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的拳头只会阻隔对真理的探寻,更无法迎来真相与共识。社会论辩,需要远离这种说理上的苍白与虚弱,也需要摈弃用暴力手段表达反对意见。无论如何,远离暴力,是一个社会文明共生的前提,更是法治底线。
作家李承鹏在新书签售现场被人袭击。北京市公安局微博“平安北京”发布消息称,13日下午,李承鹏在新书签售活动现场遭一名购书群众掌掴,打人者还骂了他一句“汉奸”。随后,打人者被海淀警方带回审查,“自称因反感作者所著新书内容,遂借签名之机动手”。(1月14日《南方都市报》)
毫无疑问,李承鹏遭遇掌掴和被送菜刀的背后,存在立场上的分歧。打人者自称“反感作者所著新书内容”,这本来也很正常。任何一个社会,都可能有观点上的分歧,任何人,也都有表达不同观点的权利与自由。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多元化的价值表达,但自由表达不是没有边界地乱扔板砖,它存在的基本前提起码应该是,理性与尊重,而不是超越法律底线的暴力与侮辱。
现在,李承鹏掌掴事件中的暴力伤害问题,可以留给法律去解决。但这个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异见表达方式,却更值得重新审视。
需要看到,掌掴事件中,除了代表暴力的耳光与菜刀,还有“汉奸”的标签如影随形。这很像去年发生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掌掴老人事件。那次事件中,一些人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却又将与自己意见不符、论调不同的声音,斥责为“不爱国”,由此贴上“汉奸”标签。这种逻辑衍生出的暴力生态,与如今李承鹏签售新书遭遇掌掴,如出一辙。
一个习惯于用正义与道德的姿态,高高在上俯瞰他人意见与言论的社会,很难说会平心静气地坐下来,理性讨论,百家争鸣。人们很自然地,会把不同的观念之争,引申为一种不可调和的对立姿态,非黑即白,非敌即友。不同的观点争论,不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相反,只会因立场的不同,划分出清晰的价值界线。在这条界河之间,有的只是论据的虚弱,有的只是无心辩论的急躁与戾气,意见争鸣不是为了寻求真理和共识,也不会达成理解和共识,反而只会产生打杀掉不同意见的敌视与暴力。难容异见的姿态之下,打人者又怎能说,自己是在行使表达的权利与自由?
自由表达需要以法律为边界,一个正常社会,不同的观点表达,也应该包裹在理性的社会文明之中。一个人要想拥有表达的自由,当然首先就是要尊重他人表达的权利,而不是用暴力堵住别人的嘴,也塞住自己的耳朵。即便立场不同,也应该把对方看做与自己拥有同样人格尊严的个体去对待,用一种人道的自觉,去约束自己的行为,理性地争论,平和地辩驳。而不是任由观点争论,发展成为人身的攻击与对峙。
观点立场的分歧,仅仅应该被视为理念的分歧。社会只有回到理性、平和的对话风气中来,论辩双方才可能平等、有尊严地坐在一起,积极对话,展开辩论,达成共识。即便不能求同,但至少也能存异,这才是一个多元社会的应有姿态。
而一个社会,拥有什么样的论辩姿态,对异见拥有怎样的胸怀,能否真正凝聚社会共识,也往往取决于大多数公民的话语能力与文明意识。学会倾听与辨析别人的说理,自己学会说理,尽最大能力用真实的调查与真相的要求,去衡量某种观点是否有理。只有充分博弈、自由理性表达、追求真实的话语平台,才可能抵达真相,形成一种具有普遍真理价值的共识。
暴力的拳头只会阻隔对真理的探寻,更无法迎来真相与共识。社会论辩,需要远离这种说理上的苍白与虚弱,也需要摈弃用暴力手段表达反对意见。无论如何,远离暴力,是一个社会文明共生的前提,更是法治底线。
(本版言论不代表本报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