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防现代化进入“新常态”
作者 袁野
《
青年参考
》(
2015年03月11日
02
版)
中国军事实力与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是真实存在的,但它更应该成为努力加强军事建设的动力,而不应只是面对外媒追问时,用于回击和自辩的理由。
3月5日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傅莹透露,2015年,中国国防支出将连续第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今年增幅为10.1%;在场的外国记者也一如既往,提出了全场惟一一个关于军费的问题。难怪傅莹笑言:“每次都要问军费,据说我的前任也是如此,前任的前任也是如此。”
会后,外媒少不了对中国军费增长品头论足一番,思路和之前相比没什么变化,其中不少报道“忽略”了一点:中国军费今年的增幅是5年来最低。
在国内,一些关心国防的网友表示了担忧: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在,是否会影响军事现代化进程?目前来看,中国军费所占GDP的比重是1.6%,远低于世界平均的3%;军费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还在逐年下降,只占不到6%。乍一看,中国军费确实少了些。
相比于关注怎样向世界解释中国军力,我们更应转换视角,从新闻发布会上解读出一些中国军队自身发展进程的信息,而没有必要跟随外国媒体的节奏起舞。
军费增长10.1%究竟透露出那些信息?这意味着中国的国防建设已进入“新常态”,军费增长趋于稳定。熟悉中国国防状况的人都知道,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一度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而当时恰逢冷战高峰期,军事技术日新月异,中国的国防建设因此欠下了大笔“债务”:直到21世纪初,陆军还开着20世纪60年代设计的坦克,海军的驱逐舰只能靠火炮防空,空军的轰炸机更是服役超过半个世纪的“老家伙”……因此,民间军事爱好者和一些带有半官方色彩的军事专家才在那些年不断发出“中国军力与经济实力不匹配”的呼声。
“补偿式发展”刻不容缓。此后数年,99式坦克大批列装,“054A”、“052D”等新型舰艇不断下水服役,“歼20”和“歼31”等第四代战机也开始翱翔蓝天……得益于中国军事透明度的提升,世界意识到,“中国的国防力量要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不再是奢谈。
经过十余年大力投入,中国军费涨幅由14%回落至10%,预示着“补偿式发展”接近尾声,中国国防建设准备“稳步前进”了。随着主战装备的更新换代基本完成,中国军费今后将更多地集中在提高军人待遇、提高训练水平上。当然,和平发展的理念决定,中国不会将大笔军费花费在打仗和维持核武库上,而是可以用来研制新装备,这正是美国目前(也是长期以来的)做不到的。对比二战后的美国军费发展曲线就可以看出,当今中国的军费增长幅度同里根时期的美国比较接近,都是和平环境下的快速、稳步提升。
毫无疑问,中国军力与世界首强的差距依然巨大,美国的军费依然超过其身后14个国家的总和,占GDP比重高达3.8%,是中国的一倍还多。总量差距尚且如此,更不用提人均数据了。不久前,国内媒体“解放军单兵装备价值不过6部iPhone”的报道虽然受到质疑,但也提醒我们,现在还不到满足的时候。
所以,中国不会因为某些人的非议,而停止国防现代化的步伐。这种自主性才是最需要坚持的。即便是对中国军费增长“颇有微词”的美国人,也会要求“中国承担国际责任、为地区稳定做出积极贡献”。问题是,“承担国际责任”谈何容易?中国海军在亚丁湾护航,一艘军舰的油钱一年就要数千万人民币。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也说过:“有些人总是希望中国是长不大的童子军。如果是那样的话,中国就安宁了?地区就稳定了?天下就太平了?”
中国没有搞军备竞赛的传统,但另一方面,中国的军事实力的确有许多需要补强的方面——无论是军费投入还是军队战斗力。差距是真实存在的,但对中国来说,它更应该成为努力加强军事建设的动力,而不应只是面对外媒追问时,用于回击和自辩的理由。
中国军事实力与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是真实存在的,但它更应该成为努力加强军事建设的动力,而不应只是面对外媒追问时,用于回击和自辩的理由。
3月5日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傅莹透露,2015年,中国国防支出将连续第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今年增幅为10.1%;在场的外国记者也一如既往,提出了全场惟一一个关于军费的问题。难怪傅莹笑言:“每次都要问军费,据说我的前任也是如此,前任的前任也是如此。”
会后,外媒少不了对中国军费增长品头论足一番,思路和之前相比没什么变化,其中不少报道“忽略”了一点:中国军费今年的增幅是5年来最低。
在国内,一些关心国防的网友表示了担忧: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在,是否会影响军事现代化进程?目前来看,中国军费所占GDP的比重是1.6%,远低于世界平均的3%;军费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还在逐年下降,只占不到6%。乍一看,中国军费确实少了些。
相比于关注怎样向世界解释中国军力,我们更应转换视角,从新闻发布会上解读出一些中国军队自身发展进程的信息,而没有必要跟随外国媒体的节奏起舞。
军费增长10.1%究竟透露出那些信息?这意味着中国的国防建设已进入“新常态”,军费增长趋于稳定。熟悉中国国防状况的人都知道,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一度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而当时恰逢冷战高峰期,军事技术日新月异,中国的国防建设因此欠下了大笔“债务”:直到21世纪初,陆军还开着20世纪60年代设计的坦克,海军的驱逐舰只能靠火炮防空,空军的轰炸机更是服役超过半个世纪的“老家伙”……因此,民间军事爱好者和一些带有半官方色彩的军事专家才在那些年不断发出“中国军力与经济实力不匹配”的呼声。
“补偿式发展”刻不容缓。此后数年,99式坦克大批列装,“054A”、“052D”等新型舰艇不断下水服役,“歼20”和“歼31”等第四代战机也开始翱翔蓝天……得益于中国军事透明度的提升,世界意识到,“中国的国防力量要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不再是奢谈。
经过十余年大力投入,中国军费涨幅由14%回落至10%,预示着“补偿式发展”接近尾声,中国国防建设准备“稳步前进”了。随着主战装备的更新换代基本完成,中国军费今后将更多地集中在提高军人待遇、提高训练水平上。当然,和平发展的理念决定,中国不会将大笔军费花费在打仗和维持核武库上,而是可以用来研制新装备,这正是美国目前(也是长期以来的)做不到的。对比二战后的美国军费发展曲线就可以看出,当今中国的军费增长幅度同里根时期的美国比较接近,都是和平环境下的快速、稳步提升。
毫无疑问,中国军力与世界首强的差距依然巨大,美国的军费依然超过其身后14个国家的总和,占GDP比重高达3.8%,是中国的一倍还多。总量差距尚且如此,更不用提人均数据了。不久前,国内媒体“解放军单兵装备价值不过6部iPhone”的报道虽然受到质疑,但也提醒我们,现在还不到满足的时候。
所以,中国不会因为某些人的非议,而停止国防现代化的步伐。这种自主性才是最需要坚持的。即便是对中国军费增长“颇有微词”的美国人,也会要求“中国承担国际责任、为地区稳定做出积极贡献”。问题是,“承担国际责任”谈何容易?中国海军在亚丁湾护航,一艘军舰的油钱一年就要数千万人民币。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也说过:“有些人总是希望中国是长不大的童子军。如果是那样的话,中国就安宁了?地区就稳定了?天下就太平了?”
中国没有搞军备竞赛的传统,但另一方面,中国的军事实力的确有许多需要补强的方面——无论是军费投入还是军队战斗力。差距是真实存在的,但对中国来说,它更应该成为努力加强军事建设的动力,而不应只是面对外媒追问时,用于回击和自辩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