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被认为已拥有45亿个网页。其中,占多数的是中文页面,因为截至2012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已突破5.38亿,此外还有数不清的华裔在用中文上网。
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语言学家预测,中文将不会主导互联网,10年内将会是英语占据主导之位——只不过,它的形式和目前我们熟知的英语大相径庭。
这种理论的依据是,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使用的人,在数量上已经超过了以其为母语的人。许多公司为自己架设英文网站,用“通用语”英语吸引来自全世界的目光。
“在科技设备只有手机和DVD机的地区,英文电影传播开来,这使英语被默认为数字时代语言的代表。”美国语言技术公司Idibon的老总罗伯特·芒罗说。他本身也是计算机语言学家。
在网上,越来越多的非英语母语者之间以英语进行交流,他们不太在意语法和拼写问题。网上谁在意这个?
“互联网解放了非英语母语者,让他们能够更广泛和丰富地运用英语。” 华盛顿美国大学语言学教授奈奥米·巴隆说,“人们在网上只关心怎么交流,谁也没有权利去规定别人用什么语言。只要你的言论出现在‘脸谱’的显要位置上,就证明这一言论在政治上和社会上被重视。而语法并不是重点。”
互联网在推动语言高速进化,现在,脸谱网用户们使用着印度英语(Hinglish)、西班牙英语(Spanglish)、韩国英语(Konglish)、新加坡英语(Singlish)等等。许多地区的“英语”在本土文化背景下存在了漫长的时间,而现在通过网络进一步融合。
比如韩国英语中的skinship一词,从字面看是“肌肤关系”,实际意义为爱抚等亲密的肢体接触;印度英语中的airdashing不是字面上的“飞行冲撞”,而是用来形容处理紧急情况的人;stadium也不仅有体育场的含义,在印度也可能指“地中海”发型。
许多新生的词汇变体是字典里都找不到的,为了让用户能看懂,科技公司开始开发能解读“新英语”的产品。为了能与融合了英语、印地语、旁遮普语和乌尔都语的印度英语顺利交流,连英国外交官也开始学习这门“新英语”。
芒罗认为,成为全球通用语并不会令英语一家独大、替代其他语言,实际情况是其他语言在反过来融入、改变着英语,并由此创造出新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