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行为艺术女王”丽贝卡·贝尔莫尔:
艺术能够拯救世界
本报记者 张慧
《
青年参考
》(
2015年02月04日
11
版)
|
丽贝卡·贝尔莫尔(左)在“对话加拿大”活动现场。 |
|
由于跟随不会说英语的祖母生活,两人之间的沟通主要依靠身体,因此肢体语言成了贝尔莫尔喜欢使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我的身体可以变成任何人的身体,我的内心和真实的自我,可以转化成很多种外在的形式。”她说。 |
|
由于跟随不会说英语的祖母生活,两人之间的沟通主要依靠身体,因此肢体语言成了贝尔莫尔喜欢使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我的身体可以变成任何人的身体,我的内心和真实的自我,可以转化成很多种外在的形式。”她说。 |
1月29日晚,加拿大驻华使馆举办“对话加拿大”活动,请来该国“行为艺术女王”丽贝卡·贝尔莫尔与中国艺术爱好者交流,以此揭开中加文化交流年的序幕。
被夺走“语言”后,她有了新的“语言”
贝尔莫尔走上讲台,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几秒钟后,她睁开眼睛,用纯正的英语说:“我是加拿大印第安人,我在成长过程中一直被称为印第安人,但我不会说印第安语,我的‘语言’被夺走了。”
“年幼时,我听过印第安语,但被鼓励说英语。”贝尔莫尔表示,无法在寥寥数语中讲述语言被剥夺的故事,但有失就有得,如今,她拥有了一种全新的有强大表现力的语言:视觉艺术。
作为加拿大著名的原住民艺术家,贝尔莫尔通过表演、雕塑、音响等媒介进行艺术创作,多次参加加拿大及国际展览,作品获得了无数荣誉。
在“对话加拿大”的活动现场,她向观众展示了制作景观艺术的视频。视频中,她将报道国际新闻的英文报纸贴在一个印第安女子身上,这些代表着英语霸权的报纸成了模特的衣裙。看上去,这位印第安女子的造型和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坐在王位上的画像如出一辙。
“在维多利亚女王时期,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加拿大设立了众多英语学校,要求当地原住民儿童入学学英语,被文明同化的印第安人就此失去了自己的语言。”贝尔莫尔这样解释创作的动机,“作为原住民艺术家,我的作品一直试图理解,我们如何一步步陷入了现在的境地。”
少数群体中的少数留在保留地
加拿大现有3个法定的原住民群体,分别是“第一民族”、“梅蒂斯人”和“因纽特人”。贝尔莫尔所属的“第一民族”,保留地位于瑟勒湖东南岸,距离安大略省东北部城市德莱顿56公里,使用的语言是阿尼什纳比语。
作为加拿大原住民,贝尔莫尔认为,她本该传承的传统被毁掉了。在她看来,这是教育“惹的祸”。“教育是复杂的,越接受加拿大的主流教育,越丧失对部落传统文化的掌握。”贝尔莫尔说。
如今,“第一民族”的保留地仍拥有茂密的树丛和辽阔的湖泊,部落人延续着渔猎和采集的生活方式。截止2008年4月,“第一民族”的2837人中,只有774人在保留地生活。
“原住民内部也存在多样性和身份认同的差异。”贝尔莫尔说,“比如,我不住在树林里,而是生活在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
“景观之变”开启中加文化年
贝尔莫尔的演讲有诗歌般的节奏和韵律感,她反复提到“内在”和“外在”,探讨了这两者与景观艺术的关系。她希望通过行为艺术传达这样的信息:我存在,我在这里,我是加拿大文化的一部分。
1月31日到3月8日,“景观之变:加拿大艺术中人与风景的改造”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展出,囊括了包含贝尔莫尔在内的15名加拿大顶级艺术家的作品。这是近50年来在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加拿大当代艺术展。
“很多中国人从视觉艺术、表演艺术、文学和电影等文化交流中,获得了对加拿大的第一印象。中国蓬勃发展的艺术市场,对加拿大艺术家来说,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加拿大驻华大使赵朴表示,今日美术馆的展览只是一个开始,2014年11月加拿大总理哈珀访华时,中加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将2015~2016年确定为中加文化交流年。
