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从未像2022年那样获利。”美国VOX新闻网写道。
去年,美国艾森克美孚石油公司、美国雪佛龙能源公司、美国康菲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BP)、壳牌集团报告的收入总计超过1770亿美元,金额之高前所未有。环保人士批评它们趁俄乌冲突哄抬价格、谋取暴利。石油大亨们轻描淡写地回应称,一切只是“转型过程中的偶然”。
VOX称,油企高利润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在美国,汽油价格近10年一直处于低位,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全球交通业陷入停滞,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双双“跳水”。那段时间,银行纷纷收紧对钻探项目的贷款。在美国被誉为“金饭碗”的石油公司,一度只能靠政府和纳税人“救济”。
随着疫情后全球交通业复苏,情况迎来反转。去年,各大油企收入成倍增长。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援引国际能源机构(IEA)的数据称,去年全球石油行业的总利润约为4万亿美元,而近年来的平均利润为1.5万亿美元。
对环保主义者来说,油企收入暴增蕴含着一线希望:这让它们有余力兑现自己的绿色承诺。然而,现实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美好。利润面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被能源巨头们抛到脑后。
“短期收入暴涨后,油企业并没有冷静地总结此前收入下滑的教训,也没有像曾经承诺的那样,将收入用于投资可再生能源领域。事实上,石油巨头们把钱花在更多的油井钻头上,就像它们在一个世纪之前所做的那样。”VOX写道。
IEA最新的预测显示,2023年,全球石油消费量将每天增加200万桶,达到日均1.019亿桶。环保人士担心,这将导致气候危机进一步加剧。
早在3年前,IEA就曾警告称,如果各国希望实现将全球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的发展目标,就不应任由油企将巨额利润用于扩大化石燃料生产。现实恰恰相反。VOX写道,“油企背离了承诺,它们正在力推其核心业务的发展,排放更多的温室气体”。
能源产业一直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据VOX报道,上世纪80年代,全球与石油相关的上市公司占上市公司总数的28%;2020年,全球交通业陷入停滞后,这一数字跌至2%,其后略有回升。
如今,石油行业在能源领域不再一家独大,而是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电动汽车是主要竞争对手之一,这一产业规模小,但增长迅速。此外,廉价的风能、太阳能也在撼动石油和天然气的地位,越来越受到清洁能源支持者的欢迎。
石油巨头们不想承认这些变化。美国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财务分析主管汤姆·桑斯洛告诉VOX:“在前所未有的竞争面前,(油企)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属于油企的“派对”即将结束。桑斯洛表示,高油价是油企摆脱困境的主要途径,但它不可持续,因为“没人希望油企长期获利”。许多迹象表明,不久的将来,石油市场将再次降温。
许多欧洲国家表示,将为受油价上涨伤害的纳税人提供补贴,资金来自油企的高额税款。欧盟不久前宣布,将针对石油公司增加一项“暴利税”,比3年前确定的税率(20%)更高。
美国总统拜登也尝试推进新的“暴利税”,但在分裂的美国国会中,这一想法很难实现。据德国《世界石油》杂志网站报道,在重振经济的压力下,拜登日前一改往日的说法,对康菲石油公司在阿拉斯加开采原油表示支持。“(拜登)总统承诺阻止在公共土地上进行石油钻探,并加快从化石燃料过渡,但他也敦促石油公司提高产量。”《世界石油》写道。
VOX认为,无论欧洲还是美国,以税收限制开采的政策只是一时之计,对油企的影响非常有限。能够撼动油企的只有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后者成本更低、能效更高。
为迎合大趋势,许多油企调高了环保的调门。
雪佛龙能源公司官网不久前发布新的广告词,标榜“可再生的天然气”。该公司反复强调自己的环保属性,但它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资少之又少。原因很简单:可再生能源会损害该公司的核心业务和收入。历年来,该公司只将1%的预算用于低碳领域,其重点关注的是促进化石燃料增长的碳捕获和储存。
埃克森美孚公司去年的净利润达到前所未有的560亿美元,在行业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被问及对清洁能源的看法时,埃克森美孚公司CEO达伦·伍兹表示,该公司非常关注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多样化的产品。但在投资方面,他们似乎只对化学品、燃料产品感兴趣。
英国石油公司干脆公开改变了其环保承诺。该公司曾表示,将在10年内将碳排放量减少35%至40%,现在,这一目标被下调至20%至30%。壳牌集团计划将可再生能源、碳抵消、碳捕获和生物燃料方面的投资保持在35亿美元,这笔钱还不到该公司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和开采方面投入的一半。该公司CEO威尔·肖恩明确表示,其天然气业务“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继续增长”。
环保倡导组织“无化石燃料媒体”负责人杰米·亨恩指出,石油行业对气候变化的承诺与人们理解的不同。对艾森克美孚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这样的企业来说,“低碳投资”往往意味着提高石油生产效率,比如调整流程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或者使用碳捕获和储存技术提高石油采收率。这两种方法的目标都是降低碳排放,实际上却消费更多的化石燃料。
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石油公司的“环保举措”只是幌子。壳牌公司此前与一家公关公司合作,斥资5亿美元收购了一家能够从咖啡废料中提取生物燃料的公司,此举收获了1100多篇媒体报道。然而,在为伦敦的一辆公交车提供了一年的动力后,该项目不了了之。环保人士对壳牌的这次尝试不屑一顾,并强调,壳牌在风能和太阳能上的投资仅占其支出的1%。
亨恩告诉VOX,油企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逆转进一步表明,它们对清洁能源转型并不认真:“一切都是营销和‘洗绿’。这些策略提供了微不足道的承诺,非常空洞。”
责任编辑:王梓
综合编译 贾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