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11月1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外媒:“习马会”关乎两岸关系未来

本报特约撰稿 郭悦 《 青年参考 》( 2015年11月11日   12 版)

    11月7日下午,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会面,握手致意。

    11月7日下午,海峡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受到全世界瞩目。

    英国广播公司称,这是66年来海峡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他们希望借此促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印度时报》称,“习马会”不仅意味着海峡两岸政治互信的大幅进步,也表明两岸关系已上升到新的阶段。

    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跨海一握”

    在相机快门声和闪光灯中双手交握,两位互称“先生”的领导人挺直腰杆,满脸微笑地握手超过1分钟。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系红色领带,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系蓝色领带,领带颜色被《纽约时报》视为“彰显双方政治底色”。

    正如习近平所说,此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历史将会记住今天”。

    台湾电视新闻网站“TVBS”兴奋地写道:“世纪握手持续了81秒!”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将这一历史性的瞬间描述为“跨海一握”。英国《卫报》称之为“里程碑式的握手”。新加坡《联合早报》则援引马英九的讲话称,这一握“穿越66年的时空,握着两岸的过去与未来,也握着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深具历史意义”。

    香港《明报》注意到,两岸领导人会面的现场采用黄色背景墙,表达两岸同根,现场摆放的棕榈树和兰花分别寓意“和平希望”、“美好、高洁、贤德”,代表了两岸和平美好的未来。

    “我们今天坐在一起,是为了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不得而复失,让两岸同胞继续开创和平安宁的生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共享美好的未来。”习近平在一小时的闭门会议前告诉媒体,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并共同为世界与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马英九也表示,此次会面将推动和平与双方更紧密的联系。

    法新社认为,“习马会”在推动两岸稳定发展层面上,是“向前迈进最为显著的一大步”。康奈尔大学中国问题专家卡尔森告诉《华盛顿邮报》:“此举不仅开启了海峡两岸关系的新篇章,而且将深刻影响台湾岛内政治和中美关系。”“德国之声”网站则提醒道,永远不应低估政治领导人的重要性和历史地位。

    微妙礼仪背后有深意

    据香港《苹果日报》报道,“习马会”后,两位领导人以圆桌共坐、各自付款的形式举行了非正式晚宴,宴会上有简体字和繁体字两份菜单,马英九带来了两瓶珍贵的金门高粱酒。此次会晤的总体费用,双方平摊。

    正如《纽约时报》所说,微妙的礼仪背后大有深意。“人们会仔细观察他们的肢体语言和表情。”台湾清华大学亚洲政策中心主任威廉·斯坦顿告诉美国彭博社。

    彭博社认为,AA制表明双方的谨慎态度,也表明大陆在处理台湾问题时很灵活。习近平必须避免将马英九的地位升至平等,而马英九必须避免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屈从,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必须清楚地传达出此次会面不涉及任何政府的合法性。为避免尴尬,双方互称“先生”,会场上没有出现国旗和其他有象征意义的物品。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注意到,“习马会”选择的地点大有讲究。新加坡民众主要由19世纪的中国移民后代组成,与大陆和台湾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受教育程度高,宽容、富裕、政治态度谨慎。《日本经济新闻》认为,新加坡能成为“习马会”的举办地,得益于新加坡首任总理李光耀的“斡旋”。

    “在新加坡举行会谈这个决定本身就是重要的。”南洋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刘洪(音)告诉福克斯新闻网,“这里不仅是一个国际中心,而且政治中立,对中国大陆和台湾都十分友好。”

    马英九向台湾《联合报》表示,他与习近平的对话旨在“确保两岸和平,维持台湾海峡的现状”,既非统一,也非独立宣言或军事威胁。他承诺不会产生任何“秘密交易或承诺”,双方将专注于创造两岸领导人定期会谈的机制。“我们将告诉习先生台湾的现状,这样他就能更好地理解和充分考虑,制定两岸政策。”

