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文译名“套路”深
肖竟
青年参考
(
2017年04月26日
10
版)
《生化危机》在日本的译名,就是该片原名“Biohazard”的日文读法。
各个国家和地区引进影片时,由于语言习惯和语言环境的不同,往往在片名翻译上各显“脑洞”,其中一些票房火爆的佼佼者,成了其他同类型电影译名的“模板”。
在中国,发行商喜欢用观众已有印象的“热门IP”翻译片名,这当中最知名的或许要数“总动员”系列。1995年,美国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玩具总动员》在中国大陆上映,成为“总动员”热潮的开山之作。2003年,同属皮克斯的《海底总动员》上映并大受好评,此后,“总动员”成了进口动画电影译名的“标准模板”之一,《超人总动员》《赛车总动员》都走上了这个套路,并且成绩不俗。
除了“总动员”,“疯狂”也受到电影圈追捧。2013年,美国梦工厂推出的3D动画电影《疯狂原始人》在大陆上映,票房口碑双丰收,这个别出心裁的译名也引来了后继者的效仿。由于《疯狂动物城》等以“疯狂”命名的电影质量颇高,这块“金字招牌”似乎成了票房的保障。2015年,《疯狂原始人》制作班底打造了《疯狂外星人》一片。
如果电影译名能申请专利,台湾电影圈最先抢注的会是“神鬼”系列。这一译名传统始于1992年的美国惊悚动作片《Sneakers》(大盗),奥斯卡影帝罗伯特·雷德福主演的该片在中国台湾上映时被译为《神鬼尖兵》,造就了票房神话。发行方食髓知味,此后上映的《The Saint》(圣徒)、《Operation Delta Force》(三角洲部队)两片沿用了“神鬼”风格,前者被称为《神鬼至尊》,后者则是《神鬼奇兵》。真正让“神鬼”系列威名远扬的,是1999年由斯蒂芬·索莫斯执导的美国冒险电影《木乃伊》。在台湾上映前,发行者凭借从业多年的经验与直觉,确定“神鬼传奇”这个译名。该片在台湾的票房超过1.4亿新台币,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
电影译名“套路”最深的国家,恐怕还是日本。日本翻译外国电影名称时经常采用音译,即将电影原名用日语原封不动地标注出来。例如《生化危机》在日本译名为《バイオハザード》,正是该片原名“Biohazard”的日文读法,与其称之为音译,不如说是压根儿不译。有影迷赞同这种“完全体现原作风貌”的做法,也有不少人吐槽这样“太不走心”。
各个国家和地区引进影片时,由于语言习惯和语言环境的不同,往往在片名翻译上各显“脑洞”,其中一些票房火爆的佼佼者,成了其他同类型电影译名的“模板”。
在中国,发行商喜欢用观众已有印象的“热门IP”翻译片名,这当中最知名的或许要数“总动员”系列。1995年,美国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玩具总动员》在中国大陆上映,成为“总动员”热潮的开山之作。2003年,同属皮克斯的《海底总动员》上映并大受好评,此后,“总动员”成了进口动画电影译名的“标准模板”之一,《超人总动员》《赛车总动员》都走上了这个套路,并且成绩不俗。
除了“总动员”,“疯狂”也受到电影圈追捧。2013年,美国梦工厂推出的3D动画电影《疯狂原始人》在大陆上映,票房口碑双丰收,这个别出心裁的译名也引来了后继者的效仿。由于《疯狂动物城》等以“疯狂”命名的电影质量颇高,这块“金字招牌”似乎成了票房的保障。2015年,《疯狂原始人》制作班底打造了《疯狂外星人》一片。
如果电影译名能申请专利,台湾电影圈最先抢注的会是“神鬼”系列。这一译名传统始于1992年的美国惊悚动作片《Sneakers》(大盗),奥斯卡影帝罗伯特·雷德福主演的该片在中国台湾上映时被译为《神鬼尖兵》,造就了票房神话。发行方食髓知味,此后上映的《The Saint》(圣徒)、《Operation Delta Force》(三角洲部队)两片沿用了“神鬼”风格,前者被称为《神鬼至尊》,后者则是《神鬼奇兵》。真正让“神鬼”系列威名远扬的,是1999年由斯蒂芬·索莫斯执导的美国冒险电影《木乃伊》。在台湾上映前,发行者凭借从业多年的经验与直觉,确定“神鬼传奇”这个译名。该片在台湾的票房超过1.4亿新台币,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
电影译名“套路”最深的国家,恐怕还是日本。日本翻译外国电影名称时经常采用音译,即将电影原名用日语原封不动地标注出来。例如《生化危机》在日本译名为《バイオハザード》,正是该片原名“Biohazard”的日文读法,与其称之为音译,不如说是压根儿不译。有影迷赞同这种“完全体现原作风貌”的做法,也有不少人吐槽这样“太不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