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浸透了美国人的生活,影响着美国人的观念,也为社会文明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美国。5月中旬至6月初,我接受美国国务院资助的“国际访问者领袖计划”的邀请,远赴大洋彼岸访问交流。
我所在的中国新闻业项目组包括7位访问者,这些现在或曾经的媒体人,把足迹留在首都华盛顿、纽约、佛罗里达州彭萨科拉市、俄克拉何马州塔尔萨市、华盛顿州西雅图市,走访彭博社、《外交政策》杂志、《西雅图时报》等数十家媒体,以及政治、文化、教育和社会机构,通过一个个微小“切口”了解美国新闻行业,观察美国社会。
只有一名员工的报社
有人说,塔尔萨不会被外国游客列入目的地清单。
身临其境,你或许会觉得此言不虚。
市中心看起来空旷、荒凉,驱车两小时才能到餐馆和商场扎堆儿的地方。汽车偶尔驰过,行人成了“稀有动物”。如果迷路,异乡客只有自求多福。
不过,我们并未因此对这座城市产生哪怕一丁点儿轻视。
作为俄克拉何马州第二大城市,塔尔萨本是印第安人村落,19世纪末始有白人定居。20世纪大部分时间,这里保留着“石油之都”的绰号,发达的石油业使它成为全球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之一。居民的相当一部分财富,被用于保护与原住民相关的艺术和文化。
拥有美丽花园的吉尔克瑞斯博物馆,是世界最大的美国原住民和西部历史博物馆,创始人的故居和墓地掩映在花园中。石油商人托马斯·吉尔克瑞斯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收藏印第安艺术品,1949年设馆。当地居民自掏腰包购买博物馆的债券,让它维持正常运转。
听说我们来自遥远的中国,售票人员当即表示,远道而来的客人可以免单。
和吉尔克瑞斯博物馆一样,塔尔萨的媒体对印第安原住民的历史、文化和现状给予持续关注。单期发行量约1万份的《美国原住民时报》,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这家每周出版一期报纸、每月出版一期杂志的报社,只有一位全职员工,她既是出版人、主编、责编,也是美编、广告员、发行员和网站维护员。
郊外一座红房子前,一辆儿童自行车旁边,我们见到了这位神奇的媒体同行——丽萨。
进了屋,丽萨指着办公桌说,《美国原住民时报》的“全球总部”就设在她、丈夫以及3个孩子的家里。一头金发的小“董事长”坐在她腿上,盯着地上的玩具。
每周,在做妈妈之外的时间,丽萨用自由撰稿人的稿件和美联社的报道填满报纸的8个版面,驱车3小时到印刷厂,再和另外3位司机分头送报。
“我的报纸是俄克拉何马州第三大报,每周退报不到25份。我没有固定的编辑方针,只是做那些感兴趣的题目。”丽萨说。
丽萨曾在一家报社做平面设计。做了母亲后,她意识到,重新成为上班族不容易。
2008年,美国的平面媒体纷纷裁员甚至歇业,丽萨逆市买下了《美国原住民时报》。
“我重新设计了它的网页,网站广告卖得很好。”她的笑容比阳光更灿烂。
关注新闻,从校园开始
首都华盛顿以诸多顶级博物馆闻名,比如世界最大的新闻博物馆,门票售价21.95美元,在美国算是比较贵的,但依然不会令游人却步。
这是一部浓缩在6层建筑物中的新闻媒体发展史,通过数万份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多媒体技术,展示报纸、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的发展历程,记录新闻人为探究真相付出的艰辛、鲜血,乃至生命。每天早上,世界各地的800多家报社,会把各自报纸的头版发给新闻博物馆,工作人员将它们打印出来,陈列在博物馆内外,供人们浏览。
3个小时的参观时间一晃而过,还有很多东西没来得及品味。大概是注意到我们遗憾的神情,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说,不必郁闷,只要出示今天的票,明天仍可免费入场。
走出大门,我回过头,想再看一眼这座建筑物时,发现外墙上有些字迹。
走远些,再远些,它们的全貌逐渐清晰。
原来是《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
时值黄昏,走进博物馆的男女老少依然络绎不绝。
这样的情景诠释着美国人对新闻的热情,这种热情,同样投射在一份中学校报的专业水准上。
西雅图极富层次感的蓝天白云下,罗斯福高中历史感浓重的校园呈现在眼前。
罗斯福高中建于1920年,是西雅图最大的公立学校之一,现有1700多名学生在读。新闻课上,我们见到了校报《罗斯福新闻》的主编,一位衣着随意的女生。
恰逢《罗斯福新闻》的出报日,十几个学生正在电脑前制作图片、设计版面。
《罗斯福新闻》有24版,包括新闻、评论、人物、专题、文娱、幽默等,每期发行1500份,每年9期。每期的成本为1500美元,校方每年补助2000美元。17个编辑、12名记者为这份校报忙前忙后,出版、广告、发行、筹款……所有工作都由学生完成。
高中就开设新闻课,并用如此专业的方式制作校报,意义何在?
年轻的主编回答,宪法保证公民享有言论自由,公民从小就要学习负责任地表达。
当媒体加入“爱心接力”
随着旅途的延伸,美国人传递爱心的方式给我们留下了愈发深刻的印象,企业抑或个人,都因地制宜地为社区付出努力。
比如,在“翡翠之城”西雅图。
等车间隙,我们走进二手货商店Goodwill。店面不大,生意挺火,收银台前总排着长队。
Goodwill遍布全美,店内商品各式各样,衣服、首饰、箱包、电子产品、家居用品……统统来自捐赠,其中一部分是经过消毒的二手货,这些商品以远低于市场行情的价格出售,销售所得用于慈善。在店内购物的人同样被视为捐赠者,将获得减税优惠。
比如,在海滨小城彭萨科拉。
曾被西班牙、法国和英国统治的彭萨科拉号称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一个炎热的中午,我们和当地志愿者一起,为“饥饿的人”(低收入和无家可归者)提供免费午餐。
头发花白的杰瑞是位化学工程师,退休后和妻子一起为“饥饿的人”服务。
杰瑞说,免费午餐每周一、四提供,食材来自“食品银行”——昂贵的高档食品销售不旺,超市把到了“建议食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捐给“食品银行”,供志愿者取用。50公斤食品,“食品银行”象征性地收费两美元。
走进紧凑整洁的配餐室,我们戴上一次性手套,把热气腾腾的饭菜盛入餐盘。门外就是餐台,旁边摆放着桌椅。接受救济者排队领取饭菜。
工作结束,杰瑞把我们领到一幅世界地图前,让我们把7枚图钉钉在各自生活的城市。地图上已有数十枚图钉,主要分布在欧洲和非洲。
在社区和社会的“爱心接力”中,媒体怎样发挥作用?
来到商业气息浓厚的大都会纽约,这个问题在当地的社区电视中心得到了解答。创建于1972年的电视中心特色鲜明:小小的办公楼很像消防队驻地,一根柱子贯穿全部楼层;很多人牵着狗来上班,热情地和同事打招呼,也问候对方的宠物。
项目主管、制片人马修告诉大家,摄制、出售纪录片是他们的主要业务。他们的产品获得过12项艾美奖(美国电视界的最高奖),吸引了超过1亿受众。
服务社区同样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电视中心为社区居民,特别是年轻人和残障人士,提供上百种免费或廉价课程,教他们精彩地讲故事,教他们使用摄录设备、剪辑,帮他们寻找就业机会。从这些课程中受益的学员已超过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