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乌克兰不太可能迅速获得西方先进战机,美国提出了一个替代方案:将美制空对空导弹“移植”到乌克兰现有的俄制战机上。外媒认为,这是一项没有先例可循的工作,有助于提升乌克兰空军的能力,但技术难度较大;受制于基础条件,其效果不容高估。
美制导弹“水土不服”
3月上旬,美国“政客”网站率先披露,乌克兰现有的俄制米格-29战机可能配备美国提供的AIM-120“先进中距空对空导弹”。报道援引多位匿名人士的消息称,此举将为这些苏联时代的战机提供强大的超视距打击能力。
这不是美制机载弹药第一次出现在乌克兰。去年,乌克兰的米格-29和苏-27战机开始携带美制AGM-88反辐射导弹。前不久,美国空军驻欧洲的一位高级军官透露,乌克兰已经获得美制JDAM卫星制导炸弹。
美国“战区”网站分析认为,AIM-120空对空导弹的操作模式复杂,将其整合到俄制战机上是全新的挑战。这些美制导弹要搭配合适的转换套件,确保乌克兰战机能在各种空气动力学条件下安全地挂载和投放它们。更重要的是,作为一款主动雷达制导的远程导弹,AIM-120在发射前必须通过载机获得目标信息,发射后还需要借助数据链与载机保持沟通,这些功能是乌克兰现有的飞机不具备的。
还有一个问题可能造成美制导弹在乌克兰“水土不服”——乌克兰战机雷达的探测距离,无法充分发挥AIM-120的性能。去年,代号“果汁”的乌军飞行员在接受西方媒体采访时提到过这一点。他说:“火力不足是最让我们头痛的事……即使我们有了这样的武器(美制导弹)。”
不过,能在超视距空战中使用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对乌克兰空军而言是个飞跃。
美制导弹早已进入乌克兰
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情报指出,美国将向乌克兰提供哪种型号的AIM-120导弹。公开资料显示,初期型号的AIM-120A于1991年进入美国军队服役,改进后的AIM-120B采用了升级的制导系统,配备数字处理器和其他新型电子元件,于1994年开始部署。
1996年,第一批AIM-120C交付使用。C型导弹的尾翼面积较小,可以收纳在F-22“猛禽”隐形战机的内部武器舱中。AIM-120C的改进点包括提升制导和控制组件的性能,换装抗干扰能力更强的导引头,升级火箭发动机以获得更远的射程等。
AIM-120的前三种型号被大量出口到全球各地。最新的AIM-120D是2015年服役的。与前几个版本相比,D型导弹的交战距离进一步增加,具有突出的机动性和命中精度。它还采用了双向数据链,能够从载机以外的第三方平台接收目标信息。
AIM-120D的后续改进型号仍处于开发阶段,其中一些功能向下兼容。外界认为,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投放的AIM-120C-8型号的综合性能与AIM-120D大致相当。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五角大楼的文件显示,今年早些时候,乌克兰已经获得“国家先进地对空导弹系统”(NASAMS)。这种短程地对空武器使用的正是AIM-120B型导弹。除了美国,西方其他一些国家也拥有NASAMS。
美媒提到备用方案
“战区”网站的分析文章提到,无论是研制AIM-120导弹的美国休斯公司还是负责后续生产的雷神公司,都未曾解释过将美制导弹“移植”到俄制战机上的可行性。如果找到合适的方法,即便只是权宜之计,也能在前线空域产生有效的威慑力。不仅如此,在中东地区的实战记录表明,AIM-120导弹在面对巡航导弹和无人机这些低空目标时同样有效。
美媒还提到了一个折中方案:将西方标准的雷达安装到乌克兰的俄制战机上,这样就可以直接为AIM-120提供支持,不用再考虑兼容性问题。这种方案成本稍高,需要引入全新的座舱显示器、接口和布线,在工程层面具备可操作性。时间是另一个需要考量的因素。如果乌克兰距获得西方战斗机还有很长时间,先接收西方雷达和导弹就可能成为应急策略。
“政客”网站称,如果AIM-120能比较顺利地移植到乌克兰战机上,就可以部分解决乌克兰对防空能力的需求。如果这种临时性方案不可行或效果不佳,西方就需要考虑乌克兰政府对现代化战机的需求。乌克兰更希望外援一步到位,理由是西方战机可以携带丰富的配套武器,包括AIM-120导弹。代号“果汁”的乌克兰飞行员曾表示:“在旧式飞机上整合空对空武器系统……耗时太长,太昂贵,太复杂。”
在俄乌冲突长期化背景下,欧美各国或许不再把向乌克兰提供战机视为禁区。不过,从美国官方最近的一系列动作看,相关事宜在短期内落实的可能性仍然不高。
责任编辑:张昊天
综合编译 刘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