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12月0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遗骨和货船一起沉没

中国矿工长眠新西兰海底112年

本报记者 张慧 《 青年参考 》( 2014年12月03日   16 版)

    “文特诺”号上的钟

    新西兰华人在海边拜祭“文特诺”号上的祖先

    徐肇开

    1902年10月26日,“文特诺”号起航。

    ■11月24日,纪录片《499人的回乡梦》在新西兰毛利电视台开播

    ■这部影片围绕1902年沉没的“文特诺”号展开,船上有499具中国矿工的遗骨

    ■如何安置沉船和长眠在水下的遗骨,在新西兰引发激烈争论

    “文特诺”号触礁沉没

    11月24日,纪录片《499人的回乡梦》在新西兰毛利电视台开播,将人们的视线吸引到112年前沉没的一艘货船上。

    1902年10月26日,英国格拉斯哥公司建造的货船“文特诺”号从威灵顿驶向香港,船上是客死他乡的中国矿工的遗骨。这些遗骨将被送到中国,交给家人安葬。

    除了船员,船上还有几个上了年纪的中国人,他们获准免费搭船去香港,负责照管中国矿工的棺木。

    离开威灵顿的第二天,“文特诺”号在塔拉纳基海岸附近触礁。船体的损伤似乎并不严重,因为船长并未求救,而是决定到附近的新普利茅斯港修补。然而,行驶到赫基昂加港附近时,货船大面积进水,开始下沉。

    4艘救生艇载着船上的人逃生。3艘救生艇平安靠岸,最后一艘却不见踪影,艇上的13人死亡,其中包括“文特诺”号的船长。

    “文特诺”号上的中国矿工遗骨意外改变了安息之地。“文特诺”号沉没后,一些中国矿工的遗骨被冲上岸。当地的毛利人相信入土为安,为这些残肢设立了墓地。更多的遗骨在水下长眠。

    送死去的中国矿工回家

    新西兰南部岛屿的金矿由欧洲淘金者发现,不过很快就被他们遗弃。1864年,新西兰奥塔哥省邀请中国人到这些金矿工作。

    当时中国正值太平天国运动,社会动荡。淘金工作十分艰苦,但很多人选择到海外淘金,以逃避战乱。5年内,超过2000个中国人远赴新西兰,其中多数矿工来自广东。

    这些旷工要适应繁重的劳动、陌生的环境和歧视,只能互相依靠。1882年,新西兰南部的中国矿工在当地成立了华人慈善互助组织昌盛堂。入会的华工定期缴纳会费,帮助死去的矿工被送回家乡,按照家乡的习俗入土为安。

    中国商人徐肇开是昌盛堂的首任会长。1883年,他将230位矿工的遗骸送到家乡。1902年,他计划将埋葬在40多个墓园里的近500具遗骨送回中国。

    昌盛堂成立时,一些遗骨已在奥塔哥长眠了20年。1902年,《北奥塔哥时报》描述了起骨的过程:

    “一名男子一边从容地抽着香烟,一边用毛刷刷掉骨头上粘着的杂物。”尚且完整的尸骨被放入镀了锌的棺材,立刻用钉子钉死。工作人员对那些只有残骸的遗体进行清洗、干燥,然后用白布包紧,放进小型的木质棺材中。

    在“文特诺”号起航前,64岁的徐肇开突然去世,他的遗骨也被送到这艘运尸船上。

    “文特诺”号沉没后,船上的文书和档案沉入大海,除了徐肇开,其余400多具遗骨的身份成了谜。

    “可怜我的父亲,他死了两次”

    100多年后,在赫基昂加港150米深的海底,“文特诺”号的残骸被找到了。

    2012年12月,新西兰独立制片人约翰·艾伯特的“文特诺项目团队”找到了这艘船的残骸。搜寻和勘探花了3年时间,耗费30万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144万元),“成果”被整理成纪录片《499人的回乡梦》。该片跟随徐肇开的曾孙邓肯,寻找沉船背后的故事。

