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十年间,瑞士制造的武器装备在世界各地受到欢迎。如今,在西方国家不断加码军援乌克兰的背景下,瑞士军工企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外部压力。如何在保证国防工业竞争力的同时坚守数百年来的中立原则?这是瑞士面临的两难处境。
“我们正在丢失市场”
“我们正在丢失市场。”最近,瑞士国防工业联合会秘书长马蒂亚斯·佐勒在与经济部长盖伊·帕尔梅林等会晤后表示,十几家军工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对政府和议会抱怨,他们不止一次预计会有国外客户要求提供报价文件,结果却一无所获。
佐勒解释说,一些公司收到信函,被问及是否同意在必要情况下分享和运送武器。“没有一家瑞士公司能提供这方面的担保,因为瑞士法律不仅禁止向其他国家提供武器,而且禁止向卷入内部或外部武装冲突的国家提供武器”。
眼下还没有迹象表明,俄乌冲突会演变成一场把北约成员国拖下水的大规模战争。但是,随着欧美多国对乌克兰愈发“慷慨”,瑞士军事工业被推到了十字路口——多国要求瑞士准许它们把之前购买的“瑞士造”武器转运到乌克兰。
“没有人要求瑞士直接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法国驻瑞士大使弗雷德里克·茹涅在接受瑞士《新苏黎世报》采访时表示。“我们讨论的是瑞士武器和弹药的再出口,这些武器弹药是欧洲各国的库存。如果相关谈判受阻,对欧洲来说就是个问题。”荷兰驻瑞士大使赫达·萨姆森称,瑞士“应该探索一切支持乌克兰的可能性”。
武器转卖是争议焦点
尽管北约各国不断施压,瑞士还是希望不偏袒冲突中的任何一方。自1815年《巴黎条约》签订以来,瑞士已经保持中立200多年。同时,这个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小国凭借精细的武器制造工艺,在全球军火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英国路透社等媒体的相关报道显示,近些年发生的一些事件让瑞士格外谨慎。例如,出售给阿联酋的瑞士手榴弹出现在叙利亚内战中,原本属于卡塔尔的瑞士武器流入利比亚,几架瑞士制造的PC-9涡轮螺旋桨飞机在非洲现身……
去年11月,瑞士拒绝德国向乌克兰运送1.24万枚瑞士制造的炮弹。紧接着,两国发生了分歧,德国希望从瑞士回购一批封存的“豹”-2主战坦克,称这是为了弥补援助乌克兰产生的空缺。
今年2月底,德国国防部长鲍里斯·皮斯托留斯专门致函瑞士国防部长维奥拉·阿姆赫德,向后者保证,不会把回购的坦克送往乌克兰。阿姆赫德回应称,只有等瑞士议会宣布这些坦克正式退役,才能把后续事宜交给它们的德国制造商处理。这番表态似乎暗示,瑞士并不相信德国的承诺。瑞士《Blick》日报援引该国武装部队总参谋长托马斯·苏斯利的话说,“从军事角度看,我们需要每一辆坦克,但最终是否出售坦克的决定纯粹是政治问题。”
瑞士议会安全委员会将于3月末讨论有关坦克的问题。美国“突破防务”网站评论说,争议愈演愈烈,表明当事各方对“中立”的理解存在分歧。3月初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50%的瑞士人倾向于允许外国向乌克兰转售瑞士武器,46%反对,还有4%“尚未决定”;近七成调查对象支持瑞士保持中立,58%的人认为这个国家仍然是中立的。
瑞士军备出口可能受阻
“突破防务”称,政治和哲学层面的争论令瑞士军事工业陷入“紧张、混乱的境地”。根据瑞士国防工业联合会的数据,该国约有1000家军品制造商和供应商,年销售额约25.7亿美元,可以提供1.4万个就业岗位。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统计显示,2019年,瑞士是世界第12大武器出口国,位于意大利、以色列和荷兰之后。
马蒂亚斯·佐勒指出,2021年,瑞士军备出口增长了12.25%,“但这具有欺骗性……2021年的增长主要归功于我们向主办世界杯足球赛的卡塔尔出售了防空系统,更现实的数字是增长5%”。至于瑞士武器再出口问题,他解释说,有6个提案正在推进,“今年是选举年,没有人想轻易妥协。”此外,“法律必须以文本形式呈现,然后交给议会讨论,这可能花费很长时间。”
当下,作为中立国的瑞士距二战以来欧洲最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依然很遥远。即便如此,瑞士经济部长帕尔梅林坦承,行业人士担忧“瑞士的声誉和形象可能受到影响”。或许,问题的关键正如佐勒所言,“我们……需要明确的规定,这关乎外国如何看待我们。如果他们不把我们视为可靠的合作伙伴,就不会从我们这里购买武器。”
责任编辑:张昊天
综合编译 韦盖利