    马英九:“习马会”的影响将远远超出他的任期

    11月7日当天,白宫发言人厄内斯特对台海两岸关系改善表示“谨慎欢迎”,并重申,美国政府坚持的“一个中国”政策没有改变。美国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丹尼尔·拉塞尔说,他希望此次会谈使台海关系继续过去几年的积极势头。

    两岸的和平与稳定是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对美国而言同样如此。“两岸关系的规范化和稳定将影响亚太地区的安全局势。”美国企业研究所的亚洲研究主管丹·布鲁门萨尔告诉美国《时代》周刊。“德国之声”网站称,华盛顿一些有影响力的学者正在讨论台湾人应接受现实,放弃“台独”,生活在统一的中国。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认为,大陆和台湾之间的对峙不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如果双方领导人能有规范化、形式化、定期举行的峰会,就显示了双方都致力于达成各方可接受的解决方案。“习马会”向国际社会发出信号,两位领导人热心于通过对话而非暴力解决争端。

    美国《华尔街日报》称,几十年来,大陆和台湾在漠视与敌对之间摇摆不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缓和。这一趋势在马英九上台后得以加速,但政治关系落后于贸易、投资和旅游等其他方面的联系。

    美国广播公司(ABC)报道称,2008年以来,马英九试图使自己成为解决当今世界地缘政治难题的政治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7年来,他的政策已拉近双方距离,催生旅游热潮,达成23个贸易协定。

    雅虎新闻网报道称,民意调查显示出马英九所在政党、台湾商界和民众对与大陆保持友好关系的广泛支持。台北“中央研究院”政治学专家内森·巴托告诉《卫报》,民意调查显示,台湾几乎所有人都支持改善与大陆的对话,“没有人想看到冲突”。

    不过,厄内斯特指出,美国支持任何缓解紧张局势的措施,但将此次会谈视为“转折点”可能为时过早。《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称,两位领导人都希望取得海峡两岸都能接受的结局,但此次会面没有签署协议或发表联合声明,更多的是象征意义。

    由于马英九的任期只剩几个月,此次会谈的长期成果被一些人质疑。马英九告诉新加坡《海峡时报》,这次会谈的影响将远远超出他的任期:“我可能只剩6个月,但习近平还有7年。”

    《经济学人》:“习马会”将成两岸领导人接触的“先例”?

    在飞往新加坡的飞机上,马英九告诉美联社记者,他前一天晚上睡得相当早,并不感到紧张。“我现在感觉非常平静。”但他承认,与习近平即将举行的会晤是个“伟大的机遇,我应该把握和他见面的机会”。

    在返回台北的飞机上,马英九告诉英国路透社,虽然双方在安全和军事问题上并未完全达成一致,但至少已经开始对话。“今天的会面最重要的成就,就是海峡两岸领导人终于会面并愿意讨论相关问题。”

    《经济学人》杂志称,马英九出生在香港,成长在一个致力于统一事业的大家庭中,他希望此次会面成为两岸领导人接触的“先例”。

    马英九向英国广播公司表示,过去7年是66年来两岸关系最稳定的时期,他希望在明年5月任期结束前,将双方领导人的会晤制度化,无论哪个台湾政党上台,都要使两岸最高水平的对话保持在正确轨道上。

    马来西亚《东方日报》认为,“习马会”的举行是“打破僵局、立下规矩”,也是“敲山震虎”,给台湾下任领导人的热门候选人蔡英文“出了一道难题”。

    英国《金融时报》称,“习马会”后还应更进一步。“此次会面可能有利于缩小海峡两岸之间的隔阂,但真正恢复两岸友好关系需要进一步努力。”

    日本《外交官》杂志认为,中国大陆不会直接影响即将到来的台湾选举,但大陆对两岸关系的未来有发言权;大陆的底线很明确:台湾必须接受“一个中国”原则,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外媒:“习马会”关乎两岸关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