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尼泊尔女子普苏帕·巴斯奈特:

让孩子告别监狱高墙

本报特约撰稿 张文智 《 青年参考 》( 2012年11月28日   17 版)

    普苏帕和接受她帮助的孩子们

    普苏帕和孩子们在一起时很开心

    普苏帕(左一)和孩子们展示新课本

    5月24日,普苏帕和她救助的孩子们参加一个外国社交网站举办的活动。

    在尼泊尔,有一群生活在高墙内的孩子。因为无人监护,一些孩子在父母被判刑后,随父母一同入狱。

    28岁的普苏帕·巴斯奈特想要给这些孩子尽可能正常的生活,7年来,她帮助了140多个这样的孩子。“我的任务,就是不让一个孩子生活在监狱的高墙内。”

    每天早晨,普苏帕·巴斯奈特都不必担心自己会睡过头,因为同她一起住在那栋两层楼房里的40多个孩子会把她吵醒。

    随后,她会帮那些孩子穿衣服、洗漱,看上去像个保姆。

    因为无人监护,这些孩子随父母在尼泊尔的监狱里服刑,普苏帕把他们一个个从铁窗后面带出来,给他们尽可能正常的生活。

    据尼泊尔监狱管理部门估计,目前该国约有80个孩子随父母一起住在监狱里。

    “这些孩子没有错,让他们和父母在监狱里一起服刑是不公平的。”普苏帕说。她开办了一家非政府机构,接纳这些孩子。“我的任务就是,不让一个孩子生活在监狱的高墙内。”她说。

    据尼泊尔《喜马拉雅时报》报道,普苏帕的行为让她成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于9月20日评出的10位年度英雄之一。这10人当中还将产生一位年度英雄,最终结果将于12月2日揭晓。

    11月19日,普苏帕在接受CNN的采访时,直言自己“不敢相信已经获奖”,“仿佛做梦一般,有时我会捏一捏自己,以确定这一切都是真的”。

    她忘不了狱中女婴的笑容

    在尼泊尔,普苏帕的父母算得上是成功的生意人,他们让普苏帕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接受良好的教育。7年前,21岁的普苏帕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一所大学里学习社会服务专业。作为学业的一部分,她来到加德满都一所女子监狱参观,里面的条件之差让她“惊骇不已”。她还吃惊地发现,一些孩子跟着父母一起在监狱中服刑,8个月大的女婴萨努坎奇让她印象深刻。

    “她伸出小手,隔着铁栅栏抓住了我的披肩,咧开嘴冲我大笑,”普苏帕对尼泊尔《共和国报》说,“我觉得她是在对我说‘我想出去’。回到家后,我把看到的一切告诉我的父母。他们说这在我们国家很正常,过不了几天,我就会忘掉这一切。可现实是,我忘不掉这一幕。”

    女婴萨努坎奇天真无邪的笑容,时常在普苏帕脑海中出现,她意识到,自己应该做点儿什么。

    “我的生活还不错,还受过好的教育,”普苏帕说,“我应该尽力让每个人都过上这种生活。”

    经过深思熟虑,普苏帕决定开办一家日托机构,帮助监狱中那些孩子。

    父母不同意她的想法,劝她放弃,因为“这会遇到许多困难,不是你这样的女孩能克服的”,但普苏帕坚持己见。一阵忙活后,她的“早期儿童发展中心”成立了。

    “早期儿童发展中心”刚起步时,普苏帕经常为日常开销发愁,后来她说服了父母提供资金。但监狱官员、政府工作人员,甚至一些身陷囹圄的母亲,难以消除对她的疑虑。“起初,没人相信我。人们认为我疯了,还对我冷嘲热讽。”她回忆道。

    普苏帕没有退却。一些朋友被她的执著打动,向她捐款。她在加德满都租了一栋楼房,供“早期儿童发展中心”使用。里面的家具,多是她从父母那儿弄来的——她想出各种理由,劝父母更换冰箱、餐桌、椅子等,那些换下来的物品很快便出现在“早期儿童发展中心”里。

