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8月24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海外留学生从《非诚勿扰》中看到什么

作者 曾飚(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语言心理学博士) 《 青年参考 》( 2011年08月24日   23 版)

    ■中国发展的多样性,已经与10多年前不是一个等级。

    ■不看《非诚勿扰》,不知道电视广告怎么搞。

    ■海外虽大,却没有给顽主左击右杀的空间。

    周末,很累的时候,如果有一本英文杂志,还有一部刚刚上传的《非诚勿扰》相亲节目,我多半会选择后者。因为这节目看着不累,还可以更新一下中国大陆的形势。

    两个世界的娱乐

    英国有类似《非诚勿扰》的节目,也许是中国大陆版的原型。看过几期,意思不大,那纯粹是一个螺丝帽配螺丝钉的配对,嘻嘻哈哈,插科打诨,不是相亲,是速配。与英国平日里,一些白天档访谈节目差不多,比较适合家庭主妇观看。

    中国大陆的《非诚勿扰》不同,来的嘉宾调子定得很高,不管年龄多大,人人都是扛着一本厚厚人生词典出来,女生站在台上,往往谈生命、谈人品、谈责任感,还关心男嘉宾的母子关系和收入问题。而我最喜欢看的,男生女生的职业,令我大开眼界,中国发展的多样性,已经与10多年前不是一个等级。

    其次,是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应答问题的方式。有个很有趣的发现,但凡有过海外生活经历的人,在回答问题上,常常是一五一十,按照问题逻辑来,甚至觉得有点楞,偶尔过于诚实的答案,女嘉宾常以为是幽默;相反,很多国内男嘉宾,只要思想比较新潮,表现是往往思维比较跳跃,谈到未来与海外,有一种要闯一闯的豪情与兴奋,因为还没有闯过。

    最近的澳洲、美国专场,就是提供了海外与大陆现状的有趣对比。如主持人孟非所言,那一期应该是澳洲会计专场,全场男女嘉宾很多从事会计行业。特别是澳洲的男嘉宾,除了一个自己开酒吧之外,其他人几乎都与会计职业有过一段经历。

    我猜测可能的原因是,商科与会计是留学海外最热门专业,而在海外就业市场也相对大一些,门槛相对低一些。不过,和任何行业一样,想要做到高层,也都是要削尖了脑袋上。

    与大陆男女嘉宾职业的高度多元化相比,看来我们在海外的路子,还都是比较窄一些。

    《非诚勿扰》在大陆成功,在海外的蔓延,让我重新思考中国市场魔力。在英国,电视节目模式相对简单,画面比较干净,基本上分得清楚内容和广告,火爆的X Factor之类节目,也是素的很。电视之外的市场操作,也是比较素。

    而我看《非诚勿扰》,从台标、广告,到嘉宾自我介绍,无一不隐藏着广告的痕迹。一个大屏幕,看累了嘉宾,还可以看无数的广告标识。与电视播出配套的,节目官方网站、论坛讨论、本土搜索引擎、微博传播等手段,能够填满两次电视播出之间的广告时段,维持这档节目的被讨论的状态。

    一句话,不看《非诚勿扰》,不知道电视广告怎么搞。

    海归与顽主的异同

    《非诚勿扰》四个字最早成名,来自于冯小刚的2008年底同名贺岁片电影。电影中,主人公秦奋,葛优饰演,年过四十,留美多年的剩男,回到了北京。

    与80年代王朔小说下的主人公一样,海归的秦奋衣食无忧,或者不忧衣食,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看今天中国。

    我有一个感觉,秦奋在这里被刻画成海归,本质上还是一个顽主。所谓的顽主,其实是蛮真诚,还有着年轻时候的梦想,甚至孩子气的中年男。这是王朔给中国当代文学带来的类型,他自己就是。记得有一次,王朔在电视节目上,过于激动地要拿出美国绿卡,展现自己在中国的不怕。当时,连我看得都有点心惊胆战,什么绿卡,赖昌星都能被送回来了,那张纸有什么用?

    和秦奋相比,当年的北京顽主,基本上都没有出过国,他们对当年中国生活,是一种一对一的抵抗。如今,这批80年代的顽主,或者有顽主气质的人,基本上成为了今天中国的中流砥柱,仔细数一下,文艺界的王朔,地产界的冯仑、潘石屹等人。如今,他们以冯小刚电影里成功人士的姿态,来看海外世界,甚至很多人以自己年轻时的顽主梦想,来看海外世界。

    冯小刚在精神气质上,把王朔的衣钵引入到电影里面。在他的贺岁片系列中,他每次总会安排一两个拥有海外背景的角色。在北京的夜幕下,他们泡酒吧,谈国际化。

    但是,他们不是真正的海外人,或者海归人。

    海归与顽主不一样,顽主相信一种更好的生活,得不到,就拿自己出气;海归是比较着看两头的日子,两头好都要。依据我对海归和顽主的理解,他们是水火不相容的两种气质和世界观。兼具海归与顽主气质的人,国内国外都少之又少。

    一旦选择海归,多数是在海外被生活打败,有被谋生的艰辛所笼罩,更多的是被海外生活观所排斥。我猜想秦奋属于后者,在他眼里,那样的生活,没有人味,就是他当年做顽主时候,所反对的生活状态。

    诚然,海外的生活观,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生活,是一种排队等公车的秩序感,是头盘、主菜和甜点分明的隔阂,没有卤煮火烧、鸳鸯火锅的和谐社会下的乱炖。因为虽然有酒吧,没有人会把自己喝得一塌糊涂,掏心窝子和人说话;午夜的街头,喝醉酒的人,没有称兄道弟的仗义,而是一脸无赖的狰狞,一个踏踏实实要在海外混的人,绝少加入这种行列。

    这样的好山好水好寂寞,如果你不打算变成其中一部分,仅仅是为了“我来了,我看过”看世界心态,最终就是“我走了”。总而言之,一句话,海外虽大,却没有给顽主左击右杀的空间。

    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

 

海外留学生从《非诚勿扰》中看到什么
中国务实、严肃而又低调的领导人
中国运动员终于学会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