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7月0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宝马“撞碎”马自达 日系车为何又“躺枪”?

本报记者 黄少华 《 青年参考 》( 2015年07月01日   29 版)

    6月20日,一辆宝马7系以超过时速195公里撞上一辆马自达2。

    6月20日端午节当天,发生在南京的一起恶性交通事故,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然而,事故之后的舆论风向和讨论重点,更是让人大跌眼镜。

    一辆刚好经过事发现场的出租车用行车记录仪记录下了可怕的一幕:十字路口前,一辆宝马7系以肉眼无法辨识的速度(编注:最新报道指该车时速超过195公里),闯红灯撞上一辆马自达2,导致后者瞬间解体,车上两人当场死亡。

    事故发生后,对无良宝马车主的谴责,却被“日系车不安全”的论调淹没。在各大汽车论坛里,“日系粉”和“德系粉”再度唇枪舌战,很多人借题发挥,将日系车整体的安全性一棒打死。

    “大学生”背后偷袭“小学生”

    这其实涉及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这么多年来,只要谈及它,总能激起无数网友的口水。坊间认为日系车不安全的理由,无非是“铁皮薄、车身轻”,“吸能”更成了不安全的代名词。

    比如在这次车祸中,有人认为,如果被撞车不是马自达2,或许车主就能幸免于难;也有人认为,即便是马自达2去撞宝马7,可能也是马自达2完败……事实果真如此吗?在这次事故中,宝马7的自重约为两吨(D级车),马自达2的自重约1.1吨(A0级车),而且宝马7系是以堪比铁路动车的瞬间速度,用最坚固且有大面积溃缩吸能区的车头,撞向马自达2最薄弱的侧面,无异于以石击卵。哪怕被撞的同样是宝马,也难有幸免的可能。

    “举个略极端的例子,现实中有过不少飞鸟撞穿飞机机身的事故,就是因为瞬间动能极大所致。”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所谓哪个系别车型的安全性与否,只能与同一级别的车型进行比较,比如A级车跟A级车比,马自达2跟宝马7完全没可比性。“就像大学生去欺负小学生,还是背后偷袭,打赢了,也没什么可自豪的。”

    5年前,发生在长安街上的一起车祸,也同样震惊四方。当时,一辆英菲尼迪以近120公里的时速撞上正在等红灯的一辆白色菲亚特轿车,菲亚特上一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就此破碎。如果非要以系别来划分,英菲尼迪是日系车,菲亚特则是欧系车。

    日系车到底安不安全?

    如果说在这种极端事故中,基本上没有真正的赢家,那么在日常在驾驶中,日系车会不会在安全性上略逊一筹呢?

    一个旁证是,在美国这个最成熟的市场上,日系车的占有率多年来一直非常高。在去年由美国消费者联盟主办的《消费者报告》杂志上,可靠性排名前十的品牌中,雷克萨斯、丰田、马自达、本田、斯巴鲁和Scion等日系车占去了6席,在2013的榜单中更是占了7席。在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发布的2015年顶级安全认证车型名单中,33款获得TSP+认证的车型中,日系车占到23款,大比例领先欧美系车型。

    即便如此,还是有人质疑,会不会是在美国的日系车质量较好,到中国的就较差?这同样缺乏根据。去年11月,广汽本田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举行了国内首次车对车15°角小重叠率高速碰撞试验,是国内车对车小角度的首撞。从碰撞结果看,乘员舱保持了很好的完整性,车门可顺利打开,安全气囊和气帘也及时弹出,很好地保护假人。假人指标部位的伤害值均远远低于各部位伤害限值。

    今年4月,一汽丰田也为新卡罗拉举办了一场以安全为主题的科学实验课,通过关门声音、碰撞车型解剖和钢板薄厚等对安全的影响,来证明新卡罗拉的安全性。一汽丰田公关室室长兰兆彬告诉《青年参考》记者,影响汽车安全的最重要因素是车身结构,其次就是安全性配置。“安全与否无关系别,这是最希望向消费者传递的一个信念。多年来,丰田在美国、欧洲和日本这些标准更严苛的市场上畅销无阻,如果说安全性能存疑,不要说畅销几十年,可能早就倒闭了。”

    轻量化和安全性不矛盾

    很多人主张日系车不安全,一个最重要的所谓评判标准就是其钢板薄、车身轻。在南京交通惨案发生后,网上也盛传一篇题为《宝马7撞碎马自达2,技术分析为什么撞碎了?》的文章,文中认为“重量越大、车辆越安全”。

    得出此结论,确实有很直观的“证据”,如马自达被宝马撞就很吃亏,但如果宝马去撞一辆大货车,那显然是宝马吃亏。然而,真的是车辆越重越安全吗?这种观点有失全面。讨论汽车的安全性,是就同级别车型来说的,要求一辆A0级小车达到D级车的安全级别,显然不现实。但如果因此说,小车都不安全,显然不够准确。

    这些年来,车企都在不遗余力地对旗下产品进行轻量化改进。这是因为,安全与重量并非直接划等号,而且,随着新型材料的使用,很多轻质材料反而具备更好的安全性。如宝马已研发出碳纤维复合材料车身;奥迪更是在很多量产车型上使用铝制构造,减轻自重。

    同时,车企在提高基于车身结构的被动安全性之外,更是研发了很多智能化的主动安全配置,如车道偏离提醒系统、自适应巡航系统、自动泊车等,甚至有不少豪华车企业已研发出自动驾驶汽车,沃尔沃已将“零伤亡”作为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

    可以说,轻量化和安全性之间并不矛盾,甚至息息相关,它们都代表了企业技术的进步,以及汽车的未来发展方向。

 

宝马“撞碎”马自达 日系车为何又“躺枪”?
一汽-大众独家回应“降薪”和“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