    “如果没有她,我的生活将是漆黑一片”

    参观监狱的两个月后,普苏帕便收养了5个6岁以下的孩子,有的孩子从未见过监狱外面的世界。每天早上,她把孩子们从监狱里接出来,傍晚再送回去。

    两年后,普苏帕建立了“蝴蝶之家”,接纳的都是大一点的孩子。普苏帕独自支撑了5年,现在,她雇了几个人作为帮手。

    “我们自己做饭、洗衣服、购物……真是让人吃惊,我从没感觉累,孩子们给了我能量……他们的笑容让我有动力去做这些事。”

    在“蝴蝶之家”,大孩子可以帮忙照顾小孩子,“每个人都有事做,这种氛围很像一个超级大家庭”。

    普苏帕给了孩子们无微不至的爱,孩子们称她“妈咪”,这让她很受用。

    “我几乎没有休息日,可如果没有孩子围着我转,我反而会觉得少了什么,时间很难打发。”普苏帕说,“和他们在一起,我很开心。”

    每当普苏帕听说有孩子随父母一起进了监狱,就到监狱去,即使监狱位于尼泊尔的偏远地区。她告诉孩子的父母,她能提供什么帮助,征得同意后,便把孩子带回“蝴蝶之家”。

    7年来,普苏帕帮助140多个孩子过上了正常生活。为了让孩子们同父母的感情持续“保鲜”,一放假,她就把孩子们送回监狱,让他们同父母一起住一阵子,行前还会给孩子们准备食物、衣服和水。

    普苏帕希望孩子们能在监狱外同父母团聚,已有60个孩子做到了这一点,包括女婴萨努坎奇。如今,她已是一个8岁的小姑娘,与刑满获释的母亲一起在加德满都生活。

    对普苏帕的付出,库姆·玛雅·达蒙非常感激。7年前,达蒙因贩毒进入加德满都女子监狱服刑。因为没人照顾两个女儿,达蒙把她们带进了监狱。听说了普苏帕的故事后,她决定把女儿送到那里去。

    “如果没有普苏帕,她们可能永远不会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她们可能不得不流落街头。普苏帕对待她们,就像我对她们一样。”她说。

    达蒙14岁的大女儿拉西米在接受《共和国报》采访时表示,她无法想象没有普苏帕的生活。

    “如果没有她,我的生活将是漆黑一片,”拉西米说,“或许我将永远过着悲惨的生活,不过现在我不会那样了,因为有了普苏帕的帮助。”

    要用奖金建造属于孩子们的“家”

    2009年,普苏帕启动了教孩子父母制作手工艺品的计划。她把这些手工艺品出售,所得用来支付孩子们的日常开销。这个计划让狱中的父母们学会了一项新技能,也让他们觉得,自己与监狱外的孩子有了某种联系。

    “以前,这些父母觉得自己进了监狱,一无是处。我想用这种方法让他们为孩子们做点儿什么。”普苏帕说。

    即便如此,要使“蝴蝶之家”实现收支平衡依然困难。孩子们也参与进来,制作圣诞贺卡出售。以前,普苏帕变买自己的财物,以维持“蝴蝶之家”的运行。

    普苏帕最大的愿望是,为“蝴蝶之家”建一栋房子。之前由于缺少资金,她觉得这个愿望“遥不可及”。从CNN获得了5万美元的奖金后,她开始重新考虑这个愿望。

    “这是我长期以来的梦想,如果建成了,我们就不必担心房东涨房租、漫天要价……这件事目前还处于规划中,不过它迟早要变成现实……获得CNN的认可,说明我在这条(救助孩子的)路上并不孤单。希望这些孩子能引起更多人包括政府部门的关注,进而给予我们某些‘优惠政策’。”

    孩子们的幸福永远是普苏帕最关心的事。最近她设立了一个银行账户,为孩子们将来的教育积累资金。

    “看到他们幸福地生活,我会很开心,这也促使我更加努力地工作……我想帮他们实现所有的梦想。”普苏帕说。

分享到:

 

让孩子告别监狱高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