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军用运输机是一国维护其全球利益的有效工具。中国的运-20顺应潮流而生,今后将作为战略空军的基石,k可以让中国的军力更多地在远离本土的地方出现。
从几张模糊不清的轮廓图,到美国商业卫星拍摄的照片,再到专业人士绘制的电脑CG,随着代号运-20的中国大型军用运输机逐渐褪去神秘面纱,国际舆论的跟踪报道一浪高过一浪。作为一款运用本土技术结合国外经验设计的新型装备,外媒认为,运-20的出现正式拉开了中国建设战略空军的帷幕,其意义丝毫不逊于去年大出风头的“辽宁”号航母。
21世纪军事强国的名片
在全球化格局初定的21世纪,一国军队的作战区域日益广阔,战争节奏越来越快。与此同时,各国无一不在走精兵之路,兵力显著减少而单位战斗力迅速攀升。所以,军队的快速反应能力、机动能力及持续作战能力愈发重要。这些能力的实现,无一不需要便捷、快速、高效的空运力量支撑。因此,大型运输机事实上已成为军事强国的名片。
军用运输机一般分为战略运输机和战术运输机,通常提到的大型运输机(简称“大运”),更多地指具有洲际运输能力的战略运输机。这类飞机的特点是:载重能力强、航程远,起飞重量多在150吨以上,载重量超过40吨,正常装载航程超过5000公里,能实施空降、空投和快速装卸,主要在远离本土的大/中型机场起降,必要时也可在野战机场部署。
以大型运输机为骨干的军用空中运输系统,与海运和陆运一起,组成了一国完整的军事运输体系。与其他方式相比,空运的最大优点就在于速度。现代大型军用运输机的巡航速度在500~900公里/时左右,是陆上运输速度的15倍,海上运输的25倍,应对紧急事态的能力也比另外两者突出。在需要快速投放大量兵员、武器和物资的场合,大型运输机是当仁不让的主角,能确保部队战略机动、战术投送的规模化、快捷性和突然性。
另外,空运不受地形、水文条件影响,可以跨越许多被其他运输手段视为天险的障碍。因此,在现代战争中,军用航空运输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胜负手。凡是希望高效维护自身全球利益的国家或政治实体,在发展大型军用运输机上都不会有丝毫犹豫。
从各国实际情况看,可以称为大型运输机的机型包括:美国的C-5、C-17,俄罗斯的安-22、安-124、安-225、伊尔-76。能自主研制这类飞机的则只有美国、俄罗斯以及欧盟等少数国家和国际组织。需要强调的是,欧洲和日本各自推出的几款运输机,尽管载重量不到40吨,由于其主要用途类似美俄机型,也可以被归入战略运输机行列。
战斗力已经过多次考验
现代大型军用运输机专门针对亚音速巡航设计,航程覆盖辽阔的疆土,经空中加油后,更有潜力实施全球性兵力投送。一国军队的运输机,尤其是大型军用运输机的装备数量、技术水平和运载效能,自然而然地成为衡量该国国防实力的直观标志。
实际上,在近年来的几乎所有局部战争中,以大型运输机为代表的支援保障机型均未缺席,出动规模接近主战飞机,堪称整个军事行动的催化剂,充分说明了大型运输机在快速、机动和大纵深作战中的实用性。可以说,大型运输机的普遍应用,直接提高了武装力量的机动和应变能力,加强了对战争进程的控制力,提升了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
据美国军方统计,在海湾战争中,美军第82空降师受命参战后,在48小时内搭乘各类大型运输机从本土启程,远程奔袭上万公里,作为快速机动力量首先驻防沙特;第101空中突击师紧随其后,快速部署于海湾地区,为后来对伊作战的顺利展开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战略运输司令部旗下的大型运输机精锐尽出,执行了两万余架次飞行任务,运送兵力约30万人次,货物12万吨。如此强大的空运能力,为华盛顿实现其战略构想创造了条件,也令自身的策略更为灵活多变。例如,当土耳其拒绝美军使用其空军基地时,15架C-17从意大利起飞,只花了9小时,将近1000名伞兵组成的第173空降旅即抵达伊拉克,开辟了北方战线。而当选择海路的美军走完同样的路程,战争已告结束。
同理,由于高技术装备在现代战争中的大量应用,装备、弹药、油料和其他物资消耗量异常巨大,如不能及时补给和更替,很可能会对战争的结局产生不利影响。在伊拉克战争初期,由于美第3机步师推进速度过快,后勤补给一度出现困难。为尽快摆脱被动局面,美军又一次动用其C-17大型运输机,为该师及时运送了弹药、食品、药品等物资。据不完全统计,美军在海湾战争中总计消耗各类物资3000多万吨,是朝鲜战争的近50倍。由此看来,大国要想“布国威于四海”,必须有便捷、快速、高效的空运保障力量做支撑。
中国战略空军由此起飞
经历了30余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国家利益如今已遍布全球。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外媒体对于中国自行发展大型军用运输机的决心并无疑问,只是长期未曾掌握该机是否存在的可靠证据。直到去年12月24日,中国军事论坛里终于出现了数张国产“大运”的模糊图片,据信是运-20于西北某测试中心进行地面滑行实验时拍摄的。很快,有国内军事爱好者以“送给西方的圣诞礼物”为题,调侃运-20展露真容给外界带来的震撼。
美国《连线》杂志网站予以快速跟进,在新年伊始公布了商业卫星拍摄的该测试中心鸟瞰图。跑道上,体形巨大的运-20清晰可辨,首次升空试飞似已为期不远。
对于中国造出自己的大型运输机,以权威著称的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认为,运-20是一款宽体战略运输机,也是中国一项历时近20年的飞机研发计划的重要里程碑。该机使用4台涡轮风扇发动机提供动力,在设计上受到俄制伊尔-76和美制C-17等多款成熟产品的影响。从解放军所面临的抢险救灾、集结军力和投射军事力量需求来看,中国对运-20的需求数量将非常庞大。中国军用大飞机的研制进度,明显抢在了民用大飞机前面。
毋庸置疑,这种大型军用运输机研制成功后,不但会大幅增强中国的战略投送能力,也将在联合国的号召下执行更多的国际维和、救援和人道主义任务。
结合其他国家的实践经验看,中国或许还会在运-20的基础上,派生出适应各类特种需求的空中平台。比如对战略空军同样不可或缺的空中加油机、空中预警机、远程战略侦察机和电子战机以及特种任务载机。外媒推测,中国军方对运-20的实际需求,最起码的数量是300架以上,如此庞大的规模,足够两个飞机制造厂开足马力生产10年。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文章认为,继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和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分别开发的歼-20和歼-31之后,运-20的设计单位——西安飞机工业集团也加入到这场竞赛中来。运-20的性能必定强过中国空军目前装备的俄制伊尔-76,能装载解放军最重的58吨级99A型主战坦克。该机的首飞已进入倒计时阶段,“这对中国而言意义深远,将使它向进入能够独立研制具有洲际航程的重型运输机的航空航天精英俱乐部迈出关键一步”。
“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则指出,运-20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国防工业的复杂计划按照预定日期逐步实施。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而言,增加大型军用运输机的数量,不仅是出于军事目的,更是顺应其不断增长的全球影响力之必然。今后,该机可以显著提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区域作战能力,让中国更迅速地应对紧急状况,包括确保本国海外公民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