在活动的最后,贝尔莫尔表示,自己对中国当代艺术知之甚少,对她而言,此次与中国同行交流的机会非常重要。
“热爱艺术的人更多地接近、合作、交谈,会让人们产生信心,坚定艺术能够影响社会的信念。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我相信,艺术能够拯救世界。”贝尔莫尔说。
1月29日晚,加拿大驻华使馆举办“对话加拿大”活动,请来该国“行为艺术女王”丽贝卡·贝尔莫尔与中国艺术爱好者交流,以此揭开中加文化交流年的序幕。
被夺走“语言”后,她有了新的“语言”
贝尔莫尔走上讲台,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几秒钟后,她睁开眼睛,用纯正的英语说:“我是加拿大印第安人,我在成长过程中一直被称为印第安人,但我不会说印第安语,我的‘语言’被夺走了。”
“年幼时,我听过印第安语,但被鼓励说英语。”贝尔莫尔表示,无法在寥寥数语中讲述语言被剥夺的故事,但有失就有得,如今,她拥有了一种全新的有强大表现力的语言:视觉艺术。
作为加拿大著名的原住民艺术家,贝尔莫尔通过表演、雕塑、音响等媒介进行艺术创作,多次参加加拿大及国际展览,作品获得了无数荣誉。
在“对话加拿大”的活动现场,她向观众展示了制作景观艺术的视频。视频中,她将报道国际新闻的英文报纸贴在一个印第安女子身上,这些代表着英语霸权的报纸成了模特的衣裙。看上去,这位印第安女子的造型和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坐在王位上的画像如出一辙。
“在维多利亚女王时期,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加拿大设立了众多英语学校,要求当地原住民儿童入学学英语,被文明同化的印第安人就此失去了自己的语言。”贝尔莫尔这样解释创作的动机,“作为原住民艺术家,我的作品一直试图理解,我们如何一步步陷入了现在的境地。”
少数群体中的少数留在保留地
加拿大现有3个法定的原住民群体,分别是“第一民族”、“梅蒂斯人”和“因纽特人”。贝尔莫尔所属的“第一民族”,保留地位于瑟勒湖东南岸,距离安大略省东北部城市德莱顿56公里,使用的语言是阿尼什纳比语。
作为加拿大原住民,贝尔莫尔认为,她本该传承的传统被毁掉了。在她看来,这是教育“惹的祸”。“教育是复杂的,越接受加拿大的主流教育,越丧失对部落传统文化的掌握。”贝尔莫尔说。
如今,“第一民族”的保留地仍拥有茂密的树丛和辽阔的湖泊,部落人延续着渔猎和采集的生活方式。截止2008年4月,“第一民族”的2837人中,只有774人在保留地生活。
“原住民内部也存在多样性和身份认同的差异。”贝尔莫尔说,“比如,我不住在树林里,而是生活在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
“景观之变”开启中加文化年
贝尔莫尔的演讲有诗歌般的节奏和韵律感,她反复提到“内在”和“外在”,探讨了这两者与景观艺术的关系。她希望通过行为艺术传达这样的信息:我存在,我在这里,我是加拿大文化的一部分。
1月31日到3月8日,“景观之变:加拿大艺术中人与风景的改造”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展出,囊括了包含贝尔莫尔在内的15名加拿大顶级艺术家的作品。这是近50年来在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加拿大当代艺术展。
“很多中国人从视觉艺术、表演艺术、文学和电影等文化交流中,获得了对加拿大的第一印象。中国蓬勃发展的艺术市场,对加拿大艺术家来说,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加拿大驻华大使赵朴表示,今日美术馆的展览只是一个开始,2014年11月加拿大总理哈珀访华时,中加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将2015~2016年确定为中加文化交流年。
在活动的最后,贝尔莫尔表示,自己对中国当代艺术知之甚少,对她而言,此次与中国同行交流的机会非常重要。
“热爱艺术的人更多地接近、合作、交谈,会让人们产生信心,坚定艺术能够影响社会的信念。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我相信,艺术能够拯救世界。”贝尔莫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