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材 培训教师
李荣刚:埃塞俄比亚农业引路人
本报记者 李润文
青年参考
(
2017年10月11日
09
版)
埃塞俄比亚农业部长(右)向李荣刚颁发埃塞俄比亚部长顾问聘书。
“如果没有李荣刚先生的帮助,我就没机会到中国来留学,非常感谢他。” 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埃塞俄比亚留学生埃舍图对江苏省农委研究员李荣刚心存感激。
故事要从2013年12月说起,那时,李荣刚作为中国农业职业教育项目第14批支教团成员前往埃塞俄比亚支教,从事农业职业教育培训。支教期间,他和埃舍图相识,成了好朋友。2014年,李荣刚帮埃舍图联系导师,介绍他到中国来留学。读博期间,埃舍图发表了3篇SCI论文。
埃舍图说:“李荣刚花了一年的时间帮助我申请,十分热情,他总是激励我,让我去尝试更多,他还推荐我成为江苏省对外事务办公室的成员。”
连续4年,李荣刚一直在埃塞俄比亚支教,他联系了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北京对外经贸大学等多所高校,介绍了200多名埃塞俄比亚学生来中国留学或短期培训。
一位来中国参加培训的埃塞俄比亚农业官员回国后很感慨:“非洲国家都应该来中国学习,中国是我们的希望,中国能改变我们的命运。”
埃塞俄比亚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埃塞的农业产出占GDP总量的40%,80%以上是农业人口,80%的工业原料来自农业,80%的外汇来自农业产品出口。
在中国农业职业教育支教团到来之前,韩国、欧美等国也都援助过埃塞,但收效甚微。
李荣刚中专毕业后一直在生产一线工作,读硕士、博士,做博士后研究,和美国、韩国农业专家一起合作科研项目,在韩国、苏丹、斐济等多个国家从事过农业研究,有着丰富的一线生产经验和科研能力。
他认为,埃塞俄比亚山地居多,农业还停留在原始生产阶段,欧美机械化大农场模式并不适合他们。
李荣刚说,中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对埃塞俄比亚来说,中国的经验更适合他们。
中国援助埃塞俄比亚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团有20人,都是经验丰富的农业专家,19名教师被分配到3所农业职教学院任教,李荣刚是协调员,在农业部工作。
2000年,埃塞俄比亚成立了农业职业学院,首批教师是中国培训的。2001年,中国开始派农业职业支教团援助该国。
支教团成员发现,埃塞俄比亚农业职业学院居然没有教材,老师全靠讲义授课,而讲义中存在很多错误。
“要改变现状,提升农业生产,必须从农业职教院开始,要有一套完整的教材。”李荣刚组织支教团开始编写教材。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中埃两国专家共同编写教材,经过反复修改校审,目前已经正式出版《家禽生产》《动物疫病防治》两本教材,《奶牛生产》《大田作物生产》《水土保持》《养蜂》等4本教材即将出版,《林业生产》《咖啡茶香料生产》《渔业生产》已经完成编写工作。
“修订教材对于农业职业教育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为教学和生产确定了方向,教与学效率提高了30%以上。”李荣刚说。
支教团成员共承担理论与实践教学52个模块,第17期支教工作中,他们共培训埃方人员近5002人次,其中学生约3989人次,教师346人次,各地农技推广人员465人次,当地农民202人次。
支教团成员不但要教学生,还要教老师:教老师建实验室,教他们开拖拉机,给牲畜做手术,建设养鸡场、鱼塘等现代化生产基地。
结合当地农业状况,粟学军老师引进中国巨菌草种植示范,用优质高产牧草缓解粮草矛盾;周计龙老师研制玉米脱粒器,支教团成员累计共完成31项试验示范项目,许多项目成为该国样板工程。
中国的援助项目引起了埃塞俄比亚媒体的高度关注,埃塞中央电视台曾连续4天在黄金时间播出职教项目特辑;埃塞通讯社先后发表两篇文章。埃塞俄比亚农业部部长亲自给中国农业部、商务部两位部长写感谢信,充分肯定了职教教师为埃塞俄比亚职教事业和农业发展作出的努力和贡献。
“我的li已经替代了韩国的lee。”李荣刚欣慰地说,韩国的李姓被翻译称lee,中国的李姓被翻译为li,“只要看到姓,他们就知道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非常受尊重,埃塞俄比亚现在掀起学习汉语的热潮”。
今年7月初,李荣刚被聘为埃塞俄比亚农业部长顾问。埃塞俄比亚农业部长非常尊重李荣刚,农业部战略规划等重要工作都向他咨询。
今年8月,李荣刚回国休假,但他并没有闲下来,而是积极协调各部门,邀请埃塞俄比亚农业部长、畜牧业部长、工业部长等领导率团参加江苏农洽会。
“我在这里的工作很有意义,我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我们要用软实力推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对外合作。”李荣刚说,他将继续参与第18期的支教工作。
