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已是第三次来美长住,但华府阴晴不定的天气着实让我措手不及。前一秒还是万里晴空,后一秒就是瓢泼大雨。一下大雨天气就转凉,但在华府附近,政治的热度从来不会递减。我所在的学校乔治梅森大学创建于上世纪70年代,因为在经济学和公共政策研究方面颇为擅长,这所年轻的学校近几年很受关注。都说学术与政见不应该混为一谈,然而在这样一个政治中心,恐怕谁都很难将学问与政坛区分得一清二楚。
每堂课上总有教授用特朗普的言论作为段子开场;大选期间,每逢候选人展开电视辩论,教授就会群发邮件“推荐你们一看”;好多同学把进城看一眼教皇当成头等大事(有好几位同学因此翘课);新闻传播课上的同学一提起中国,种种带有偏见的问题就接踵而至。在这里上课,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状况,但这种中美差异背后的逻辑让我很感兴趣。
我选了《政治与大众传媒》这门课。这门课容量不大,同学以大四学生为主,毕业后的目标多是进入美国政府工作。该课的课程形式以听讲座和讨论为主,每堂课我们的白人“教授爷爷”会先围绕一个美国政治现象展开描述,之后请大家提问、讨论。
课上,我们的教授极少聊到自己的观点,他比较喜欢用“朴实的语言”描述他所知的现象。我猜,这“朴实的语言”大概也经过了他的过滤。比如,一堂课上,我们谈到美国大选,他聊到共和党的每一个候选人,聊到伯尼·桑德斯如何通过这次选举名声大噪,聊到为什么很多美国人支持特朗普。但是如果你问他对特朗普政治生涯的预测,这个老头就眯眼一笑,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得意地对你说:“我更想知道你们怎么想。”
我们课上的讨论常常绕不开“新闻自由”。我作为美国新闻业的旁观者,也跟着美国同学们讨论了几次。
美国同学口中的“新闻自由”,其实就是指新闻完全市场化的操作,是表面上不受任何政党操控的新闻运作。现在美国最大的新闻集团包括甘尼特集团、默多克的新闻帝国,还有赫斯特公司等。完全市场化的操作看似摆脱了利益集团的操控,可以播报观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其实弊端多多。比如,本地消息和娱乐消息远远多于时政新闻。市场化的新闻集团以盈利为首要目的,这就意味着受众想看什么,他们就报什么。
根据尼尔森公司2012年的一项调查,目前美国九大报纸的读者大概有900万人,这个数字是综艺节目《Wheel of Fortune and Jeopardy》一周收视量的一半。从1980年到2012年,晚间新闻的固定受众人群从420万下降至170万。你可能觉得大多数受众如今上网看新闻了。然而,数据显示,人们在网上看新闻的时间远远少于网上购物、社交网络、使用搜索引擎。为数不多的新闻受众中,大多数人喜欢看轻松的节目,比如脱口秀;喜欢获取与自己相关的信息,比如自己的社区今天为啥着火了;喜欢听到耸人听闻的消息,比如哪里发生了失窃、抢劫。因为大家不喜欢看时政新闻,那么相关消息在新闻播报中就会被压缩,美国三大电视台NBC、CBS和ABC的晚间新闻播报时间近年来都在减少。
时政新闻少,但受众似乎并不怎么买账。芝加哥大学的National Opinion Research Center致力于调查研究美国受众对新闻的信任程度。1973年,当他们问到“你是否相信看到的新闻时”,只有10%的被调查者给出了负面答案。到了2008年,45%的受众说“不相信”。Pew Research Center在2010年调查过“美国人眼中最值得相信的新闻机构”,让人惊讶的是,以保守观点著称的Fox News得到的支持率远远高于《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在国际重大新闻爆发时,比如2003年的伊战爆发,调查显示,大多数美国人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新闻资源”,连CNN也要甘拜下风。
市场化的新闻操作,导致媒体选择以更加鲜明的立场博得眼球。这样一来,原本就持有政治立场的人会倾向于选择接受与自己具有相似立场的媒体的报道,结果就是听不到任何反对的声音,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对其他新闻机构的资源充满质疑和不信任。如此循环往复,新闻报道实际上强化了带有偏见和分歧的思想。你很难看到在某一个事件的报道中有哪个新闻机构站出来给出“权威”的解释,更别提有任何新闻机构能在备受争议的话题中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记得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共和党候选人的第二场电视辩论分为两场进行,领跑民调的十几位候选人组成了备受瞩目的晚间辩论阵容。然而,长达两个半小时的辩论结束后,连我身边的美国同学都没搞清楚到底是谁赢了辩论。特朗普被提问的次数最多,然而其他候选人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不过,辩论结束后的第二天,各大新闻网纷纷以“特朗普”作为导语或者标题报道前一天晚的精彩辩论,至此,美国民众才开始觉得:“哦,看来是他赢了。”也许这就是美国媒体设置议程的方式,看似简单的新闻标题,其实也挺耐人寻味。
了解了关于美国新闻业的种种,再看周围的新闻,便会有不太一样的感触。在这儿,很难看到人们在上班乘地铁的途中,齐刷刷打开《纽约时报》或《华盛顿邮报》然后静心阅读的场景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社交化媒体仿佛成为时代的注脚。正因如此,当我再看到有人安详地展开手中的报纸,读一读里面的新闻时,就会觉得,不管他对“媒体的公正度”持有何种态度,这份对传统新闻业的尊重和敬畏,这份习惯的沿袭,都足以成为继续推动“第四权力”向着公正、客观、真实的方向进步的最大动力。
▋作者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曾在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做交换生。
作者 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