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朝代盛衰与否,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公权力的核心是不是开放的。
中国自古以来有句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似乎是一种周期。在历史学家眼中,朝代由盛转衰是一定的,开国时必定兴盛太平,而这个朝代将要结束时,一定是内忧外患接踵而至。这种所谓的“周期”,并不一定是必然的历史规律,却恰当地描述了一个作为复杂系统的政治共同体,是如何逐渐失去自己的调节能力,以至于不能面对困难的。
寻求“两种力量”的平衡
中国这个庞大的帝国,自从秦汉以后,下层和上层之间都存在微妙的互动关系。几千万到上亿的人口,散居在庞大的疆域内,不可能全靠国家权力来管理。通常来说,政府管住每个地方的大族,大族自会管好自己的成员。打个比方,大族、豪族就像黄土高原上建房用的夯土块。最常见的形式,是亲缘和地缘的结合,宗族邻里共同组成大厦的墙壁和地基。这种团体聚合形成的社会力,不仅能够协调群众权益与政治权力的平衡,它也能发挥部分社会保障的功能,为团体之内的群众谋取福利,使穷苦无依、鳏寡孤独者有所依靠。
社会力和政治力的互补和彼此制衡,在今天的美国一样可见。只不过,美国不是以宗族和邻里作为结合社会力量的基础,而是以工会、政党、企业、信仰等种种多元的方式,将人口聚合在一块。所谓现代方式的结合,同样有领袖和群众,一样也以利益粘接,只是美国的结合方式属个人自愿,可以选择退出,团体对个人的约束,并不构成僵化的压力。
这些基层社会力量的意愿,和对于政权统治方式的反应,都是政权能否稳定的重要因素。如果中央的权力团体和社会力量之间没有足够的沟通,公权力的行使往往就不是以维持政治共同体的正常运作为目的,反倒是以公权力压制社会;社会力不能影响政治力的状况发展到极致,社会力必定会像洪水决堤一样,冲破约束,颠覆政权。
只知自保的政权没出路
一个朝代盛衰与否,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公权力的核心是不是开放的。这个核心如果以为自我凝聚只是为了保护自己,以至于关闭门户自求永续,反而会加速灭亡。这种自我封闭的体制,最多维持五六十年,超过两代、三代,痼疾已成,核心内的领导者就不可能再有开放的意图了。于是随着时间推移,上下逐渐脱节,政府逐渐失去效率。官员找不到政府存在的理想,只是借公权力以自肥,贪渎现象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失去民心,社会力量无法匡正政治力量,除了决堤以外,别无选择。在混乱之中,新的朝代出现,又有一些人结合为新的统治群体。于是朝代周而复始,由治而乱,由乱而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如果某个政府的核心团体足够开放,可以不断吸收新鲜血液,不断地面对新问题,这样的核心就不容易和百姓脱节。百姓聚合而成的社会力,也可以不断地和公权力对话,将百姓的需要回馈给公权力,使国家共同体成为为大多数百姓求安定、谋福利的力量。
现代社会有民主制度,能够不断地更新政府,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当然,以今天的美国而论,掌权者并不一定在政府之中,也可能在企业界,而大企业的领导层,也可能成为一个封闭的集团,其共同力量足以影响政治权力。实际上,美国近些年来,由于某些大企业图利之心太切,社会力和政治力彼此不调,已经造成了政治力相对僵化的状况。或许,盛衰兴亡即使在民主制度之下也会发生,只是它的周期能够尽量拉得长一点,造成的损失也就更小。
□摘自《大国霸业的兴衰》,上海文化出版社2012年4月,主副标题均系编者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