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科学改写生命进化的剧本
○作者 [美] 凯伦·R·龙 ○译者 陈荣生
《
青年参考
》(
2013年07月10日
32
版)
|
《创造:科学是如何重塑生命的》(Creation: How Science Is Reinventing Life Itself),克伦特出版社2013年6月,288页。 |
生命的演进缓慢而顽强地延续了数十亿年。基因技术的崛起,让人类有能力跳出自然为进化设下的框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造物主”。
蜘蛛网具备的超高强度和弹性,是人类制作的任何东西都无法相比的。“它们不会引发我们体内的免疫反应,而且不溶于水,这是古希腊人用蜘蛛网来包扎伤口时所依托的两点事实。”科普作家亚当·卢瑟福如是说。
最近,蛛丝激发了另一种创新。犹他州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将园蛛科小动物的DNA,植入一只名为“雀斑”的雌性山羊的基因组内,毗邻其自身的编码碱基对,以提高羊奶产量。现在,经过基因改造的“雀斑”产奶时,“奶水里充满了蜘蛛丝(的成分)。”
在《创造:科学是如何重塑生命的》一书中,卢瑟福用4页篇幅,不厌其烦地描述了上述两个情景。这是一本新鲜、迷人而严谨的读物。作为《自然》杂志的编辑,卢瑟福拥有伦敦大学学院遗传学博士头衔。和勤劳的蜘蛛相似,他把渊博的知识倾注于精心编织的文句中,将读者吸引到40亿年来的自然进化史上,也没有漏掉人类就此进行的小修小补。
卢瑟福通过将《创造》一分为二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全书上下篇分别被命名为“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未来”,两部分皆可独立成章,但作者更希望读者能够同时吸收这两幅“画卷”中的景色,既回顾过去又展望未来。他强调,生命的爆发只有一次,那就是在地球的洪荒年代,当时,一枚细胞一分为二。“此后,被我们定义为生命的存在形式,通过一系列漫长而复杂的演进,最终将那份基因传递到你身上。生命渺小,却令人困惑地顽强……”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在书中被巧妙地回避掉了。毕竟,以今天的视角来看,这样的学说显得粗糙。取而代之,卢瑟福点明:“生命是一种异常保守的体系:DNA在所有物种中都是相同的,代码的字母是相同的,代码的密码是相同的,连分子的定向也是相同的。细菌中有什么,蓝鲸身上就有什么。只有单一源头的体系才可能显示出这种严谨的守恒。”
6月13日,美国最高法院通过了有关基因工程专利权的决议。《创造》选择在此时上市,的确十分应景。该书的下半部分提到,技术进步的意义远超法律修改的意义。卢瑟福做出惊人预言:“在未来数年内,也是40亿年来的第二次,一种活体——大概是类似细胞之类的东西,将会诞生于实验室——注意,不是来自现存的任何细胞。”
这样的预言有点令人心神不定,但卢瑟福坚定地拉着我们往前走,为斯坦福大学的“乐高积木式生物砖”项目加油。该项目旨在给新的合成生物组件制定标准,并把这些新的合成生物组件拿出来供众多科研机构分享。他撰写这本书的时候,“生物砖”目录已经包含了10000多个组件。“每个组件都是一片DNA,是作为吸墨纸上的一个小圆点用邮件寄来的。把它放进溶液里,DNA从吸墨纸上脱离出来,就可以用于组装了。有些‘生物砖’的组件是基因,有些是控制指令,有些则是两者的组合,是已经预设好的。”
最终的结晶被称为合成生物,斯坦福大学作为合成生物的摇篮,在基因工程这条崎岖之路上的跋涉,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开始。
该书的最后两章谈到了生物技术的政治与文化影响。卢瑟福清醒地对待把病毒或细菌作为武器使用的潜在威胁,但对那些担心转基因作物的声音没多少耐心,认为:为了填饱一个受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贫困所困扰的星球,转基因农业必不可少。在最后一章,他就通过大工业规模生产酵母来制造青蒿素酸高谈阔论,那是一种抗击全球性疟疾的关键产品。
作者以英国人特有的冷幽默,令全书增色不少,可惜的是,他对定义和解释众多专业名词表现得不甚耐心,对专业读者与非专业读者一视同仁。不过,鉴于他也重温了一些颇具挑战性的分子几何学原理,你最好还是就着一杯咖啡,而非一瓶啤酒来阅读这本专著。