“如果没有李荣刚先生的帮助,我就没机会到中国来留学,非常感谢他。” 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埃塞俄比亚留学生埃舍图对江苏省农委研究员李荣刚心存感激。
故事要从2013年12月说起,那时,李荣刚作为中国农业职业教育项目第14批支教团成员前往埃塞俄比亚支教,从事农业职业教育培训。支教期间,他和埃舍图相识,成了好朋友。2014年,李荣刚帮埃舍图联系导师,介绍他到中国来留学。读博期间,埃舍图发表了3篇SCI论文。
埃舍图说:“李荣刚花了一年的时间帮助我申请,十分热情,他总是激励我,让我去尝试更多,他还推荐我成为江苏省对外事务办公室的成员。”
连续4年,李荣刚一直在埃塞俄比亚支教,他联系了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北京对外经贸大学等多所高校,介绍了200多名埃塞俄比亚学生来中国留学或短期培训。
一位来中国参加培训的埃塞俄比亚农业官员回国后很感慨:“非洲国家都应该来中国学习,中国是我们的希望,中国能改变我们的命运。”
埃塞俄比亚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埃塞的农业产出占GDP总量的40%,80%以上是农业人口,80%的工业原料来自农业,80%的外汇来自农业产品出口。
在中国农业职业教育支教团到来之前,韩国、欧美等国也都援助过埃塞,但收效甚微。
李荣刚中专毕业后一直在生产一线工作,读硕士、博士,做博士后研究,和美国、韩国农业专家一起合作科研项目,在韩国、苏丹、斐济等多个国家从事过农业研究,有着丰富的一线生产经验和科研能力。
他认为,埃塞俄比亚山地居多,农业还停留在原始生产阶段,欧美机械化大农场模式并不适合他们。
李荣刚说,中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对埃塞俄比亚来说,中国的经验更适合他们。
中国援助埃塞俄比亚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团有20人,都是经验丰富的农业专家,19名教师被分配到3所农业职教学院任教,李荣刚是协调员,在农业部工作。
2000年,埃塞俄比亚成立了农业职业学院,首批教师是中国培训的。2001年,中国开始派农业职业支教团援助该国。
支教团成员发现,埃塞俄比亚农业职业学院居然没有教材,老师全靠讲义授课,而讲义中存在很多错误。
“要改变现状,提升农业生产,必须从农业职教院开始,要有一套完整的教材。”李荣刚组织支教团开始编写教材。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中埃两国专家共同编写教材,经过反复修改校审,目前已经正式出版《家禽生产》《动物疫病防治》两本教材,《奶牛生产》《大田作物生产》《水土保持》《养蜂》等4本教材即将出版,《林业生产》《咖啡茶香料生产》《渔业生产》已经完成编写工作。
“修订教材对于农业职业教育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为教学和生产确定了方向,教与学效率提高了30%以上。”李荣刚说。
支教团成员共承担理论与实践教学52个模块,第17期支教工作中,他们共培训埃方人员近5002人次,其中学生约3989人次,教师346人次,各地农技推广人员465人次,当地农民202人次。
支教团成员不但要教学生,还要教老师:教老师建实验室,教他们开拖拉机,给牲畜做手术,建设养鸡场、鱼塘等现代化生产基地。
结合当地农业状况,粟学军老师引进中国巨菌草种植示范,用优质高产牧草缓解粮草矛盾;周计龙老师研制玉米脱粒器,支教团成员累计共完成31项试验示范项目,许多项目成为该国样板工程。
中国的援助项目引起了埃塞俄比亚媒体的高度关注,埃塞中央电视台曾连续4天在黄金时间播出职教项目特辑;埃塞通讯社先后发表两篇文章。埃塞俄比亚农业部部长亲自给中国农业部、商务部两位部长写感谢信,充分肯定了职教教师为埃塞俄比亚职教事业和农业发展作出的努力和贡献。
“我的li已经替代了韩国的lee。”李荣刚欣慰地说,韩国的李姓被翻译称lee,中国的李姓被翻译为li,“只要看到姓,他们就知道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非常受尊重,埃塞俄比亚现在掀起学习汉语的热潮”。
今年7月初,李荣刚被聘为埃塞俄比亚农业部长顾问。埃塞俄比亚农业部长非常尊重李荣刚,农业部战略规划等重要工作都向他咨询。
今年8月,李荣刚回国休假,但他并没有闲下来,而是积极协调各部门,邀请埃塞俄比亚农业部长、畜牧业部长、工业部长等领导率团参加江苏农洽会。
“我在这里的工作很有意义,我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我们要用软实力推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对外合作。”李荣刚说,他将继续参与第18期的支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