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5年来,美国一直努力减少在计算机芯片、太阳能电池板和各种消费品进口方面对中国的依赖。”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国的产品正通过其他国家进入美国,这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仍深深地纠缠在一起。”
“‘脱钩’并不容易。”《纽约时报》感叹道,“研究发现,美国供应链仍高度依赖中国。中美贸易关系比想象中更紧密。”
《纽约时报》称,由于特朗普政府实施的惩罚性关税,以及拜登政府严格限制向中国出售尖端技术的措施仍在继续,全球制造业和供应链发生了变化。美国改写贸易规则,加上其他经济变化,导致中国产品在美国进口中的占比下降,同时,来自越南和墨西哥等国家的产品在美国进口中的占比上升。拜登政府还加大了刺激力度,推动美国国内的半导体、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板生产。
美国堪萨斯城联邦储备银行8月底公布的最新研究发现,虽然全球贸易格局已重新调整,但美国的供应链仍高度依赖中国的生产。
《纽约时报》称,哈佛商学院经济学家劳拉·阿尔法罗和达特茅斯塔克商学院经济学家达文·卓尔在论文中写道,中国在美国商品进口中所占的比例在2017年达到22%的峰值,在2022年下降至约17%。两位学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美国进口的机械设备、鞋、电话机等产品中,中国产品的占比降低。与此同时,越南等国家增加了向美国出口服装和纺织品,而墨西哥等国开始向美国出口更多的汽车零部件、玻璃及钢铁。
美国似乎正在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阿尔法罗和卓尔发现,墨西哥和越南等国从中国进口了更多的产品,中国对这些国家的直接投资也在增加。
供应链的转移与商品价格的上涨有关。根据阿尔法罗和卓尔的计算,中国产品在美国进口中的占比每下降5个百分点,美国从越南进口产品的价格就上涨9.8%,从墨西哥进口产品的价格上涨3.2%。这种影响加剧了美国的通货膨胀。
“这是我们的第一个警告——转移供应链很可能影响成本。我们的第二个警告是,这样做不太可能减少(对中国的)依赖。”阿尔法罗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
这项研究与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卡罗琳·弗罗因德,以及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即将发表的一篇论文的研究结果相呼应,后者研究了自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对中国特定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后,双边贸易发生的变化。
《纽约时报》称,该论文发现,关税对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减少了美国对被征税商品的进口。
弗罗因德说,能够从中国失去的市场份额中分一杯羹的,都是那些擅长生产受关税影响的产品(如电子产品或化学品)的地方,以及那些已经深度融入中国的供应链、与中国有大量贸易往来的地方。这些地方包括越南、墨西哥等。
“它们正在增加从中国的进口,恰恰是那些(产品)出口到美国。”她说。
弗罗因德认为,美国政府和其他部门尚未“认真考虑”制造业回流的成本。“官员们的典型说法是,我们将把所有的制造业带回来,我们将拥有所有这些工作岗位,这一切都将带来皆大欢喜的结果,但事实上,这样做的成本将极其高昂。”她说。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是美国对华最新限制措施的主要设计者之一,但8月底,她在北京表示,美国并不寻求切断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她向中方保证,出口管制只适用于中美贸易的一小部分,两国之间的其他经济机会应该不受影响。
“这与脱钩无关。”她说,“这是为了维持我们非常重要的贸易关系,这对美国有利,对中国有利,对世界有利。中美之间不稳定的经济关系对世界不利。”
《华尔街日报》援引新华社的报道称,李强总理告诉雷蒙多,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把经贸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不仅严重影响两国关系与互信,也损害两国企业和人民的利益,将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性影响。
《华尔街日报》称,雷蒙多是3个月来第四位访华的拜登政府高级官员。
以往,美国高官访华时大多乘飞机穿行于京沪之间,但美国商务部决定在此次访问中让规模庞大的代表团改乘火车。《华尔街日报》称,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与从纽约到亚特兰大或芝加哥的距离相当,而根据停靠站点的数量不同,高铁列车最快只需4个半小时即可到达。列车通常有至少16节车厢,每个小时两地都有多列班次发车。
“雷蒙多和助手们登上了一列中国高铁,列车以每个小时350公里的速度奔驰。”《华尔街日报》写道。
责任编辑:贾晓静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袁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