降解的塑料。英国自2015年开始强制对塑料袋收费,每个袋子5便士(约合人民币0.4元)的价格一举使其消费量下降了83%。今年3月底,政府再祭新招,准备对塑料饮料瓶多收押金,促使人们退回空瓶。
在地表最深处发现塑料购物袋
1967年,随着化学工程师摸索出低成本的制造技术,塑料迅速淹没了地球。短短半个世纪,全球塑料产量从每年200万吨激增至2016年的3.8亿吨,增速是全球GDP的3倍。美国科学杂志《科学进展》估计,到去年7月人类已生产了至少83亿吨塑料。不幸的是,其中只有9%被回收、12%被焚烧,其余都被丢弃在大自然中。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人类每年制造的超过3亿吨塑料垃圾中,10%被倾倒进海洋。2015年刊发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称,192个沿海国家和地区在2010年将480万至1270万吨塑料倒进了海洋。
每年1270万吨是什么概念?在你从本文开头阅读到这句话的时间里,大约有30吨塑料垃圾入海。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海洋中塑料垃圾的总重量可能在2050年超过鱼类。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相信海洋宽广无垠,不管人类做什么都无法影响到它。现在我发现,我错了。”被称为“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的戴维·阿滕伯勒说,“拍摄《蓝色星球》时,不管我们潜入多么偏远、多么深的海洋,都能看到塑料。”据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6日报道,联合国和日本的研究团队在地表最深处——深达10898米的马里亚纳海沟底部,也发现了塑料购物袋。
迪·卡法里对此深有感触。这位参加过6次环球航行的女船长行经南太平洋中心点“尼莫点”时,距离他们最近的人类不在大洋洲,也不在南美洲,而在国际空间站,但即使在如此远离人类的地方,她也看到了塑料。洋流将垃圾从海岸带进了大洋深处。
亨德森岛因洋流遭了秧。这座南太平洋无人岛与世隔绝,往往隔上5至10年才会迎来一批以科研为目的的登岛者。令人震惊的是,这里却是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之一。2017年5月发表于月刊《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的研究显示,面积仅37平方公里的亨德森岛上垃圾多达3800万件,寄居蟹栖身于塑料瓶中,不再寻找贝壳。
在大洋中心,洋流制造了广阔的垃圾带。3月28日,英国《科学报告》杂志称,被称为“第八大陆”的太平洋垃圾带上漂浮着超过7.9万吨塑料垃圾,比科学家之前估计的多出近16倍;垃圾带覆盖面积超过16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3个法国本土面积之和。这还仅仅是已知的全球5个垃圾带之一。在挪威与俄罗斯北方的巴伦支海上,第六个垃圾带正在形成。
多少塑料微粒进入食物链
令研究人员惊讶的不是垃圾带的面积之大,而是太小。所有垃圾带加在一起“仅仅”包含几十万吨垃圾。人类倾倒入海的数百万吨塑料去哪儿了?研究人员认为,它们很可能在海洋生物肚子里。
塑料散发出的味道与藻类相似,令海洋生物误以为是美味佳肴,主动捕食。 研究显示,有557种海洋哺乳动物、鸟类因缠绕在食道、肠胃内的塑料而饱受苦难,鲸鱼和海豚等大型海洋动物是头号受害者。
南乔治亚岛上,虚弱的信天翁雏鸟试图把误食的塑料袋吐出来,在它身边躺着不少因误食垃圾而死去的同类。一只大玳瑁被死死卡在塑料袋中,多亏摄影师帮助才得以脱身……纪录片《蓝色星球》中有不少这样的镜头。
2016年,科学家在哥斯达黎加海域发现了一只被塞住鼻孔的海龟,人们试图用镊子和钳子拔出那个不明物体,可轻轻一动,鼻孔就开始流血。经过8分钟的拉扯,足足10厘米长的异物终于被拔了出来——那是一根完整的塑料吸管。
制造了大量塑料垃圾的人类,也无法摆脱误食垃圾的命运。在海洋中,塑料逐渐破碎、分解成直径小于5毫米的大量微粒,科研人员称之为“海中PM2.5”。其来源广泛,比如添加“塑料微珠”以实现磨砂功能的洗面奶、牙膏和沐浴露等。2015年,美国立法禁止在化妆品和洗护用品中使用微塑料,欧盟国家随后响应。
由于塑料微粒的大小、密度与浮游生物相仿,极易被海洋生物误食,进入食物链。2017年10月,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他们打捞的贻贝中,80%的体内充满塑料微粒。路透社指出,贝类生活在海床上,那里正是塑料最终“消失”的地方,这令贝类成了全球“塑料微粒污染的指示型生物”。
在欧洲,一份标准海鲜套餐包含20只贻贝,英国《每日邮报》称其中可能含有90颗塑料微粒;如果有人天天吃海鲜,一年可能吞下多达1.1万颗微塑料。
“摄取”塑料的途径不只有食物。今年3月,美国科研人员检测了来自9个国家、11个知名品牌的250瓶瓶装水,其中93%含有塑料微粒。美国非营利新闻机构Orb Media委托研究机构对各国的自来水进行了150多次检测,结果83%的自来水检出了塑料微粒,纽约特朗普大厦内特朗普烧烤餐厅的水也赫然在榜。
有人为禁塑叫好,有人抗议
联合国环境署在2017年发起了全球范围的“清洁海洋”运动,敦促各国政府、企业和个人全面参与,“力挽塑料狂澜”。据路透社报道,同年9月,有环保组织向联合国递交申请,希望将太平洋上加起来面积与法国相当的“垃圾群岛”认证为一个合法的国家,长期关注环境议题的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被视为该“国”第一位“荣誉公民”。
今年7月9日,国际环保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要求麦当劳、星巴克、Costa等跨国餐饮公司行动起来,淘汰一次性塑料制品,这些企业纷纷承诺积极配合。全英国的麦当劳已从5月开始使用纸质吸管,乐高从3月开始用生物塑料制作积木,美利坚航空、凯悦酒店、皇家加勒比海邮轮、联合利华、雀巢、戴尔等一大批公司承诺向可回收塑料包装迈进。
2017年7月,澳大利亚最大的超市之一Woolworths公司宣布禁塑,顾客出钱也买不到塑料袋了。这一举措在收获喝彩的同时,也招致如潮的反对。有顾客带着垃圾桶来购物,一位悉尼市民一怒之下将超市手推车推回了家,并上传视频以示抗议。
如果说禁塑对顾客意味着不方便,那么企业尤其是塑料生产商无疑更为敏感,因为它们面对的是损失利润、裁员乃至破产。今年6月,赶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发布禁塑令前几天,包括亚马逊公司在内的企业代表和塑料行业人员上门游说官员,最终争取到当局放宽禁令。联合国的报告指出,禁塑令实施首年,只有30%的国家塑料袋使用量大幅下降,20%效果不彰或毫无起色。
不过,禁塑令催生了对替代材料的需求。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称,到2022年,生物塑料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50亿~656亿美元,塑料回收等行业同样利益惊人,这显然会吸引很多头脑灵活的人。
阿迪达斯公司CEO卡斯帕·罗斯德接受CNBC采访时披露,该品牌2017财年卖出了超过100万双由海洋塑料垃圾制造的运动鞋,每双定价200欧元(约合人民币1552元),比2018年世界杯主打的旗舰产品还贵。可见,绿色环保不仅受舆论欢迎,也被市场肯定。
本版图片来源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