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喜欢为知识付费的你三条建议
作者 温言
青年参考
(
2017年10月18日
15
版)
今年年初的时候,果壳网的MOOC学院发布过一个《2016知识青年报告》。这份收集了超过3万份样本的调研结果显示:
70% 的在线学习者在2016年为在线学习付过费,这一数字在2015年仅为 26%。已经付费的人里,超过75%表示,有来年继续付费进行学习的打算。超过20%的人一年的知识付费支出在1000元以上。
清点下我买过的知识付费产品,包括:得到、分答、饭团、豆瓣时间、小讲……如果算上那些一次性购买的产品就更多了:千聊、一块听听、朝夕日历、荔枝微课、知乎live……甚至还有传统的QQ群授课和微信群讲课——从几块钱的时间管理到小一千的写作课——买的知识产品,小一万块总是有的。中间踏过不少坑,也有过不少收获。
回想为什么我会买那些知识产品,大概可以总结为下面几种心理:
1. 对话题本身感兴趣,觉得能学到一些知识或技能:比如著名公关人李国威的公关课、周昶帆的“怎么记日记”的演讲;
2. 对话题不那么感兴趣,但觉得对未来会有用的,强迫自己买了学习:比如王煜全的得到专栏(很多内容就听个音儿,不太理解),还有申龙斌的“区块链饭团”等。
3. 对授课人感兴趣,无论对方讲什么都愿意买单:比如得到的吴军、薛兆丰专栏;陈春花老师的课;还有叶嘉莹在豆瓣时间的古诗词吟诵。
特别是叶嘉莹老师,我买她的课程时完全没有犹豫,看到推送的广告立刻就付费了。当时我的感觉是,这是我和诗词大家今生最后的交集机会了,所以根本不用考虑是否划算、是否有用。
除以上之外,还有一种购买心态就是贪图捷径。
不过凡是怀着这种心态买的,基本听完都不满意。出现这种情况,只能怪自己:看文案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是套路了,因为心怀侥幸,所以最后还是被套路。
公号“小鹿快跑”写过一篇流传颇广的文章《知识付费这两年,我花5000元买的4个教训》,这4个教训分别是:
1.世界上唯一的捷径就是勤奋。
2.花时间多读经典,不要为无知买单。
3.很多道理早已经存在,不要被新名词蒙蔽。
4.不要变成知识的囤积者,而应变成知识的行动者。
我花了小一万块,感觉除了小鹿提到的以上这些外,还有一些体会:
1.知识产品的质量不好衡量,买前先看一下授课人在该领域的成就会更靠谱。比如讲的是时间管理,那么授课人在时间管理上的成就是什么呢?是短期内靠时间管理取得了事业突破,还是只是持续讲这个话题讲了很多年?
如果是讲读书,那么授课人读书的成就是什么呢?是仅仅读了一百本书吗?
由于许多课程都是定制的,对课程提前进行判断很难,而一个人的知识输出轨迹总是有据可循的。对人做判断,比对产品做判断可靠许多。
2.最好把大V当秘书,不要当导师。
乍一听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但其实只有你把大V们当秘书,才可能真的学到东西。如果大V是你的导师,他们讲什么,你就会信什么,那些讲的东西就像流水一样经过你这个容器,要么全流过,要么全留下。无论哪种方式,都是有问题的。
而如果他们是你的秘书,会发生什么?他们只能替你搜集资料,给你粗加工后的信息,告诉你他们自己的分析,但主意得你自己拿。
我有一个体会——什么样的职场培训可以让自己成长最快?恰恰不是最好的讲师教的,而是你已经做了一段时间,有自己的经验、体会和疑问的领域,这时有高人在关键处点拨,才会有跃升的效果。
如果是带着耳朵一穷二白地去听,效果会大打折扣。
3.把“知识付费产品”里讲的内容当索引,而不要当知识本身.