即使卢瑟福的大胆预言被证明不对,但他提供了知名生物学家们在各自的领域里所从事的研究近况和重要成果。《创造》一书表明,生命繁衍进化的脚步从未放缓或停滞。
□美国《洛杉矶时报》
生命的演进缓慢而顽强地延续了数十亿年。基因技术的崛起,让人类有能力跳出自然为进化设下的框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造物主”。
蜘蛛网具备的超高强度和弹性,是人类制作的任何东西都无法相比的。“它们不会引发我们体内的免疫反应,而且不溶于水,这是古希腊人用蜘蛛网来包扎伤口时所依托的两点事实。”科普作家亚当·卢瑟福如是说。
最近,蛛丝激发了另一种创新。犹他州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将园蛛科小动物的DNA,植入一只名为“雀斑”的雌性山羊的基因组内,毗邻其自身的编码碱基对,以提高羊奶产量。现在,经过基因改造的“雀斑”产奶时,“奶水里充满了蜘蛛丝(的成分)。”
在《创造:科学是如何重塑生命的》一书中,卢瑟福用4页篇幅,不厌其烦地描述了上述两个情景。这是一本新鲜、迷人而严谨的读物。作为《自然》杂志的编辑,卢瑟福拥有伦敦大学学院遗传学博士头衔。和勤劳的蜘蛛相似,他把渊博的知识倾注于精心编织的文句中,将读者吸引到40亿年来的自然进化史上,也没有漏掉人类就此进行的小修小补。
卢瑟福通过将《创造》一分为二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全书上下篇分别被命名为“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未来”,两部分皆可独立成章,但作者更希望读者能够同时吸收这两幅“画卷”中的景色,既回顾过去又展望未来。他强调,生命的爆发只有一次,那就是在地球的洪荒年代,当时,一枚细胞一分为二。“此后,被我们定义为生命的存在形式,通过一系列漫长而复杂的演进,最终将那份基因传递到你身上。生命渺小,却令人困惑地顽强……”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在书中被巧妙地回避掉了。毕竟,以今天的视角来看,这样的学说显得粗糙。取而代之,卢瑟福点明:“生命是一种异常保守的体系:DNA在所有物种中都是相同的,代码的字母是相同的,代码的密码是相同的,连分子的定向也是相同的。细菌中有什么,蓝鲸身上就有什么。只有单一源头的体系才可能显示出这种严谨的守恒。”
6月13日,美国最高法院通过了有关基因工程专利权的决议。《创造》选择在此时上市,的确十分应景。该书的下半部分提到,技术进步的意义远超法律修改的意义。卢瑟福做出惊人预言:“在未来数年内,也是40亿年来的第二次,一种活体——大概是类似细胞之类的东西,将会诞生于实验室——注意,不是来自现存的任何细胞。”
这样的预言有点令人心神不定,但卢瑟福坚定地拉着我们往前走,为斯坦福大学的“乐高积木式生物砖”项目加油。该项目旨在给新的合成生物组件制定标准,并把这些新的合成生物组件拿出来供众多科研机构分享。他撰写这本书的时候,“生物砖”目录已经包含了10000多个组件。“每个组件都是一片DNA,是作为吸墨纸上的一个小圆点用邮件寄来的。把它放进溶液里,DNA从吸墨纸上脱离出来,就可以用于组装了。有些‘生物砖’的组件是基因,有些是控制指令,有些则是两者的组合,是已经预设好的。”
最终的结晶被称为合成生物,斯坦福大学作为合成生物的摇篮,在基因工程这条崎岖之路上的跋涉,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开始。
该书的最后两章谈到了生物技术的政治与文化影响。卢瑟福清醒地对待把病毒或细菌作为武器使用的潜在威胁,但对那些担心转基因作物的声音没多少耐心,认为:为了填饱一个受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贫困所困扰的星球,转基因农业必不可少。在最后一章,他就通过大工业规模生产酵母来制造青蒿素酸高谈阔论,那是一种抗击全球性疟疾的关键产品。
作者以英国人特有的冷幽默,令全书增色不少,可惜的是,他对定义和解释众多专业名词表现得不甚耐心,对专业读者与非专业读者一视同仁。不过,鉴于他也重温了一些颇具挑战性的分子几何学原理,你最好还是就着一杯咖啡,而非一瓶啤酒来阅读这本专著。
即使卢瑟福的大胆预言被证明不对,但他提供了知名生物学家们在各自的领域里所从事的研究近况和重要成果。《创造》一书表明,生命繁衍进化的脚步从未放缓或停滞。
□美国《洛杉矶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