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亚洲面对新挑战
○作者 巴里·德斯加 ○译者 叶琦保
《
青年参考
》(
2013年07月10日
02
版)
亚洲在未来10年面对许多不同性质的挑战,让预测目前发展趋势的可能结果变得更加困难。没有什么人会怀疑亚洲强国正又一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影响力,但在区域内须切忌善忘和得意忘形。
许多对全球趋势的分析都有一个主要缺点——喜欢假设我们所熟悉社会的发展可以在其他地方复制。我们往往非常乐观,在总结其他社会的发展趋势时,也只把焦点放在好消息上。我们只注意到对亚洲的崛起和世界重心从西方转到东方的谈论,却忽略了亚洲的崛起是发生在一个和平和政治相对稳定的时代。
如果亚洲进入一段时期的冲突和不稳定,南中国海和东海的紧张气氛飙升,或东亚核冲突的威胁加剧,那么资源将被转向加强防卫力量,外来和本区域投资者也会却步。扩大区域经济和政治合作的进展将放慢。出于对区域国家脆弱性的担忧,一些相互联系的区域框架和双边协议出现了,这是为了减少冲突的风险并深化共同利益。
与此同时,妒忌心理所带来的社会不满也不容忽视。区域国家内的发展并不平衡。中国的增长主要集中在沿岸地带,从出口导向的政策、经济特区的设立和大规模的外来和本地投资获益。然而,内陆省份却望尘莫及,造成大量农民工迁移到繁荣的沿岸城市寻求机会。
在有冲突的地区如阿富汗、缅甸和尼泊尔,贫富之间的差距大大地扩大了。内部矛盾、武装反抗和政治暴力让人们一再感到绝望。收入被转移到海外,贪污和国家资产落入个人手中让人们对政府失去信心,海外和本地的投资者也采取了短期的行为。即使是新加坡和香港也面对收入不平等的问题。快速变化且日益严重的社会不平等,凸显了国家内部出现动乱的风险。
这些脆弱性值得我们在宣布亚洲世纪的到来前深思。除非爆发涉及强国的重大战争,或让美国精疲力竭的另一次大衰退,相信美国国力正面临消退的人会大失所望。尽管中国经济将在下个10年超越美国,美国依然是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和西方的软实力也被低估了。不管是在商业或国际政治上,英语的使用都增加了。区域组织如亚细安也使用英语。
西方的时尚、音乐和体育项目在全球也有很多追随者。对英国超级足球联赛和美国职业篮球赛的浓厚兴趣,反映了全球电视观众的影响力。亚洲电视频道努力争取全球观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与中国央视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观众人数却远不及CNN、BBC甚至较为地方性的FOX。
亚洲的硬实力虽然与日俱增,特别是在经济课题上,西方却能巧妙地控制全球议程。国际机构的管理还是掌握在西方手里。亚洲日益强大的实力只能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及世界贸易组织慢慢地被感受到。
在改变联合国安理会架构,让日本与印度也成为常任理事国上不会有什么进展,因为联合国会员对这课题陷入了僵局。
在经济上,目前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谈判,显示了美国要在符合其利益的领域如投资、竞争政策、劳动力标准、政府采购和知识产权维持开放市场。与此同时,它却阻碍不受限制的纺织品和成衣——对越南有利但意味着美国得终止对农业的津贴——等课题的进展。
虽然日本表示有意加入谈判,中国近期也有正面的反应,但除非整个配套重新打开并照顾到它们的利益,两国是不太可能参与的。
尽管发展中国家日益反对,按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安排,世界银行行长一直是美国人,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则一直是欧洲人。崛起的中国、印度及巴西等按配额有投票权,但配额远低于它们对全球经济的贡献。欧美成员国一直不愿意削减自身的投票权来满足崛起国家的要求。
接下来10年,亚洲的区域环境将更变幻莫测。人口趋势将是一大挑战。在南亚,持续的人口高增长将带来的人口年轻化,与中国一胎化政策将带来的快速人口老龄化形成强烈对比。印度、巴基斯坦及阿富汗挥之不去的紧张氛围,将加强区域的不稳定、支持军事上的高开支及凸显这个次大陆内发生冲突的风险。
自邓小平1980年代推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加速成为中等收入经济体。然而,在中国攀上工业生产价值链的同时,它将面对创新、推行发展全新或经过改善的现有技术、并在干细胞研究、纳米科技及节能技术等领域占领先地位的挑战。捷径是收购因为目前经济危机而缺乏基金的西方先进科技公司。不过,这将导致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更常引用国家安全法令来防止中国收购知名或高科技公司。
亚洲在未来10年面对许多不同性质的挑战,让预测目前发展趋势的可能结果变得更加困难。没有什么人会怀疑亚洲强国正又一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影响力,但在区域内须切忌善忘和得意忘形。亚洲强国在扩张它们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时,不仅会面对西方的抗拒,也会让区域内较弱的其他国家对实力和影响力日益增加的区域霸权感到担忧。
中国的邻居在经济上会日益依赖中国,但在安全上却将更多以美国或彼此为伙伴。同样的,印度的崛起会看到印度经济同次大陆进一步融合,但其邻居也会加强同印度周围较小国家的政治和安全关系来牵制它。
作者是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院长。
□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中文网,原载研究院电子刊物《RSIS评论》。