付了费听到的就一定是知识吗?大家都心知肚明:有些是知识,有些是资讯,有些是洞察,有些不过是为你缓解焦虑的鸡汤。
把他们讲的内容当成索引,里面的新名词都自己动手查查,你感兴趣的关键点多搜索下信息;里面提到的书都自己买来读读,教的方法亲手实验,哪怕只有一次。
别人传授的或许是正确有用的,但缺陷在于没有你自己的感受在其中,只有把二手经验走一遭,才能变为一手的、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今年年初的时候,果壳网的MOOC学院发布过一个《2016知识青年报告》。这份收集了超过3万份样本的调研结果显示:
70% 的在线学习者在2016年为在线学习付过费,这一数字在2015年仅为 26%。已经付费的人里,超过75%表示,有来年继续付费进行学习的打算。超过20%的人一年的知识付费支出在1000元以上。
清点下我买过的知识付费产品,包括:得到、分答、饭团、豆瓣时间、小讲……如果算上那些一次性购买的产品就更多了:千聊、一块听听、朝夕日历、荔枝微课、知乎live……甚至还有传统的QQ群授课和微信群讲课——从几块钱的时间管理到小一千的写作课——买的知识产品,小一万块总是有的。中间踏过不少坑,也有过不少收获。
回想为什么我会买那些知识产品,大概可以总结为下面几种心理:
1. 对话题本身感兴趣,觉得能学到一些知识或技能:比如著名公关人李国威的公关课、周昶帆的“怎么记日记”的演讲;
2. 对话题不那么感兴趣,但觉得对未来会有用的,强迫自己买了学习:比如王煜全的得到专栏(很多内容就听个音儿,不太理解),还有申龙斌的“区块链饭团”等。
3. 对授课人感兴趣,无论对方讲什么都愿意买单:比如得到的吴军、薛兆丰专栏;陈春花老师的课;还有叶嘉莹在豆瓣时间的古诗词吟诵。
特别是叶嘉莹老师,我买她的课程时完全没有犹豫,看到推送的广告立刻就付费了。当时我的感觉是,这是我和诗词大家今生最后的交集机会了,所以根本不用考虑是否划算、是否有用。
除以上之外,还有一种购买心态就是贪图捷径。
不过凡是怀着这种心态买的,基本听完都不满意。出现这种情况,只能怪自己:看文案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是套路了,因为心怀侥幸,所以最后还是被套路。
公号“小鹿快跑”写过一篇流传颇广的文章《知识付费这两年,我花5000元买的4个教训》,这4个教训分别是:
1.世界上唯一的捷径就是勤奋。
2.花时间多读经典,不要为无知买单。
3.很多道理早已经存在,不要被新名词蒙蔽。
4.不要变成知识的囤积者,而应变成知识的行动者。
我花了小一万块,感觉除了小鹿提到的以上这些外,还有一些体会:
1.知识产品的质量不好衡量,买前先看一下授课人在该领域的成就会更靠谱。比如讲的是时间管理,那么授课人在时间管理上的成就是什么呢?是短期内靠时间管理取得了事业突破,还是只是持续讲这个话题讲了很多年?
如果是讲读书,那么授课人读书的成就是什么呢?是仅仅读了一百本书吗?
由于许多课程都是定制的,对课程提前进行判断很难,而一个人的知识输出轨迹总是有据可循的。对人做判断,比对产品做判断可靠许多。
2.最好把大V当秘书,不要当导师。
乍一听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但其实只有你把大V们当秘书,才可能真的学到东西。如果大V是你的导师,他们讲什么,你就会信什么,那些讲的东西就像流水一样经过你这个容器,要么全流过,要么全留下。无论哪种方式,都是有问题的。
而如果他们是你的秘书,会发生什么?他们只能替你搜集资料,给你粗加工后的信息,告诉你他们自己的分析,但主意得你自己拿。
我有一个体会——什么样的职场培训可以让自己成长最快?恰恰不是最好的讲师教的,而是你已经做了一段时间,有自己的经验、体会和疑问的领域,这时有高人在关键处点拨,才会有跃升的效果。
如果是带着耳朵一穷二白地去听,效果会大打折扣。
3.把“知识付费产品”里讲的内容当索引,而不要当知识本身.
付了费听到的就一定是知识吗?大家都心知肚明:有些是知识,有些是资讯,有些是洞察,有些不过是为你缓解焦虑的鸡汤。
把他们讲的内容当成索引,里面的新名词都自己动手查查,你感兴趣的关键点多搜索下信息;里面提到的书都自己买来读读,教的方法亲手实验,哪怕只有一次。
别人传授的或许是正确有用的,但缺陷在于没有你自己的感受在其中,只有把二手经验走一遭,才能变为一手的、对自己有用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