    不过,这一残骸直到2013年才被确认是“文特诺”号。新西兰新闻网站“Stuff”称,“新西兰遗产”组织一直试图让艾伯特等人不要声张。如今,沉船残骸被列为考古遗迹,没有政府的准许,任何人不能对该船进行勘探、破坏,也不能挪动船上的器物。

    “文特诺”号的沉没曾经是个大新闻,新西兰政府和华人社团都发起了对沉船原因的调查,1902年11月21日宣布的调查结果称,船触礁的原因是船长的疏忽或失职。

    徐肇开的儿子徐金玉一直在为寻找“文特诺”号而努力。“可怜我的父亲,他死了两次。”徐金玉曾对新西兰媒体说。

    “文特诺”号成了新西兰中国矿工共同的伤痛,也成为第一代中国移民背井离乡、作出牺牲的代名词。

    寻找“文特诺”号的行动遭质疑

    今年11月初,艾伯特举行了关于“文特诺”号的新闻发布会。

    有人质疑他是否有权寻找“文特诺”号。“我去参加新闻发布会,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感到震惊和失望,他们居然没有事先征求我们的意见,至少应该通知我们。”新西兰华联总会前任主席杨惠芳告诉美联社,“船上的遗骨是我们的祖先、同胞。”

    部分华人矿工的后人告诉新西兰“3News”新闻网,得知祖先的下落让他感到“兴奋”。“按照中国传统,后代给祖先上坟是很重要的,这样祖先才能安心,会保佑后人生活顺利。”

    艾伯特表示,他和一些华人社团谈过此事,但不可能咨询每个华人的意见。 “我感到很受伤,”他说,“我做的一切都能拿到桌面上、都是合法的、初衷都是好的。”他表示,他制作了关于“文特诺”号的纪录片,但并没打算从中捞一笔。“‘文特诺’号是中国和新西兰之间的重要纽带。”艾伯特说,“中国人早期对新西兰的贡献非常重要,他们的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持续至今。”

    2014年1月和4月,“文特诺项目团队”两次潜入海底拍摄沉船,取出船上的一些物品,包括钟、舷窗、发报器和一盏灯。擅自挪动船中物品触犯了华人的禁忌,在一些人看来,此举与“盗墓”无异。

    徐肇开的玄孙彼得对美联社表示,艾伯特只是告诉他,打算派一个远程控制的机器人登船,从未说过要从“文特诺”号上拿东西。“那是墓地,是神圣的地方。”彼得说,“从道德的角度来说,事先征求我们的意见会更好。”

    艾伯特表示,他将把从船上取出的物品送回中国。新西兰中国商会的克里斯登·黄表示,“华人社区十分不满”,因为“这些东西不仅属于华人,也是新西兰人的社会和文化遗产”。

    新西兰政府没有就此事表态。一名国会议员曾提出将沉船变成旅游地,遭到种族关系专员苏珊的驳斥,称这一提议没有考虑华人的感受。苏珊认为,艾伯特的团队惊扰水下的“文特诺”号是“想从沉船中牟利”。

    新西兰华人社团希望人们不要打扰先人在水下的安息之地,于2014年5月申请保护“文特诺”号遗迹。杨惠芳表示,2013年,她和100多名华人代表到海边拜祭“文特诺”号上的同胞,希望他们安息。

    争论还在继续

    在纪录片《499人的回乡梦》的末尾,邓肯回到中国,完成了先祖没有完成的旅行。

    但围绕“文特诺”号展开的争论还在继续。引起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如何安置“文特诺”号上的遗骨。

    艾伯特坚持认为,应该将水下的遗骨送回中国,因为这是死去的华人矿工的心愿。

    新西兰中国商会认为,旷工遗骨应该在沉船中安眠。克里斯登·黄告诉《新西兰先驱报》:“最早到新西兰定居的华人感到非常沮丧,因为勘探者对他们祖先的遗体没有表现出敬畏,也缺乏对华人社区的尊重。”

    杨惠芳表示,这些遗骨在海底长眠了这么多年,想要确定他们的身份并不现实,人们能做的就是不再打扰他们。

 

中国矿工长眠新西兰海底1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