(本版言论不代表本报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均有删节。)
亚洲在未来10年面对许多不同性质的挑战,让预测目前发展趋势的可能结果变得更加困难。没有什么人会怀疑亚洲强国正又一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影响力,但在区域内须切忌善忘和得意忘形。
许多对全球趋势的分析都有一个主要缺点——喜欢假设我们所熟悉社会的发展可以在其他地方复制。我们往往非常乐观,在总结其他社会的发展趋势时,也只把焦点放在好消息上。我们只注意到对亚洲的崛起和世界重心从西方转到东方的谈论,却忽略了亚洲的崛起是发生在一个和平和政治相对稳定的时代。
如果亚洲进入一段时期的冲突和不稳定,南中国海和东海的紧张气氛飙升,或东亚核冲突的威胁加剧,那么资源将被转向加强防卫力量,外来和本区域投资者也会却步。扩大区域经济和政治合作的进展将放慢。出于对区域国家脆弱性的担忧,一些相互联系的区域框架和双边协议出现了,这是为了减少冲突的风险并深化共同利益。
与此同时,妒忌心理所带来的社会不满也不容忽视。区域国家内的发展并不平衡。中国的增长主要集中在沿岸地带,从出口导向的政策、经济特区的设立和大规模的外来和本地投资获益。然而,内陆省份却望尘莫及,造成大量农民工迁移到繁荣的沿岸城市寻求机会。
在有冲突的地区如阿富汗、缅甸和尼泊尔,贫富之间的差距大大地扩大了。内部矛盾、武装反抗和政治暴力让人们一再感到绝望。收入被转移到海外,贪污和国家资产落入个人手中让人们对政府失去信心,海外和本地的投资者也采取了短期的行为。即使是新加坡和香港也面对收入不平等的问题。快速变化且日益严重的社会不平等,凸显了国家内部出现动乱的风险。
这些脆弱性值得我们在宣布亚洲世纪的到来前深思。除非爆发涉及强国的重大战争,或让美国精疲力竭的另一次大衰退,相信美国国力正面临消退的人会大失所望。尽管中国经济将在下个10年超越美国,美国依然是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和西方的软实力也被低估了。不管是在商业或国际政治上,英语的使用都增加了。区域组织如亚细安也使用英语。
西方的时尚、音乐和体育项目在全球也有很多追随者。对英国超级足球联赛和美国职业篮球赛的浓厚兴趣,反映了全球电视观众的影响力。亚洲电视频道努力争取全球观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与中国央视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观众人数却远不及CNN、BBC甚至较为地方性的FOX。
亚洲的硬实力虽然与日俱增,特别是在经济课题上,西方却能巧妙地控制全球议程。国际机构的管理还是掌握在西方手里。亚洲日益强大的实力只能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及世界贸易组织慢慢地被感受到。
在改变联合国安理会架构,让日本与印度也成为常任理事国上不会有什么进展,因为联合国会员对这课题陷入了僵局。
在经济上,目前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谈判,显示了美国要在符合其利益的领域如投资、竞争政策、劳动力标准、政府采购和知识产权维持开放市场。与此同时,它却阻碍不受限制的纺织品和成衣——对越南有利但意味着美国得终止对农业的津贴——等课题的进展。
虽然日本表示有意加入谈判,中国近期也有正面的反应,但除非整个配套重新打开并照顾到它们的利益,两国是不太可能参与的。
尽管发展中国家日益反对,按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安排,世界银行行长一直是美国人,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则一直是欧洲人。崛起的中国、印度及巴西等按配额有投票权,但配额远低于它们对全球经济的贡献。欧美成员国一直不愿意削减自身的投票权来满足崛起国家的要求。
接下来10年,亚洲的区域环境将更变幻莫测。人口趋势将是一大挑战。在南亚,持续的人口高增长将带来的人口年轻化,与中国一胎化政策将带来的快速人口老龄化形成强烈对比。印度、巴基斯坦及阿富汗挥之不去的紧张氛围,将加强区域的不稳定、支持军事上的高开支及凸显这个次大陆内发生冲突的风险。
自邓小平1980年代推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加速成为中等收入经济体。然而,在中国攀上工业生产价值链的同时,它将面对创新、推行发展全新或经过改善的现有技术、并在干细胞研究、纳米科技及节能技术等领域占领先地位的挑战。捷径是收购因为目前经济危机而缺乏基金的西方先进科技公司。不过,这将导致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更常引用国家安全法令来防止中国收购知名或高科技公司。
亚洲在未来10年面对许多不同性质的挑战,让预测目前发展趋势的可能结果变得更加困难。没有什么人会怀疑亚洲强国正又一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影响力,但在区域内须切忌善忘和得意忘形。亚洲强国在扩张它们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时,不仅会面对西方的抗拒,也会让区域内较弱的其他国家对实力和影响力日益增加的区域霸权感到担忧。
中国的邻居在经济上会日益依赖中国,但在安全上却将更多以美国或彼此为伙伴。同样的,印度的崛起会看到印度经济同次大陆进一步融合,但其邻居也会加强同印度周围较小国家的政治和安全关系来牵制它。
作者是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院长。
□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中文网,原载研究院电子刊物《RSIS评论》。
(本版言论不代表本报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