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上将成功访问以色列。在4天的行程中,中方代表团与以色列军政首脑进行了密集互动,并考察了以方的部分战备设施。中以两国的军事合作历经曲折,这次历史性访问既是其回暖的表现,又被视为未来发展的风向标,以色列海法大学学者、“国家安全研究所”研究员约阿姆·艾维龙日前撰文进行了点评。
中国和以色列的军事合作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方的许多新型武器系统据信得到了以方的技术援助。然而,正如这篇刊登于德国《防务专家》网站的文章所指出,这种半公开的合作受外部因素干扰很大:新世纪之初,来自华盛顿的压力迫使以方撕毁为中国提供“费尔康”空中预警系统的合约,此后数年,美方又通过相似手法阻止了双方在“哈比”反雷达无人机方面的合作,导致中以军事关系一度陷入低谷。
如今,陈炳德的访问,自然会引起关于此种“技术壁垒”是否会有所松动的猜测。考虑到美国国务院与五角大楼的强硬立场,中方在此领域取得突破的希望仍然渺茫。但正如该文所强调,技术交流绝非中以军事合作的惟一动力。事实上,在中方愈发深入参与中东事务的当下,只有从战略高度观察,才能合理解读两国在这个时间点重建军事联系的考量。
站在中方的立场,考虑到解放军自1979年以来再未经历过大规模实战,向实战经验丰富的以色列国防军“取经”显然是一条补救之道,在打击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威胁方面的合作前景值得期待。进一步讲,中国近些年来在中东诸国的利益持续增长,与后者建立更紧密的军事联系势在必行,在传统手段如人员互访、跨国军售以及参与维和行动之外,更多旨在确立更有效军事存在的选项开始被决策层摆上台面——从2008年底启动的亚丁湾护航任务,到2010年与土耳其空军的联合演习,再到今年初的利比亚撤侨行动都是具体尝试。
在这样的背景下,强化与特拉维夫的军事交流,至少能够为北京提供一条新的情报渠道。文章称,特别是在“阿拉伯之春”余波未平,地区局势面临剧烈变动的当下,以色列决策者的视角和想法是重要的参照,能帮助中方全面掌握形势。当然,基于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头号盟友的现实,中方在合作初期的行动必定是审慎而有节制的;中国代表团在本次访问期间,并未就军事技术等内容提出十分具体的要求,显然是不想在这些敏感议题上为难以方。
通过与中国军队的互动,以色列也能借机实现自身的某些诉求。单就事关以方安危的伊核问题来说,身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中国的能量不容忽视,加上中国在伊朗同样存在规模可观的投资,借对华军事交流“中和”德黑兰的影响力无疑是符合以方期望的。另一个有趣的细节是,《耶路撒冷邮报》早先曾报道称:解放军在历史上完全有能力以武力收复香港,但在现实中却等待了近半个世纪,才迎来这片英国前殖民地的和平回归。以色列总理佩雷斯在会晤陈炳德时,专门以此为例赞扬说,中国藉此表现出的耐心非常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