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01月1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伊朗人的焦虑从哪里来,向何处去?

作者 孙兴杰   青年参考  ( 2018年01月17日   02 版)

    普通人的生活状况与国家大政方针的鸿沟被社交媒体放大,便催生了伊朗各地的抗议示威活动。事态至今的发展充分说明,德黑兰并不在中东的“多米诺骨牌”之列,它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从帝国的废墟上寻找到现代性。

------------------------------------------------

    伊朗在跨年之际发生的示威抗议看似出人意料,实则有迹可循。抗议者主要是中下层民众,通过社交媒体,分散在各地的他们形成了“共振”。在这场持续半个月的风波中,人们对鸡蛋价格的关注暂时超过了叙利亚战事的进展,帝国情结的余绪一度被民众“伊朗优先”的呼声压倒。抗议未必能够令这个国家地覆天翻,但还是传递出发人深思的变革信号。

    和外界想象中不同,今日伊朗有4800万人拥有智能手机,年轻一代基本都会使用社交媒体。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曾在《想象的共同体》一书中提到,印刷革命使相距遥远的人们有了共同的身份和认同,构成了民族国家的心理基础。而现在,社交媒体提供了比印刷革命更便捷、更廉价的动员机制,人人皆可参与其中,都有权发声,这样的参与程度是前所未见的。

    社交媒体提供了媒介,而“共振”终归源于共同的体验。俗话说得好,通货膨胀是穷人身边的大盗,加上伊朗的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普通人的不满迟早要寻找突破口。

    现任伊朗总统鲁哈尼上台时承诺改善民生,但4年过去了,普通人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显著提升,用于支持也门、叙利亚战事的军事预算却保持坚挺。两相对比,我们就不难明白,为什么示威者宣称“我们要为伊朗献身,而不是为叙利亚”。简单来说,这其实是一种“伊朗优先”的朴素观念——国家应该以大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

    换言之,这次抗议活动的导火索,就是普通人的生活状况与国家大政方针的鸿沟。一是普通人对世界的了解更加深入,二是伊朗的政策导向有些过于“外向”,进一步拉大了鸿沟的宽度。就此而言,伊朗向何处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局能否弥合这道鸿沟。

    伊朗拥有悠久的帝国传统,它的领导人缅怀昔日荣光,承袭了伊朗高原上帝国政治的余绪。但帝国与现代国家最大的差别在于,前者奉行差异政治,其中有中央与地方的区别及权力集团之间的分别,难以实现一体化。帝国天生具有外向性,波斯曾是整个中东的主人,今天的伊朗决策者不会甘于将自身的影响力局限在伊朗高原。

    特别是在2010年之后,伊朗所处的地缘政治环境发生巨变,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形成了什叶派新月地带,也门则爆发了旷日持久的代理人战争。在德黑兰眼中,中东政治秩序重组带来的权力真空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反映在数字上就是,鲁哈尼当政后,伊朗军费翻了一倍多。

    帝国的历史可以成为民族主义动员的资源,却难以在现代国家的时代达成理想。就像保罗·肯尼迪所说,过度扩张可能是国家衰落的起点。伊朗有可能掉进这个陷阱吗?

    伊朗人的抗议活动开始后,西方媒体忙不迭地猜测,该国会不会出现类似埃及和利比亚的重大变故。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外界对伊朗的认知往往存在偏差,事态到现在的发展也再度印证了这一点。究其原因,伊朗毕竟不同于其他中东国家,它拥有比较稳固的权力框架,而非被外力刻意塑造、处在地缘政治的断层线上。可以说,德黑兰从来就不在中东的“多米诺骨牌”之列,它面临的最大挑战依然在于,如何从帝国的废墟上寻找到足够的现代性。

    世界政治正经历转型,国家需要在新的技术、观念、思潮、经济基础上进行重构。伊朗人当下的焦虑、期待与不安,何尝不是这种历史性转型的回音?

    ▋作者是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副教授。

    (本版言论不代表本报观点,仅供参考。)

 

特朗普的2018更艰难
伊朗人的焦虑从哪里来,向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